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听长辈讲那过去的故事】
我的外祖父是一名退休的老教师。他身材高大,瘦骨嶙峋,从他那满脸皱纹和那双看尽沧桑的眼睛,就不难看出,他已是朝暮之年。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家人团聚。我吃饭时不小心掉了一粒米,只是仅仅的一粒米而已。外祖父就很生气地大吼:“捡起来给我吃了”。我十分不愿意,因为饭粒掉在了饭桌上,虽然饭桌是自己家的,但也很是不卫生。我在心底不由得嫌弃这个不讲卫生的“糟老头”,是那样的嫌弃,那样的不尊重。我便跑到房间里哭了起来,是那样的委屈,是那样的讨厌他。
饭后,奶奶轻轻地走进房间,给我讲起了外祖父的故事。
“以前啊,日子过的很苦,虽然外祖父是一名教师,但长年在山区教书,外祖母又经常生病,全家都是奶奶这个长女担着,食物全靠自己种。种十亩地,收成好的话,交完公粮所剩无几,省着吃,都不够全家糊口。收成不好,一年都会饿肚子。现在你们多幸福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所以根本不知道以前有多苦。”“那你们可太痛苦了”我说。奶奶摇摇头,回味似的闭上了眼,笑着对我说:“那时候虽然没有吃饱过,但我们有许多游戏玩,有时摔泥巴,有时逗蜗牛,也不觉得苦。家家户户被欢笑声包围着”。懵懂的我还是点点头。
那天,应该是我思想上的一个转折点,感谢那个故事,感谢那小小的一粒米,让我受益匪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永远铭记在心。
【篇二:家乡的变迁】
太阳醒了,温暖的阳光打破了黑夜的凄凉与沉寂。新的一天终于来临。这是一轮特殊的太阳,这是今天的光明与希望。山谷里的朝霞染上万一层金黄,贫脊的土地土沉现出希望。这天比起昨天真让人出乎意料。
在我的记忆中,过去十年。
当农民们正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时,那一张张看似急促的政府公粮粮单又一次很快地预期飞来了。当农民们看着公粮粮单正发呆时,眼前那大袋大袋的粮食正被装进政府的仓库。他们只能眼巴巴地发呆,只能让孩子跟自己一起受苦。他们总一直叹气,“哎!我那一大群孩子……。”
小孩们已经到了读书的年龄,但他们却仍无知地还在泥里弄。他们无法去学校读书,因为家里穷。再说,这偏僻的山村,那里有学校。
当孩子与大人们犯重病。就更没法子了,这些不幸的人只能可怜地祈祷上天堂。一切都是多么凄惨,可怜。
但那毕竟是昨天,因为今天升起了一轮“明智”的太阳。改革开放,一轮伟大的太阳,黑暗将彻底驱走。
您听!山村里那一片片悦耳的读书声。您看!黄泥中不再留下孩子们的踪影。您再仔细听!农民伯伯已不再叹气。这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当太阳刚刚升起。孩子们都各自背上了自己的书包,蹦蹦跳跳地往同一个方向去。那里!曾是他们的梦,过去曾是谜。但今天,那里却是他们的天地,每个孩子都亨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力。国家想方设法终于让他们察觉幸福与温暖。他们不再为读书收的费用和食住而忧愁,甚至像过去一样走向农田。他们得到了国家的补贴,为父母减轻了不少负担。更可喜的是他们从无知变成对世界的了解。他们永远变得幸福。他们是祖国的花朵,这些花将季季更艳。
国歌一遍又一遍地在校园里响起。它将永远打破往日的沉寂。
一年之收在于秋,丰收的喜悦又一次沉浸在大山里。但这时,农民们不再像往常一样面对收获而惆怅。因为以前的政府公粮粮单已经彻底消失。现在送来的只是一批批补贴款。他们不再为一年的温饱问题而发愁。更值得乐的是,自己家的经济很快有了大的收入。刹那间,茅屋变成平房、别墅。
农民们的生活已过得安心了,不在整天为一家人的健康而发愁。因为在不远处就有地方的卫生院,甚至更好的医院。在金钱方面就更不用愁了。国家制定了医保制度,每个人生病都可持着合医卡到医院进行治疗,费用很少。这样,每个人都很健康地生活。他们都满意地笑了。
曾记得那一间间窄小的茅屋,那在泥里弄的孩子,曾记得处处为健康发愁甚至而对亲人的病亡痛不欲生的人们。那一幕幕刹那间烟灰一散。现在沉现在眼前的只是美与幸福。
在偏僻的大山里。时时飘过轻脆的歌声。在如金般的农田土留下了农民伯伯满意的足迹。您猜!山那边究竟是谁在高歌,让我告诉您吧!那是我和我的乡人在用真挚热情的心歌颂祖国,歌颂改革开放。
