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斯科特的作文

【篇一: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有感】

【篇一: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有感】

在人类有文字可考的五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过许多卓越超群的伟人,发生过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它们之中,有辉煌、激情、雀跃,也有过暗淡、绝望、失败。这样一些充满戏剧性的时刻,是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也是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而茨威格所写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正是揭示人类史上这些特别的时刻的一本书。

在图书馆里翻看的史书,或许很枯燥乏味;但阅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却会有截然不同的体验。作为历史特写,茨威格在忠实史实的基础上,运用了多种描写的艺术手法,刻画了多个迥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为我们呈现了异彩纷呈的历史画面。在书里,我读出了世界著名音乐家亨德尔对事业永久不息的热爱与追求,读出了老年歌德对青春爱情的渴求,读出了斯科特一行人对梦想、对伟大事业坚持不懈的追逐……其中让我记忆和感悟最深的莫过于斯科特与阿蒙德森的南极争夺战。

我们曾学过这一篇课文——《伟大的悲剧》,说的正是这一事件。文章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与阿蒙德森探险队关于对第一个到达南极点这一荣誉的竞争。斯科特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另一队已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却在归途中遭遇暴风雪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这本身就是一次英雄的事迹,斯科特一队无论成败,都是勇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勇士。当面临失败的结果时,他们没有一昧的颓丧,而是选择坚持到最后;当知道要为阿蒙德森的成功作证时,斯科特没有逃避而是坦然接受了即使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荣誉;当在归途中遭遇种种困难时,他们也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当面临队友的生死和个人的生死时,他们毅然选择了队友,并没有放弃一个生命;当最后面临死亡时,绝望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但斯科特留下的书信里,却鲜少有一个垂死者的恐惧和绝望,而是洋溢着自豪、平静、坦然,与对他人的关怀。读到这里,我也不禁为这悲壮的英雄而动容。斯科特的探险团队从头到尾表现出坚毅、执着的精神,超人的力量和勇气,他们在任何时候都有着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他们永不言败。在英国教堂里,国王也屈膝下跪纪念这几位伟大的英雄。这就像文章中的那句话: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这已经表现他们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是无比高尚的。在他们身上,我学习到了勇士的精神!

当然,拜占庭的陷落、拿破仑的滑铁卢之战等也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我带着探寻、敬畏的目光,去看到人类历史上这一个个决定性的时刻,在书中游览着,感悟着……

【篇二:感受世界——读《人类群星闪耀时》有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千多年前,唐太宗如是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更早些,三国时代中孙权也曾如此劝说大将吕蒙。读史,作为现代人丰富知识的途径,重要非常,但是史的枯燥,往往令大部分人望而却步,真正能读进去,体会到史的魅力的人寥寥无几。

但《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十分特殊。初读时,茨威格的文字并没能触动我的内心,然而渐读渐深,我才开始体会到这本书所拥有的意义。

巴尔沃亚翻过重重山林在欧洲大陆人类的历史上第一次远眺太平洋时内心涌起的激动和崇拜,我能体会;拜占庭人民祈祷的虔诚和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的执着和野心,我能体会;滑铁卢战前阴云密布的紧张感和千钧一发时刻的窒息感,我能体会……这样的时刻是无与伦比的,大多数人穷极一生都无法体会到其中的精髓。

诚然,如同茨威格在给书的序言中所写一般,这种时刻“往往发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时,甚至常常只发生在某一分钟。虽然在个人的一生中和历史的进程里都是难得一见的,但它们的决定性影响却超越时间之上。历史的魅力,恰恰就在于这样的时刻,它们短暂如蜉蝣的一生,却绚烂如盛夏的烟火,拥有撼动后千万年的力量,在茨威格的文字中读来,这些转折点无不被描写得栩栩如生,好似人亲身经历过一般,这样的魅力,至少我无法抵抗。

