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雨的演奏】
清早,我还在睡梦中,窗外的雨便无声无息地下了起来。
我赶忙起来跑到窗前,绵绵的雨丝,在微风的吹拂下,缓缓地飞散在发上、脸上,轻轻地拍,柔柔地奏,多么令人陶醉的演奏!多么抒畅的乐章!
沉静片刻后,我走出了门外,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帽檐儿上,小小雨点慢慢地凝聚成晶莹的小水珠,溜滑梯似的,一个接一个滑落地面,偶尔,急驰的车子,“刷”的一声,在柔美的乐声中穿插进不规律的装饰音,正如明净的湖水中投入小石子泛起涟漪般,更叫人心醉了!
珠帘般的小雨,落在树枝上,曼妙动人的圆舞曲油然响起。屋檐上,一颗颗圆滚滚、亮闪闪的大雨点,迫不及待地奔向水洼。地面上的雨水,越聚越多,犹如潺潺溪水,让人整颗心也随之翩翩起舞。
“啪、啪、啪、啪”豆点大的雨点争相敲击着大地,一声急过一声,浩大又有力量,仿佛神采奕奕的进行曲,震撼人心!好似鼓舞士气的战鼓大作,真令人兴奋。
昏天暗地,阴霾笼罩着天空,狂风呼呼,暴雨如注,挟着排山倒海之势而来,时而似一头猛虎大肆咆哮,那一声声巨响,叫人心慌!让人害怕!这持续不断的声响,恰似深陷敌阵,十面埋伏,步步惊心,怎么不动魄?雨的演奏功力,无与伦比!
雨,大自然的首席打击乐专家,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也满足了我们的听觉享受。
嘘!静听,雨是不是又在演奏了,它的演奏令人向往,令人回忆,所以我会一直听下去,这完美的演奏。
【篇二:最好的作品】
手指触到熟悉的黑白琴键,我才略略镇定下来,深吸一口气,悦耳的琴声,如初春的融雪般从指尖淌出。
学习钢琴的第五年,我去考了英皇五级。那次考试的自选曲目,是最令我头疼却又无比喜爱的一首创意曲——巴赫创作的一首三部创意曲。想练熟?那好说。可想要练好就难了。我当然明白这道理,结果最后还是挑了这曲子。没办法,这曲子好听啊。
刚开始弹,我情绪高涨,一遍一遍反复练习,很快就学会了个大概。可到后期处理细节问题时,就苦了我了。这儿是跳音接连音,那儿又是一串装饰音,再加上时断时续的踏板,这不是难为我吗?
老师恨铁不成钢,气得要叫我从琴凳上起来,恨不得他自己代我弹。我无奈——谁叫我非得选择这首呢,选首练习曲岂不美哉!我暗自腹诽。不过,要真叫我换呢,我定是一万个不愿意。
屋外阳光明媚,天气正好,我又是贪玩的年纪,不免心浮气躁。好不容易进入佳境,又给一处错音闹的烦躁,真想撕谱子。好歹也练了大半个月了,怎么就不见效呢?我心中窝火,手上的曲子却是不敢停。开玩笑!哪有因为弹不好就不弹的啦,这就得练。
又过几周,我竟然也练出来了。一曲弹毕,老师破天荒地点点头:“可以,没想到还真弹的不错,考级应该不成问题了!”听老师这么一说,我高兴得尾巴都要翘天上去了。“看你美的!肢体语言那么僵硬,还不赶快调整!"一盆冷水迎头浇下来,我满口答应,也收敛了不少。
真到了考场,我又打起退堂鼓了:我这练的行吗,待会儿会不会忘谱啊……我忐忑不安。轮到我了,我紧张地进入考场,向评委鞠躬,调整琴凳。起手,开始演奏。
准确地按下第一个音,剩下的就顺理成章弹出来了,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我自己都还没回过神,曲子就结束了。我第一次觉得,这首乐曲这么短,又这么容易。
最后考试成绩出来,最拉高平均分的,竟然就是这首三部创意曲。我对这首曲子自然是更加喜爱了。
现在,我又考了更高的级别,曲子也多学了不少。可我最喜欢的,还是巴赫这首三部创意曲。或许这曲子不是最好听的,但我为此付出的心血,无疑是最多的。
又弹起这首曲子。邻家老人从走廊路过,等我弹完,大声问:“小朋友,又弹这首曲子?"我笑着回答:“对呀,好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