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女大学生的作文

【篇一:灯】

在本市某幢大楼的顶楼有两户人家,一户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在一个大型企业里上班,每天加班到很晚;另一边住着一个泼辣的女大学生,比小伙子更早搬来这儿。他们俩每天进进出出,把他们每一天都看得清清楚楚的,是楼道里的一盏照明灯。

女大学生篇

我是一名女大学生,最近新搬来的那个小伙子长得挺帅的嘛……圣诞节快要到了,给她买份礼物,就当是他搬家的贺礼。

小伙子篇

我是本市一家企业的员工,最近新搬到这儿来,对面也不知道是谁,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说不定还是黑社会的呢!今天我回家看到门口有份礼物,肯定是她给的,我不能要,万一收了她的礼,她以后找我帮忙就拿这个说事怎么办?我就又放回到她家门口。

切,看不起我是不是?这份礼物我花了很长时间才选好的呢!改天我一定找他说理!

旁白

这一天,小伙子和女大学生同时出门,由于是晚上,光线很暗,她打亮了手电,他也拧开了手电,他们不约而同地下楼。灯光虽弱,却湮没了楼道的夜,他俩都笑了。

女大学生篇

咦,这是什么声音?天哪!有小偷啊!怎么办?冷静,冷静,把对门的叫来吧,或许他能帮我。

“嘭嘭嘭!”“谁啊?”“我是对门的,我家好像进小偷了。”“是吗,走,去看看。”

小伙子篇

小偷抓到了,我和对门的关系又近了一些。

女大学生篇

对门那个小伙子的形象好像比我想像得更高大,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些……

尾声

又是一天晚上,小伙子和女大学生的手又因触摸灯而到了一起。

灯,不仅仅是灯,更是连接人们心与心的一条纽带。

【篇二:一朵美丽的花】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工艺品,我常常走马观花般的一眼带过,很多早已淡忘,但唯独这朵美丽的手工花令我印象深刻。令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它美丽的外表,还有它身上跃动的美丽的心。

这朵花的整体线条由细铁丝围成,花茎上卷着一层翠绿的布条,花瓣由五颜六色的纱布套在一根根铁丝上,再加上两片碧绿的叶子作陪衬。乍一看,就像是春天里绽开的真花。它颜色鲜艳明丽,形状漂亮自然,做工精细巧妙,看上去非常美丽动人。

但吸引我的并不只是它的美丽外观,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年,我们全家到广州的小姨家做客。一个骄阳似火的上午,我和妈妈在街边散步时看到一个小摊旁围着很多人。我和妈妈感到奇怪,为什么一个诺小的摊位会围着那么多人呢?我提议道:“妈妈,那里那么多人,要不我们去瞧瞧吧?”妈妈同意了。

妈妈领着我走到那个小摊跟前,我定睛一看,这不就是几朵花嘛,虽说挺好看的,也不至于招来这么多人吧!妈妈也感到惊讶,她走上前去,询问摊主。从她与摊主的交谈中,我了解到:这里的每一朵花均有女大学生在假期里纯手工制作而成,她们的家庭大多不富裕。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一有空就来这儿制作花朵,赚些零用钱。

我听了摊主的话,转过头一看,果然有一群女大学生正在现场制作花朵。只见她们拿着一根纤细的铁丝,那笔直的铁丝在她们手中像是被施了魔法,没过一会儿,便被扭成了一朵花的雏形。把铁丝固定好后便开始让绿布条在花茎上“转圈圈”,将绿布条一圈一圈缠在铁丝上。这样,一根花茎就算完成了。接下来是最复杂的花瓣部分,需要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纱布套在铁丝上。她们一片一片、一点一点地细铁丝上比划、试探、裁剪,再迅速套上,又连忙用胶水固定。就这样慢慢地套上七八个花瓣,再将底下作衬托的绿叶套上纱布,一朵栩栩如生的花才算完成。

我和妈妈为她们精湛的技艺和娴熟的手法所感动。妈妈毫不犹豫地买下一朵五颜六色、惟妙惟肖的花。她说:“这就算是我们赞助她们的助学金啦!”

回到家后,我细细地端详着这朵花,想想那些女大学生顶着头上炎热的阳光、不惧辛劳地制作花朵,自力更生。再想想现在的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但不体谅父母,还向他们要钱买玩具、买零食。哎,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妈妈把这朵花插在了我的床头,它美丽的外表和身上美丽的女大学生的心时时刻刻都在警醒着我。看见它,我仿佛就看见了人间最美好的心灵……

【篇三:让与不让】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动车之上,一位女大学生手中持票却和没有票坐在自己座位的老人的女儿发生了不愉快,在老人看来,不管自己有没有票,尊老这是传统美德,那么女大学生就应该给自己让座;而在女大学生看来,按票入座这是规定,拿自己的票坐自己的位置难道还有错了?

让与不让一直都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但是,老人的女儿站在一种道德的制高点上要求女大学生让座,这就形成了一种“道德绑架”。本来并没有任何人规定让与不让到底谁对谁错,花自己的钱买票,坐自己的位置这是天经地义。

当然,给老人让座这的确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即便是我老了以后,我也希望能够有年轻人给我让座,但这仅仅是出于情分,不能做什么硬性要求,毕竟面对老人,谁都会有善良的一面,老人一方的过于强硬不讲理的态度只会使它泯灭。

史铁生曾说过:“时间限制了我们,谣言限制了我们,使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比目蛊听,不敢妄为。”现在的道德绑架就是一种很好的体现,面对众人的指责,很多人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可以坐在这个位子上。试问,难道在飞机上,空姐会要求一个坐在头等舱的青年跟一个坐在经济舱的老人换位吗?这当然不可能,年轻人多花了钱,理应该享受更好的服务。

总而言之,让与不让,大家都谦和一点,就能够很好的解决。

热门推荐
1我在乎那些绽放的笑容
2生活需要微笑阳光
3我用我的眼睛看四季
4春天的校园
5为自己奔跑
6伸出我们正义的手
7人能百忍自无忧作文
8我的老家
9北京的快节奏
10红歌永远在我们耳边响起
11我的心爱之物小猫
12美味的扬州炒饭
13八年级作文
14我的小表弟
15一份特殊的作业
16我们家的小猪
17风雨声
18未来的帐篷
19告别小妖读后感
20草垛
21转身便是阳光
22冰箱
23家乡的枯枝牡丹
24星空遐想
25中海美景
26这就是我
27失败是成功之母
28写给自己的检讨书
29陌生人的善意
30第一次军训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