往往来说,伟人或许不一定热爱读史,但至少熟识历史,这令他们的谈吐更加具备风趣性和考究性,以历史事件作梗的谈话信手拈来,好像是运筹帷幄一般指点河山,这样的人,不得不说,是令人向往的。而对我们来说,或许不至于有一个征服世界的梦想,但至少要抱着这样征服世界的情怀去征服自己的生活,而历史能够给予我们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在历史长河里留名的梦,或许听起来是无稽之谈,是白日做梦,但这不妨碍我们阅读历史,体会历史,了解历史,感受那些真实的,有机会书写历史的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的痕迹。人类群星闪耀时,我们总是有一份希望成为群星之一的憧憬,请当一个拿着望远镜的孩子,如此观摩《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文字。

【篇三:一扇门,一成败——读《人类群星闪耀时》之《拜占庭的陷落》有感作文】

“在历史上就像在人的一生中一样,瞬间的错误会铸成千古之恨,耽误一个小时所造成的损失,用千年时间也难以赎回。”

——摘自《拜占庭的陷落》

决定成败的因素往往很多,可有时,一些不经意的细节的忽略,却让我们付出无数努力想要得到的成功破灭远去。人生是如此,拜占庭的陷落亦是如此。

本文讲述了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的故事。或许你要说,一个衰落的帝国,势必灭亡。风雨飘渺的东罗马帝国灭亡是必然,可一扇微不足道的小门,却加快了它的灭亡,也为它的灭亡蒙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东罗马帝国曾经幅员辽阔,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而到了15世纪中叶,这个曾经耀如明珠的帝国逐步走向衰落,早已虎视眈眈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又登基了一位野心极大的首领。战争不可阻挡的爆发了,8千人对抗15万人,罗马帝国如何取胜?而危急时刻,欧洲诸国却因宗教内部矛盾对这象征着欧洲文明的拜占庭坐视不管,不施援手。灭亡不可避免地降临在这千年古都。可又有谁知道,在这必然下的一个偶然,加速了拜占庭的陷落?

凯尔卡门,内城墙中的一座不起眼的小门。在罗马人在外城墙与敌人奋勇厮杀时,在奥斯曼人久攻不下时,一个意外发生了。几个突破缺口来到内城墙的奥斯曼人在两道城墙中游逛,无意中发现了这扇小门。要知道,战争期间,一座城池的所有缺口、所有通道都会被堵死以防止外敌入侵,可这扇小门却因罗马人的疏忽,就这样敞开了。拜占庭瞬间陷落。一扇不起眼的门,就这样决定了成败。罗马人因为一扇门的疏忽,而葬送了他们的帝国。我无法不为罗马人的疏忽大意而感到痛心,同时,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回顾历史,这样的疏忽数不胜数。英国理查三世因一颗马掌钉而失天下;美国挑战者号因为工作人员将程序上的小数点点错了位置造成失事;飞行员衣服上的一颗纽扣卷入仪器而导致机毁人亡……这些疏忽同罗马人的那扇小门一样,都带来了无比严重的后果。此刻,哪怕是一个再不拘小节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细节决定成败。

是啊,细节决定成败。你可能因在面试时弯腰捡起一张纸屑而被录取;你可能因无意中的一句问候获得一份友谊;你也可能因一抹微笑而赢得一个机会。朋友们,关注细节吧,别等到失败时,再来为细节忏悔。

一扇门,一成败;一细节,一命运。

【篇二:踏上探索未知之旅】

周国平在《偶尔远行》中说:“人偶尔需要远行一次,不是走别人的路,而是探索出自己的路。”

诚然,走别人的路固然稳当,但若能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未知的路,何尝不更是一件幸事?人生需要踏上探索未知之境的旅行。

探索未知,是开启新世界之门的钥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便道出了其中的真谛。在已知领域徘徊不前,止步于眼前高墙,殊不知其外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唯有去探索未知,新世界的大门才会开启。《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正是有了探索未知的精神,才能够进入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一览“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谐盛世。