您看!那是远方的天路。木制独轮吱吱呀呀地凄凉声已经彻底消失,迎在面前的是高歌猛进的火车。等明天吧!明天的家乡定是“阳光明媚。”
【篇三:一位长者的历程】
我已经68岁了,是五个孩子他爸,2个孙子、5个孙女的爷爷。现在我虽两鬓霜花,但我活得很自在,很闲适。孩子们都孝顺我,不让我下田干活,让我没事就找邻居老吴下棋。我虽然书念得不多,但也知道这门生活也算天伦之乐了。
在我爷爷这辈,即使他们已经60多岁甚至70或80多岁,他们还是要干活,很简单,只有干活才不会被饿死。
在我儿时的记里,家乡的人们永远是饥饿着的。在国民政府统治期间,他们毫无保留地抢走我们的劳动成果,我们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头来还免不了饥饿,有的甚至饿死了。他们还抓壮丁去充军,抓走的壮丁没有一个回来过。后来共产党解放了中国,虽然换了一片天,但国家由于连年战事,需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我们的家园。
也就是在我20岁的时候,由于左倾错误,那几年闹饥荒得特别厉害。村干部为了邀功,将亩产讲成实际产量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每年农忙过后,我们要挑着公粮去粮站交粮。公粮,交足国家的,剩下的还是集体的。……
后来进行调整政策了,在摸索着前进,只有趟在河里才知道水深水浅。我们只想一个劲地脱贫致富。那时候我是一个爱幻想的青年,正是有了太多的幻想,才觉得活着有意思。
可没过几年又发生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我们这儿有一位教私塾的老师,他学识又好,为人正直,却让“文化大革命”给害了。记得那一天,有几个红卫兵闯进他们家,用绳子绑着他的手,还在他胸前挂了一个牌子,批斗他。我看得好心痛,好想握紧拳头狠狠地揍那几个红卫兵……
但在1978年,一切都变了。它让我的生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们,再也不仅仅为了填饱肚子而忙活了,我们有理想了。我们想要孩子们多念一些书走出这个穷乡村,我想盖新房子,再也不要过一下雨就犯愁的日子。
后来农村经济体制就改革了,家家户户分田到户,我们有了土地,自家的土地,大家生产积极性都提高了。原来在集体中干活还有偷懒的时候,这时候就没有了。我们在播种的时候就想着收割的情景,心情好不高兴。我们心底有个小小的希望,好日子离我们不远了。
自2003年以来,我们的日子就彻底翻新了。国家免除了我们的农业税还给农业补贴。以前我们巴不得离开土地外出打工,我们认为种田永远也不能致富。而现在党的政策好啊,让我们农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机器取代了手工,方便多了。以前我们插秧,从早上忙到晚,忙得筋疲力尽,而这种日子至少要持续十天半个月的。而现在是又有插秧机,又有收割机的。人们再也不觉得种田好辛苦了。我的儿子承包了十几亩田,每年插秧机来插或雇人插,收割时让收割机割……最后直输到粮站,把粮食兑换成现金,再用现金添置自家需要的东西。
我现在整天在家也没什么事了,陪着孙子孙女乐呵乐呵。作为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我插了一辈子田,也见证了家乡半个多世纪的变化。我是一位农民,土地是我的朋友,我自豪!
【篇四:马来西亚比赛记】
这个暑假,我过得非常有意义。因为妈妈陪我去国外――马来西亚比赛拉二胡了。
赛场布置得很壮观,我看得眼花缭乱。评委阵容强大,什么肤色都有。我紧张得都不敢正常呼吸了。
我参赛的节目是二胡《喜送公粮》,当主持人报到我的名字时,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妈妈在一旁亲切鼓励。我想起平时的刻苦努力,顿时充满勇气和信心,潇洒地向舞台走去,向评委鞠躬。接着我流利地作自我介绍,我发现评委们的眼神是温柔的,夸赞的。伴奏音乐一开始,我自信地摆好最美的姿态,悠悠地拉起了这首熟悉的曲子。我越拉越优美,越拉越轻松,给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评委老师很欣赏我的表演,不过还是有点小问题,音有点偏高了。
当我捧到金灿灿的第三名奖牌时,我已经兴奋得不知怎么说好了。当然我还要继续努力,下次争取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