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诸葛武侯的作文

【篇一: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在硝烟四起的战场上,有一架四轮车,在漫天飞舞的枯叶中,有一把鹅羽扇,在遍地飘扬的蜀国大旗下,有一双归草鞋,在五丈原,一个让人哀叹的地方,诸葛武侯死去的地方,但是武侯的精神却留在了我们心中。

城外锦旗无数,人喊马嘶,所到之处,尘土飞扬,硝烟四起。城内,一座空城,老弱残兵,哀鸿遍野,所剩粮草屈指可数,就在这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你沉着冷静急中生智,设下空城计,将城门大开,自己高坐城楼之上,故作休闲弹着古琴,竟生生将千军万马吓了回去,你用行动告诉我遇事千万不能惊慌失措,要冷静分析局势,沉着做出应对方法,将敌人各个击破。

啊!诸葛武侯,你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月朗星稀,八卦图中,一盏灯的火光闪烁着,随着风轻轻摇曳着,一把长剑挥舞的声音“沙沙”作响,冰冷的寒光在剑的挥舞下不断地闪烁。您,诸葛武侯,摆下大阵,不顾寒风凛冽,挣扎地拖着病入膏肓的身子在夜里为七星灯舞剑,就为了能延长几天寿命,将自己的诺言兑现,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您的愿望终究没能够实现,但您却让我明白了,一旦许下了一个诺言,就一定要将它兑现,不管经历多少磨难和艰辛,都不能够放弃,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啊!诸葛武侯,你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啊!诸葛武侯,是您教会我要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啊!诸葛武侯,是您教会我要讲诚信,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兑现,啊!诸葛武侯,虽然您已经去了,但您的精神却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您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篇二:蜀汉相国——诸葛武侯】

他文韬武略亦通岐黄,他刚正不阿忠君卫国,结东吴,治蜀地,平南蛮,战曹魏,隆中巧说三分天下之计,蜀川泪言北伐出师之表,他的一生不可谓不传奇,以至于最后命丧五丈原,世间众人乃至后人皆只能无比惋惜的叹一句:将星陨落,天命难违。

诸葛亮,字孔明,乃是今天大家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可是,他人生的前半期,却并不是那么辉煌可道的,少年时的诸葛亮,虽出身琅琊望族,却幼年时就成了孤儿,幸得叔父收养,而此时战火初起,跟着叔父颠沛流离的日子并不好过,诸葛亮年少时爱念诵《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可当时的人却对他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等人坚信他的才干,诸葛亮对此不以为意,而事实正如他所期待的一样,千里马终将遇到伯乐。

诸葛亮真正开启他一生传奇的始端正是刘备的三顾茅庐,“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此时的诸葛亮隐居于南阳卧龙岗,刘备携关张二人三次登门拜访,最终请得诸葛下山。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三顾之恩,委以重任,最终让诸葛亮决心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他后来也正是这么做的,《隆中对》,《出师表》前者字字珠玑,后者感人肺腑,一代贤相就此而生。刘备与诸葛亮的相遇,可以说是诸葛亮不幸的因,但更可以说是诸葛亮一生的大幸,大丈夫当驰骋沙场,立不世之功。遇伯乐,得知己,一身才华得以施展,满腹经纶得以现世,正是如此才会有了后来的诸葛武侯,才会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样的诗句流芳百世。

如今后世广为传颂的不单单是诸葛孔明的才干,而更是他作为诸葛武侯的忠义之心。赤壁一役,终于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刘备蜀地登基号汉中王,拜诸葛为相,本该韬光养晦,休养生息,可同年张飞被害,刘备一意孤行,决意东征为弟报仇,可惜战败,退至永安,次年病重,诸葛亮闻召赶至永安,刘备临终言:“如果嗣子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一个是在蜀地深受万民爱戴,亦得百官拥护的贤相,一个是自小懦弱碌碌无为的刘备之子,连主君都承认:关键时刻,你可取而代之了,若是换做一个有点野心的谋士,想必就不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这副光景了吧,但,刘备死后,诸葛亮并未篡位,而是竭尽了股肱之力,报效了这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有人说这是愚忠,是诸葛亮害了巴蜀的子民,可是更多的人却赞叹这样的气节,他用他的生命,用他所拥有的一切,换取了这能立于天地的坦荡正气,完成了他自己给自己塑造的绮梦,而如今对此谩骂的人们,又有多少个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了呢?又有多少个能放声大喊自己无愧于心呢?

诸葛孔明,他不曾愧对于任何人,他竭尽自己的忠贞谱写了这一支血与泪的战歌,这颗璀璨的将星最终陨落于五丈原,却赢得了举世的一声嗟叹:武侯忠义,却奈何天命难违。

热门推荐
1再见了母校
2调皮的弟弟
3古城变迁
4一场雪
5这件事真令人紧张
6她的手
7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8意大利面
9同桌的作文
10老照片的故事
11读《尖叫的海棠》有感
12他变了
13初一军训记事
14精灵旅社观后感
15蒲公英
16军训日记
17我的植物朋友
18快乐的时光
19温暖心灵的眼泪
20触手可及的幸福
21假如我是自己的眼镜
22骄傲的蝈蝈国王
23春天的乡村
24母爱,平凡而又伟大
2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6换个角度看问题
27我的一天
28惊喜的礼物
29鸟儿的自述
30一碗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