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石家的作文

【篇一:关于回民街的记忆】

倘若说这世上有什么东西是最美好的,它可以是林徽因那一树树花开,可以是郁达夫的不远千里,可以是徐志摩沉淀在浮藻间彩虹似的梦。

但作为一个吃货,我说,最美好的,要属冬日里对回民街的记忆了。

微博上曾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西安与长安只差一场雪的距离。”不错,在那个结了冰花,白雪弥漫的日子里,这个浮躁的世界才终于清静下来,显现出那蕴于纯白中的深厚底蕴。没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磅礴大气,没有湖心亭之雪的悠远广阔,也没有东北肃杀的寒意,但却能感受到阳光的普照,那种一闭眼就能感受到的,温暖的红。雪落在古老的城墙之上,落在钟鸣之上,落在古松的躯体之上,在阳光普照之下,弥漫着沁人的凉意和浓厚的古意,好似梦回大唐。

而这时,去回民街吧!

长安城中的回民街,那可是我从小就喜欢的地方,小时候去回民街,因为人多,爸爸怕我走路不安全,就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嘴里吃着好吃的,手上摆弄着刚得来的新玩具,开心的笑着、唱着,那时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

长大后,尤其是冬天,每次到那里去,就要先买上一个热气腾腾的石家包子,其中孜然牛肉是我的最爱。它最好吃的地方是紧贴着肉馅的包子皮儿,在烘烘热气中被香辣的油汁浸得松软,色呈橙黄,一口下去,唇齿留香;再喝上一一碗石家的八宝粥,这家老板特实在,料特别足,每一口都有极大的满足感,热腾腾的,让你顿时寒意全无。

吃一个桂花糕是顺便的事,街头那个小姐姐卖的桂花糕是我经常买的。小姐姐常常推着三轮车,在街口,静静坐在角落,也不吆喝。见到有客人就起身,脸上常常挂着暖阳般的微笑,切出一块来,小心的装好。小姐姐人很美,她卖的桂花糕也是最好吃的。吃她的糕吃得久了,也渐渐与她熟悉起来。她说她特别羡慕我们这些能上学的孩子,我当时小,不明白她为什么羡慕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不能去上学。后来才知道,她的父亲早逝,母亲也得了重病,她不得不辍学来这儿卖糕挣钱,为妈妈治病。我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她,安慰她,就是用了最普通的方式——买她的糕。那年暑假,我在老家待了很久,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回民街,到了街头,平常小姐姐摆摊的地方空荡荡的,四处寻找,也不见她的身影。旁边一位与她相熟的摊主说,她家里出了事,已经很久没来了。我心中空落落的,觉得少了些什么。她妈妈病好了吗?她家中出了什么事?她是不是已经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回去上学了呢?到现在每次去回民街我都会朝那个角落看去,希望看到一个身影,和那辆装满美味的三轮车。

如果说包子、桂花糕属于开胃菜,那接下来可算是到吃主食的时刻了,作为一个吃肉很挑的人,平时不怎么吃,但这儿的烤肉却能锁住我的味蕾,烤的有纯瘦、肥瘦、鸡翅、筋儿等等,我最喜爱的便是肥瘦肉了;瘦肉的肉皮烤至金黄焦脆,肉质却极其鲜嫩,其中夹杂的肥肉被烤出油亮的汁,流在肉串上,伴随着撒上的孜然和辣椒,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拿出铁串一口咬下去,顿时香得你连冒出一连串的感叹词出来。有时也去吃上一碗牛肉面,也就是俗称的棍棍面,加上香辣的牛肉丁和土豆、萝卜块儿,浇上一勺酱汁,一勺热汤,配上一碗面汤,也就圆满了。

回家前,也要为后几天的早餐做做准备,蛋夹饼自然是首选——外酥里嫩的锅盔夹上自制的酱菜和炸花生,还有饱满的咸鸭蛋,倘若有足够的胃口,还可以加上一张煎鸡蛋,美味满分。酱牛肉和腊牛肉则是妈妈买多了馍或是做多了煎饼时的好伴侣,直接吃或是和尖椒爆炒后夹馍都是不错的选择。还有芙蓉切、海棠果、花生酥、芝麻酥,光是说起来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

这就是回民街,儿时的天堂,冬日里让味蕾跳动的地方,也是冬日里最美,最温暖的回忆。

【篇二:外婆家的小村庄】

我的外婆和妈妈都出生在一个名叫“石家小井”的小村子里。对于村子名字的缘由,经大人们的口述:那是因为村子里有一口井,并且石姓人家居多而得名。

通常周末我都会跟爸爸和妈妈去“石家小井”看望外婆和外公,在那里留下了我童年美好的回忆,有外婆带我去田间劳作的场景,也有外婆带我收获果实的喜悦……现在想来,在这些记忆中,让我感受最深的,要数村庄一天天不知不觉的变化。从我记事的时候,村子里家家都是土房子,外婆的家四间土房子,大概有80多平米,同住的还有舅舅一家共计6口人,非常拥挤。屋外的道路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一到下雨天,路上全是烂泥巴,一脚踩下去,鞋子就会陷在烂泥巴里,需要用力拔出来。记得有一次,我为了拔出来,由于用力过猛,脚是出来了,但鞋子还陷在烂泥巴里,当时还是在外婆的帮助下,才让我摆脱了困境。在外婆家做饭特别麻烦,是用柴火做饭,添柴的时候火最容易熄灭,要用竹筒吹。记得有一次,我见妈妈在用竹筒吹,觉得很好玩,于是拿过竹筒学着妈妈的样子吹,因竹筒位置没对准,加之又用尽全力去吹,结果弄得满房子到处是灰,整个厨房都被浓烟笼罩着,把我熏得眼泪直流,小脸和墙壁的颜色一样黑漆漆的。吃水也非常困难,要到小井去挑,小井离外婆家大约有800米左右。听妈妈说:“她小时候每天都要挑3次水才够用。她最怕挑水,因为晴天,又热又灰;而雨天,路难走还要打着伞。”小井那里是村子最热闹的地方,时常可见人们边拉着家常边排着队,有挑水的、洗衣服的、洗菜的、过路喝水的等等,每天小井那里好似一条接着一条的长龙。

现在好了,外婆家的小村庄在这十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里的土房子不见了,都变成了一座座小别墅。屋外的道路不再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了,都已经打起了宽广平坦的水泥路,而且路的两旁栽满了花草树木,随处可见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快乐地唱歌跳舞。大家做饭告别了烟熏火燎的年代,全都用上电灶和煤气。自来水已通到各家各户,再也不用到小井挑水了。为了充分利用好小井的水资源,人们就把小井的水接了去浇田里的农作物、浇花草树木等。

外婆家的小村庄真是一年一个新面貌,一年个新气象啊!我深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外婆家的小村庄会变得更加昌盛,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富裕!

热门推荐
1感恩恩师
2感谢困难
3春日随想
4热心的熊猫店长
5为何要自律
6食品安全调查记
7让希望燃烧人生
8我的
9拖地的启示
10一个人的全家福
11感恩生命
12美丽自然
13从绿百合身上懂得的
14大连之旅
1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6我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17我最好的朋友
18秋游河南里
19遥忆伊人
20快乐的教师节作文
21为老师点赞
22妈妈笑了
23年味
24回报
25微笑,让生活更美丽
26我爱冬天
27落日
28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29我的老师记叙文
30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