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伦敦眼的作文

【篇一:英国之旅】

一放暑假,我妈妈就带着我和哥哥去了英国。经过北京转机,坐了十几个小时飞机才到达英国伦敦。

到了英国的第二天,我们就去伦敦市,我们去坐了的伦敦眼。伦敦眼是一个摩天轮,在泰晤士河上面。坐在伦敦眼里,往下看,下面的人想蚂蚁一样小,好有意思。从伦敦眼往外看,景色很美,伦敦市各式各样的房子大楼,非常漂亮,很好看。

后来我去了5天夏令营,我们8岁班里面除了有外国孩子,还有好几个中国孩子,我不怎么会说英语,总和中国孩子玩,和中国孩子成为了好朋友。我妈妈问我为什么不和外国孩子成为朋友,我不会说英语,不能聊天,怎么和外国孩子做朋友。

夏令营完了,我们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去了苏格兰。那里的草原,有很多牛羊,黑色的牛,和雪白的羊。我在草地上跑啊跑啊,很开心。

回到伦敦后,去了很多地方,但是我主要记得去剑桥大学。我们在那里坐船,划船的是剑桥大学的学生,给我们讲解,虽然我听不懂,但是河两边的景色很美,我就东看看西看看。剑桥大学好大好大,妈妈说我要努力学习,才会有机会到好的大学读书。我跟妈妈说,我再大一些让她再带我来,那个时候,我就能听懂讲解了,妈妈让我回国好好学习英语,下次来就靠我问路了。

英国的旅行结束了,我们玩得很开心,希望还可以再来英国。

【篇二:生活在别处】

前几年看到一篇有趣的报道,一位异国的女孩子露西栖居在一棵大树上七佰多天,原因是不愿看到这棵树被砍掉,直到这棵树的所有者肯丁搬家公司同意并签订保证书保证不砍此树,她才搬回家住。

那是我十分疑惑,人与树能有怎样的情感呢?一动一静,一长久一短暂,难道还能有什么感情?她生活在树上一定是因为她从内心深处的热爱树。

我是一个血液里带着风的女子,从小时候就有一个小小的梦想,那便是带着喜欢的书和狗一同去看看这个奇妙的大世界。

我看到过东京铁塔下樱花遍天飞,感受过悉尼歌剧院的歌声此起彼伏,也望见过伦敦眼的高大与能够俯视伦敦的全部。而不论走过多少地方,看见过多少自然景观,唯独放不下的就是我家门前的香椿树。

史铁生的母亲在家门前种了一颗合欢树,而他坐着轮椅走过故宫,唯独放不下的就是那棵看他成长,陪他成人的合欢树。

在我出国学习的一年中,家门前也有一棵树,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可能它就是普普通通的小树一棵,但我每每看见它时,总是能想起家中的那棵香椿树,那是爷爷种下的,而我每次不快时,也总与它诉苦。它从不多言,也或者它总是说出我想听到的话,它变成了我的朋友,在我出国前一晚,它好像流泪一般从树皮中流出无名水。

我有个好朋友,在国外喜欢种树,我有时也向他说起爷爷念道的什么密决,他也细细品味,告诉我树有人性,看到那些小树,我就仿佛看到弟弟姐姐在玩耍,仿佛看到妈妈端着水果向我走来,她总说:“你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在异国他乡看到的树总觉得不如家中的树厚实,高大,有安全感。

现在我体会到生活在别处时,树也是一种念想,那棵香椿树可能在爷爷种下的的那一刻,与我的心已连在一起,印在它的年轮中,我也体会到那个小女孩为什么住在树上,不愿它被砍掉,住在别处,思念故乡时,才会想起那些深入灵魂热爱的东西!

【篇三:游学日记之伦敦眼】

这是我们在伦敦的第三天,再过两天我们就要前往贝尔法斯特了,也许当我们再一次看到伦敦眼和大本钟时,我们可能在前往希斯罗机场飞回上海的航班去机场的路上了,那次乘坐伦敦眼使我记忆深刻。

上了伦敦眼,我顿时被四周的景色惊呆了,脚底下的河水微波粼粼,船在河上慢慢的开着,不留下一点痕迹,河中间时而有一两只鸟儿从空中降落到水中,激起了一层层的水花。伦敦眼载着我们慢慢往上,右前方有着一幢风格复古的建筑物,从玻璃中可以看到那永远烙印在建筑物上的岁月的痕迹,左前方则是闻名世界的伦敦代表建筑物——大本钟,金色的钟身,配上一些地方的蓝色,怎能不给人一种身在玩具屋中的感觉。

摩天轮慢慢往上,过了没多久,我们就到了伦敦眼的顶端,往下看不禁令人毛骨悚然,脚底下的人们就好像一只只小蚂蚁,河里的野鸭早已不见了踪影,此时,我们就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伦敦眼之旅在相机的“咔擦”一声结束了,在伦敦眼上,我不仅看到了英国美丽无比的建筑和天然景色,并且还把他们深深地收纳经了我的记忆宝盒里,再见!伦敦!

热门推荐
1我的烦恼
2国学经典伴我行
3我的朋友
4八年级上册作文我的自传
5抗日英雄作文
6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7青春不散场
8书香依旧,我在前行
9我的妈妈
10告别童年
11秋天的葡萄园
12未来的海洋想象优秀作文
13难得的暑假
14我眼中的美丽家乡
15柳树的自述
16一次刺激的体验
17成长与成功
18八年级作文
19一张旧照片
20一杯热水
21读《故乡土,祖国情》有感
22续写《变色龙》
23三个笑容
24这一学期的收获
25当老师不在场的时候
26读懂那片叶
27读书之乐
28雨语
29割不断的家具情怀
30味中之味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