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阅读让我快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的一句名言。在我看来,阅读更多的是给我带来了快乐。
七年级时读《西游记》,文中对于猪八戒的描写可甚是精彩。在我的脑海中始终有这样一幅画面:猪八戒挺着大肚子,肩上扛着九齿钉耙,大摇大摆地走着,突然脚下一滑,“咚”的一声,摔了个四脚朝天。他定睛一看,是一块西瓜皮,于是他用钉耙撑地,慢慢站起来,用手揉着屁股,气呼呼地说:“谁这么缺德啊!竟乱丢西瓜皮!摔死俺老猪了!”气得那鼻子犹如出气孔般直冒烟。这是多么滑稽呀!比起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我更喜欢乐趣多多的猪八戒。只要一想起这画面,我便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一个阴雨天,外面很阴沉,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心情有些烦闷的我决定看一本书来调剂一下。抽出一本《苦儿流浪记》,看这书名似乎很悲惨,还是读吧。这书的主人公一开始的遭遇十分不幸,我的心情也变得无比悲伤。接着,他带着他的“小伙伴”们在城市耍杂技维持生活,虽然拮据,但他们是快乐的,我不安的心也同紧缩的眉头一同舒展开了。结尾,坚强的主人公与心爱的女孩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我轻轻合上书,长舒了一口气。犹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不快,烦恼,郁闷都如同衣服上的湿气被烤的烟消云散。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书上,那一刻,我无比快乐。
刚上过的一篇课文——《范进中举》,简直让我乐不可支,险些笑掉大牙。五十多岁的范进得知自己中了老爷,高兴到发疯,一出门摔了个“狗啃泥”,爬将起来,一身的污泥,一只鞋也不见了踪影。可范进却一边跑一边喊着:“咦,好了!我中了!”最后被岳父一耳光抽醒。全文可谓妙趣横生,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那嫌贫爱富的胡屠户一开始对贫穷的范进骂骂咧咧,后来范进中老爷了,他见范进的衣服有些皱,在后面一连扯了几十回,哈哈!真是太滑稽,太可笑了。
笑过之后,我深刻认识到:趋炎附势的胡屠户实在可恶,但那时就是那样一个世态炎凉的社会,几乎人人都是这样。封建科举制度是何其严重地摧残着像范进那样的知识分子,毒害着他们的心灵和精神。可是以前,我只是在历史书上了解到封建科举制度、等级制度的利与弊,阅读了这篇课文,我才真正体会到其弊端。阅读不仅带给了我快乐,也让我有所思考。
“人不可一日无书。”我爱阅读,阅读让我快乐!
【篇二:木香桂花糕】
卖糕人用力推板车,上面有个木制蒸笼,出气孔“嗞嗞”冒白烟。
黄昏中小小的胜昔桥,隐在排排柳树之间,青苔满布,幽幽散绿光。上面有放学的孩子,结伴去买,卖糕人拿透明塑料袋,用手一抓一个准。特别的桂花糕,用竹叶包着,木香,竹香,还有桂花香,蒸气腾腾。一口烫嘴,它在手中舞蹈,柔软的身躯弹来弹去,像极了那块海绵。
但,从十几岁开始,我就再没见过这样的桂花糕了。
人群极为嘈杂,五马街道,路灯微黄,人影摇曳,灯火间有条小巷,四周都是老屋,裸露在屋外的空调箱被镣铐固定在空中,颤抖着残肢躯架。现在都六点了,学校排练到很晚,这条巷子是回去的必经之路,但这么晚了,我难免有些胆战。
但我还是去了,远离繁华的街道,巷子极为清冷,空调箱的响声和摇摆的电线竟还给它添上了生机。走远了,竟看见一个爷爷,二郎腿、香烟一根,看守着一辆木制推车,白烟气氤氲。诧异,快步走去,“这车里是桂花糕吗?”“是啊,但是不做了。”我伏身掏开蒸笼盖时,一大团白气,暖烘烘的,蒙上脸,眼镜一下子,全都看不见了,只有一股木香,桂花香,竹叶香由然而生。但再闻,就淡了,没有了,眼镜儿恢复了透明。蒸笼内,整齐排列着着横竖十方列桂花糕,那小巧的桂花,星星点点分布在奶白色的糕点上,白气四散,飘飘渺渺,很像刚出浴的孩童,肌肤嬉滑,白白胖胖。
“为什么不做了呢?”我习惯性的掏了十元,十元三块,然后很急切地抓口来一块,还是一样烫手。
“没人买了。”爷爷不爱说话,回答完,便一个人坐着抽烟,吐圈圈,然后看到桌上的十元,瞄了一眼,“不了,拿回去吧。”就没有再说话,
就这样,我捧着一块桂花糕,走出巷子。回首,老爷爷吐出一大口烟,那烟跟白气融为一体,就好像把自己也变成了蒸笼内的桂花糕,放在那里,也没人理会。
桂花糕凉了,我吃了一口,一样软糯,但味儿,淡多了,不浓了,清清淡淡,明明白白。冰冰凉凉。我凝视几块桂花糕良久,心中有点难过。
因为谁知道,是桂花糕的味道淡了,还是我们的味儿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