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侗家的作文

【篇一:小事不小】

【篇一:小事不小】

张思锐

戴上一顶草帽,横跨一个绿布袋,穿着一双破布鞋,口中总叼着一个烟斗,这个人就是我的外公,一个邮差员。

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大山里,没有电话,更没有网络,信件,成了山中的人们与外界的唯一联系。

每天外公的工作很简单,就是送信。

这次回乡,出于好奇的我嚷着要让外公带我去送信,他便带我去了。天才蒙蒙亮,我们就出发了。先从半山坡走到山脚,那里有一个邮筒,外公拿出钥匙,打开邮筒,从里面取出信件,一封一封整理好,清点好数目,小心地装进他的绿布袋里,便往山上走。

走了几公里路,就到了第一户人家,没有邮箱,外公在门外大喊一声:“信来咯!”,然后将信往门缝下一塞,再次启程,向别家走去。到了中午,我早已筋疲力尽,于是我们找了一处坐下,刚坐下,外公便打开他的绿布袋,拿出剩余的信件,清点着。突然,他从地上蹦起来:“有封信不见了!”我不以为然:“不就是封信吗?丢了就丢了呗,这么小的事儿,慌什么?”外公着急地摇摇头:“怎能这样想?别看这事小,这信里万一有重要的东西呢?耽误了可怎么办?”

说完,外公顾不上管我,背上布袋,奔下山去。

我回家等着,到了下午,外公还没回来,天突然下起了雨,我不由得担心起外公来,便拿着伞,上山找外公。走了不久,就碰到了外公,他已经淋湿了,布鞋上沾满着泥,两手却捂着布袋,看到我来了,笑了笑:“信找到了,你看,都没湿呢。”我连忙把伞递给他,陪他一起送信。下山的时候,外公边走边说道:“你别以为送信这事小啊,可是每一封信里都装着他们的情谊啊。那封信今天没送到,没准就把事儿给耽误了呀。人家就是信你才把信给你的,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搞丢了呢?”

我不禁对自己刚才的话感到羞愧,我们总想要做成大事,却不知,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好更为不易。在我眼里,送信无非就是把信送到收件人手里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在外公眼中,每一封信里不仅装着对亲人满满的思念,更多的是邻里间对外公的信任,而那绿布袋肩负的是使命。

【篇二:小事不小】

张芃林

平凡的歌声却醉人,男女老少一齐唱着,唱着,唱出了侗家绵长的血脉……

数月前,我随父母来到了肇兴侗寨。停宿数日,每日清晨总隐约有歌声入耳。终于按耐不住。那日,随着那歌声将点点心思勾起,将我牵到了鼓楼下,不禁震惊——满是唱着歌的侗家人!皆身着侗服,团坐于楼中央。他们显然是注意到了我,热情地与我打招呼。问他们唱歌是否是这几日有活动,谁知,回应我的却是一句轻描淡写——

“这是小事,我们每天都这样!“

惊愕,且在一旁做个听众。一众姑娘唱起来了。细看那口型,不似美声歌唱家那般夸张,却只如家常闲谈,极其自然地,仿佛聊天的万千话语,都已融化在了动人的旋律间。这大约是血液中流淌的旋律吧!渐渐地,男低音伴着调子进来了。姑娘纳着鞋底老头喂着鸡,他们的生活,仿佛已经浸在了用音符碎片组成的巨大梦境,像是一条铺满了玻璃球的银河,熠熠生辉,闪烁着那祖辈代代相传的光辉。他们的歌谣,浸在婉转花香润在朦胧烟雨里,淳朴的唱词,缓缓吟轻轻唱,飘着侗寨的风中,飘在顿顿粗茶淡饭中,飘在每个侗家人的心里。他们,是生活的歌者。

曲终,人却未散。年长的族人站起,将方才的一番歌唱细细点评,手把手地教着晚辈们。他唱一句,众人接一句。那双眼眸像镀了一层金,闪烁着光芒,闪烁着希望。喑哑的嗓音,众人的歌喉,此起彼伏。那一派和声里,有嘹亮的女高音男低音,也有牙牙学语唇齿不清的童声,交织着,织出一个民族永不落幕的故事。目光澄澈,神情虔诚,仿佛,这每日的传唱并不是一件小事。长老的额上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似纱如缕;孩童依偎在妈妈怀里,已无力再活蹦乱跳;但那句“累”却迟迟没有说出口,似乎每个人都格外享受这平凡生活里的一点不平凡时光——

原来,这件每天都进行的小事并不小!

一往一复,传的是歌词,是祖辈的智慧,是世世代代对侗族大歌的坚守与热爱。这,是侗家的魂!

