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滔滔黄河悠悠中国】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每当熟悉的《保卫黄河》响起,心中不免会激情澎湃,这可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母亲河!
百闻不如一见,怀着满腔热血,终于来到了黄河边,震耳欲聋的水声,浩浩荡荡的急流,显现出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描述出一个个曲折蜿蜒的历史,讲述着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思绪百转,望向眼前的黄河,仿佛要与它融为一体,脚下的河水,有时打着大圈,有时打着小圈,浑黄之中又有银白,不时撞击巨轮所扬起的白浪似弹奏的一首曲子,细细望去,河水掺杂着成千上百的沙石,势不可当地向东流去,河对岸是一排笔直又茂盛的树木,像一个个忠诚的士兵保护着这条母亲河。
目光随着黄河飘走,不远处有一座桥,再看,这桥似乎有什么不同,爸爸的声音响起,“看到那座桥了吗?那是浮桥。”“浮桥?”听到爸爸说出他的名字,我更奇怪了,“什么是浮桥”?爸爸看了一眼什么都不懂的我,解释道:“那是用船连成的桥,浮在水面,便于车辆通行。”我再次抬头打量着浮桥,它虽鳞次栉比,船只摇摇晃晃,但却坚定地扛着车辆,显得那么雄厚,敦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待到夕阳西下,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提步上车,看着与黄河远去的背景,心中不禁念起光未然的《黄河颂》:
“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保卫黄河》会再次响起,黄河精神源远流长。
【篇二:清江之水浪滔滔,壮士横眉歌且啸——读《恩施抗战故事》有感】
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使我心潮澎湃,感人至深的《恩施抗战故事》,放下书本,独坐桌前,眼前又好像回到抗日烽火的年代,呼之欲出的英烈们又涌现在我眼前,萦荡在我的脑海中。
战火熊熊于恩施,爱国青年尽涌现,抗日救国求图存。
当抗日的烽烟在恩施熊熊燃烧时,当地人民群众纷纷奋起抗日,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他们义愤填膺,加入到抗日救国的行列。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刘慧馨血洒荒郊”。
年少的刘慧馨毅然决然踏上征途,以旺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火热的抗日救国运动中,在战斗中成长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20日由于叛徒的告密,她和她未满周岁的女儿被捕。敌人又找来叛徒诱降,刘慧馨用鄙视的目光瞪了这可耻的叛徒。陈然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为人进出的么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国人都痛恨卖主求荣的叛徒。在狱中无论敌人对他实行多么残酷的手段,威逼利诱,都没能使她动摇信念。最后,只好将她处决。刘慧馨毫无畏惧,唯一让她放不下的只有她未满周岁的孩子。可她并没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一个母亲的脆弱,任凭呼啸的寒风吹打着她的短发,高昂着头。短促的枪声划破阴沉的天空,刘慧馨永远躺倒在鄂西大山的怀抱里——刘慧馨慷慨的献出年仅20岁的生命,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壮烈的抗日赞歌!这是多么的悲壮,有谁不为之而动容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批批爱国志士在刑场上宁死不屈,誓死如归,在恩施这片红色土地的抗日救亡运动的胜利写下了光荣的一页。恩施这片热沉浸英烈们的热血,饱含着先烈们殷切希望。正是一个个抗日英雄勇战沙场,抛头颅、洒热血,才成就了我们恩施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回望过去,珍惜现在,不辜负先烈们的希望。
作为学生的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将来也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那顽强不懈、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为崇高的理想奋斗的精神。刻苦学习,细心钻研,努力奋斗,随时准备着为祖国奉献我们的微薄之力。紧要的是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用发展的眼光去思考未来,坚持不懈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宝剑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自己,希望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