【篇一:我的“火箭笔”】
我的文具盒里有各种各样的笔,有的很像胡萝卜,有的像鸡尾酒瓶,还有的像一艘火箭,你猜我最喜欢哪支笔?答案马上揭晓。
这支笔细细长长,笔尖做成火箭头的样子,中间是一节一节的燃料,笔头是四节拥在一起的助推器,上面还写着“雷电”两个字。你猜对了吗?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火箭笔。
这支笔不仅外形别致,而且很实用。每当遇到重要考试的时候,流畅的写下每一个答案;每当课堂听写的时候,我拿起它,工整的写下每一个词语;每当回家写作业的时候,我拿起它,认真的写下每一行字……它就像我的一位朋友,在我需要帮助时候,来到我身边,给予我一臂之力,却从不求回报。我也像对待朋友一样爱惜它,每当我用完的时候,总是会把它轻轻的放回笔袋。
这就是我最心爱的“火箭笔”。
【篇二:我的母亲】
“叮叮当当——哐”从厨房里传来这两种声音,把刚进家门的我吓了一跳,但随后便反应过来——妈妈肯定又把厨房搞得一团糟。
以前的妈妈可不是这样的,要说做饭做菜,在家她称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但随着爸爸的上任,妈妈就变得手生了。但是她刻窗花的手法却一点儿都没变。
每年过年前,妈妈都会刻窗花。每到这时,我总是安静地坐在旁边,看着妈妈一刀一刀地认认真真地刻。每一刀都丝毫不敢马虎。如果哪一刀刻坏了,整个作品都会前功尽弃,也许是我在旁边,妈妈有些紧张,那次在刻鸡尾巴时,一个用力过大,导致整个鸡尾与鸡身分离,妈妈辛辛苦苦刻了一个多小时的窗花,就这样前功尽弃了。可妈妈并没有失落,而是擦擦额头上的汗珠,重新拿起刻刀,又认真的刻起了窗花。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使我遇到挫折时从不轻言放弃。
妈妈还在生活中为我操劳。
有一天,我睡得正香,却被水盆掉在地上的声音惊醒,爬起来一看,原来是妈妈在洗衣服。细细一看,几乎全都是我的衣服,而妈妈则蹲在地上,不断地重复着几个看似简单却十分费力的动作——搓、拧、甩,不时地还用胳膊擦一下满是汗珠的额头。
我呆住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回到家还要做饭,还要给我洗衣服到半夜。如果我要是把衣服穿得干净些,妈妈是不是就不用这么累了?
“妈,这么晚了,快去睡吧,明天还要上班呢,衣服我明天自己洗。”妈妈笑笑,依然在那里洗衣服,妈妈太辛苦了,我暗暗下决心,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轻妈妈的负担。
有一种伞,就算雨停了,也不肯收;有一种花,就算枯萎了也不肯丢。母爱,是从青丝到白发都不会变的,母亲给予了我的爱是我最大的幸福。
【篇三:我身边的年夜饭】
又是一年春节到,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回老家和爷爷奶奶团圆。家家户户都要杀鸡,而且是只宪鸡。
一进家门,就碰见爷爷正在准备杀宪鸡。
这只宪鸡很大,鸡冠很漂亮,像真的鸡冠花一般俏丽夺目。鸡毛大体是金黄色的,但有深有浅赏心悦目。鸡尾翘起来好似凤凰的尾巴,看起来分外有精神,它可一点也没感觉到自己立马就要成爷爷的刀下鬼。就在这时,爷爷在鸡脖子下拔了几撮毛,只见叔叔一手抓住鸡的翅膀,另一手抓着鸡的脚。爷爷拿起一把锋利的刀,在鸡脖子上“唰——”一下,鸡血四溅。只见鸡奋力挣扎几下,便不动了。一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爷爷一副严肃的表情盯着鸡,嘴唇动了动,好像在念叨什么。难道是在为鸡祈祷吗?我不敢出声,生怕做错了什么。这时爸爸端出一盆沸水,把鸡放进盆里,开始游鸡,游了几下便试着轻轻在鸡身上拔了一撮毛。毛能拔了,爸爸便熟练地把鸡从头到尾搓了几搓,不一会儿,一只光溜溜白嫩嫩的大宪鸡就出盆了。大妈把宪鸡放进锅里,熟练翻炒着鸡肉。一个小时以后,香喷喷的鸡汤就出炉了。
不久,妈妈的声音传来:“来来来,大家吃饭了。”桌子上早已摆满了美味佳肴,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坐在桌前眼巴巴地望着这些美味菜肴,希望就此“大开吃戒”呢。特别是那盆鸡汤。
我突然有一个奇怪的想法:“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要吃宪鸡呢?”我小声地问妈妈。妈妈一听我这个问题就笑了,“这你都不知道?今年过年看来你要长见识咯。因‘鸡’与‘吉’相通,过年吃宪鸡就是为了图个大吉大利,懂了吧?”我点点头,原来是这样,那我要多吃鸡,多吉利咯。
这时只见叔叔在门外放了一挂大爆竹,噼里啪啦的响声宣告我们已经可以吃饭了。桌子正中央是一盆宪鸡。吃饭前,叔叔给每个人加好酒和饮料,我们一起祝福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只见爷爷乐得合不拢嘴,脸上堆满微笑,缓缓起身夹了一块鸡在我碗里,而后依次给每个人都夹了一块鸡。并对大家说:“今天是除夕,是辞旧迎新的日子。我们要把碗里的宪鸡吃完,希望来年大家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爷爷便带领全家一起吃鸡,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都埋头享受着美味的鸡肉,希望得到祝福。当大家吃完了第一块鸡肉,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喝酒的喝酒,喝饮料的喝饮料,互相碰杯祝福着。
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少不了这只宪鸡,它给我们带来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