我懂了。侧耳倾听,听一首民歌,听一个民族千百年的故事……

【篇二:青春在路上】

青春在路上,路上遇见风景,风景融入青春。

——题记

第一次知道“青春”时我才8岁,8岁的桂林,一抬头见便瞥见了侗家姑娘的身影,她们都是青春的年龄,不需要华丽的盛装,不用略施粉黛,只消我们一眼,就觑见了青春自然的美丽。眼不描而明,唇不点自红,款款来到你面前道一声安好,话起声落,两抹红晕泛上了脸颊。

这是一种未经任何雕琢的美,无关容颜与姿色,透着孩子的纯真和日益而近的成熟,任何经历过青春的人都拥有过,任何目睹青春的人都感叹过。

13岁的记忆里,我的江南,张英杰徐徐登场。8岁学戏,10岁登台,他习了武生,没有如人家那样的戏剧世家,“唱念做打”就凭着自己来。15岁的少年于是立志要名满大江南北,声盖名家“小叫天”。青春的梦想就此上路,每日的抬腿、举手、招架、把式贯穿了青春年少,终于锻就了来日舞台上的英雄武松。

人们更熟悉他喊出:“我叫盖叫天”时的壮志凌云,那是青春特有的不羁,是一种年少轻狂,伴着不服输的念头,立下的,就是一个青春的志向。

17岁的新疆,第一脚踏入了高昌故城,迎面来了一个维族的姑娘,她摇摇手中的铃铛,微笑着将它挂在了我的身上,我条件反射似的躲闪,她张着她美丽的眼睛看着我:送给你的。“为什么?”“因为我喜欢你。”

高昌古城黄沙漫天,就因为她一句话,刹那间碧空如洗。这个与我同岁的维族姑娘,因我拒绝而显得不安地站在那里,我满脸通红地看着她,双手接过了那串铃铛。

没有利益的交织,没有民族的隔阂,无所谓语言是否相同,只要我们笑了,就明白对方心中快乐着。这是一种青春的友谊,单纯而不掺杂念,友好而不拘于形势。

青春,青春,自8岁起让我惊鸿的青春。在我接下来生命的9年里一一闪现:它是侗家少女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自然,是盖叫天少年时立下的不屈志向,是维族姑娘不设隔阂,举手相迎里的纯正友谊。它们在我的生命里扎了根,在每一个曾经青春过的人们的生命扎了根,成为了我,成为了他们一段弥足珍贵的时光。

韶华侵蚀容颜,流年打磨志向,岁月考验友谊,但无论结果如何,每个人都能骄傲地说一声,当我们在青春时,它们都曾完美过!

一路走来,一路铭记。我的青春,青春的一切完美,它们还在路上,还在路上一点一点向我走来。

【篇三:我的音乐老师】

“同学们,已经上课了,请带上自己的鞋套,到外面来站队。”耳边传来一阵动听的声音,像美妙乐曲的前奏。

她呀,是我们的音乐老师,名叫马菲菲,我们都亲切地叫她小马老师。她是一位长发及腰的美女老师,乌黑的头发闪着缎子般的光泽,她的眼睛大大的,水灵水灵的,像两颗玛瑙。粉红的嘴唇涂着闪亮的唇彩,好看极了。走近小马老师,你准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花香。

她说话的声音动听,唱起歌来,声音就更加迷人了。“侗家的晚上,最迷人的是火塘,弹起那琵琶……”起伏的歌声像溪水一样随着琴声流淌而出,流进我们的心里。小马老师正在一边弹着钢琴,一边给我们范唱,脸上露出了陶醉的神情。我听到这歌声,不禁腿都软了,觉得整个人都融进了歌声里,忍不住跟着音乐一起摇动着身体,似乎来到了侗家的火塘边,听着琵琶,唱着歌谣,围着篝火舞蹈。我们在小马老师的带领下,很快地学会表演这首歌。

因为小马老师特别温柔,所以我以为可以在她的课堂上开开小差。但是我想错了。一天,我侥幸地带着几块磁铁进了音乐教室。上课的时候,我将磁铁分开吸在音乐书的上面和下面,自在地玩着。一节课安然无恙地过去了,我收起磁铁,站在离开的队伍中,思忖着下次音乐课带什么来玩呢?

正当我得意之时,小马老师叫住了我:“刘梓阳,你留下来!”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紧紧地看着我的手。我赶紧将磁铁交了出来,完了,小马老师以后一定不会喜欢我了,我后悔极了。可谁知,小马老师竟亲切地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你只有投入进去了,才能学到更多。你以后不要在上课的时候玩了,好吗?”我看到小马老师的目光里满是真诚和期待。“好!”我低下了头。小马老师走近了我,我闻到了她身上淡淡的花香,觉得小马老师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师。以后,我无论上什么课都不会开小差的。我在心里默默地嘱咐着自己。

小马老师,您满意我给画的像吗?我多么希望温柔、善良的您可以一直教我们。

热门推荐
1我的新春日记
2炒菜作文
3那一把伞
4写美食的作文
5金秋校园
6最美的风景
7月夜遐思
8美丽的校园
9又见那月又思那人
10你让我如此美丽
11我·乐器
12母女之战
13有你我的年华不寂寞
14我心中的英雄优秀作文
15秋天的树叶
16记一次课外活动
17珍贵的书签
18泰国之旅作文
19恐怖的鬼船
20推荐一本书
21记一次远足活动
22考试的作文
23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读后感
24夕阳下的背影
25家乡的柳树
26信任,成功之门的钥匙
27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
28蚯蚓的自述
29放逐感恩的心
30秋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