探索未知,能在一方田地上耕耘出累累硕果。西天取经,孙悟空本可以用一个筋斗云送唐僧到西天,但他并没有这么做,最终在一次又一次的未知之旅中,达到取经事业的成功,也逐渐磨练了自己的心性,终修成正果。

而柳宗元“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探索未知之景,终感叹“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这一未知的惊喜,让怀才不遇的伤心人,暂时忘记了遭遇贬谪的悲伤。

所以,探索未知之境,能获得丰收和意外之喜。

探索未知,需有跳出现状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信念。斯科特带领五人组成的科学探险队,在零下70多华氏度的极端严寒中,探索当时未知的南极。尽管五人后来全部遇难,但在遗书中,斯科特却说:“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它比舒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透过这些在严寒中书写下的字迹,我们看到的是斯科特身处绝境中的勇气和信念,它们支撑着他探索未知,哪怕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

二十世纪的中华民族也曾经历过最艰难的探索未知的历史。由于民族的不成熟性,导致了一场“暴力的大浩劫”。但它并没有自此沉沦,凭着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坚持走下去的信念,最终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左拉如是说,漫漫人生之旅,亦为一场探索未知之旅,“一切伟大的科学理论都意味着对未知的新征服。”若无对未知的探索,就不会有如今日新月异的发展。

【篇三:科学精神,领航未来】

1910年,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考察中牺牲,后来有人发现了他和两个同伴的遗体,在他的身边还有16公斤岩石样本。当时他们的帐篷离最近的补给站仅20公里,如果斯科特不携带着16公斤样本,那他和同伴就不一定会死——可他在生命与科研成果的选择中宁愿死去,也要保留这一批珍贵的样本。

斯科特身上体现出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类精神的集合。首先,科学精神中最主要的应是实干精神。为我们所熟知的大科学家大多都是实干家。黄大年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和战略科学家,心怀“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什么职务也不要,却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带领团队研究了70多个核潜艇的方案,并通过实验逐个验证,最后亲自随潜艇下潜,不以为苦,却写下“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的华章;……。以上这些案例就是科学家实干精神的完美诠释。

其次,科学精神中也有质疑精神。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就对先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当时他身边的人劝他不要做这种无意义的研究,因为当时亚里士多德是大家公认的学术权威。但伽利略却通过完整的实验和推理,向众人证明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正是这种质疑精神,指引我们在追寻真理的航道上不断修正方向。

最后,科学精神还应包含献身精神。著名天文学家布鲁诺,对当时在教会中所流行的地心说产生了质疑,通过观察,他发现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但他的“太阳中心说”却触犯了教皇的利益。面对教皇的迫害和威胁,布鲁诺没有屈服,最终被火烧死。哥白尼燃烧了自己,却点亮了现代天文学发展的路。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离不开无数科学先烈用身体和鲜血铺成的路。

斯科特牺牲了,但他血液里流淌的科学精神,经过百年的沉淀,反而愈久弥新。勇于实践,付诸行动;大胆思考,大胆质疑;甘心投身到科学事业,不惜奉献……在这些科学精神的指引下,无数像斯科特一样的科学家,不仅推动了科学事业的进步,更推动了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前行。愿你我一道,向这些科学家学习,为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门推荐
1秋天的叶子
2我的寒假生活作文
3感谢有你
4暑假里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
5我敬佩你
6锄禾日当午
7记事的作文
8我的手机迷妈妈
9真情之旅
10快乐的时光
11我相信
12我是一张白纸作文
13一碗水
14我家的年味
15灯光下的爱
16蚂蚁的力量
17一路春雨
18童年趣事
19我眼中的苏轼
20游山沟沟
21那天边仍旧耀眼的余晖
22我身边的好老师
23心要在焉
24我的父亲
25
26我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
27语文作文
28那又如何
29和平鸽
30终于又是晴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