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菜圃的作文

【篇一:外婆的苦乐人生】

农历三月,正是槐花飘香的时节。

走进村庄,循着渐行渐浓的槐香,来到外婆家。依旧是朱门苔院,依旧是一树槐花。一阵微风拂过,细小洁白的花瓣纷洒如雪。

这株槐树,是外婆初嫁时亲手栽下的。那时候,十八岁的她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成了这个农家小院的女主人。终于不用再因饥荒而四处漂泊,终于不用再穿哥哥姐姐们穿剩的旧衣……自小就受尽贫寒的她,对这桩婚事自然是心满意足的。

然而,自诩为“进步青年”的外公,对这桩父母包办的婚姻充满了不屑。他要自由地恋爱,他要自己的人生。他将自己的不满一股脑儿地发泄到了外婆身上。他开始夜不归宿,偶然回来也总是对外婆冷眼相对,甚至拳脚相加。他凭着那张英气的脸,给这个家庭招致了那个“传统”的年代里难以想象的丑闻。

在这里,外婆不再是那个受到疼爱的小女儿。她不得不承担起本该由一个男人承担的家庭的责任。她同许多身强力壮的男人一样,一年四季,没日没夜,在棉田里、麦地里、菜圃里辛勤地忙碌着——不管是烈日炙烤,还是寒风凛冽。

“简直要强得不像个女人啊!”这是家中的长辈忆起她那段苦日子时最常用的评语。我不知道当年的她面对镜中黑黑的脸颊、手脚厚厚的老茧和内心累累的伤痕时,究竟流了多少泪。但在承载了那段岁月的照片里,她始终目光明亮,那是千锤百炼之后的熠熠华光。

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面对始终如一的外婆,外公也终于慢慢收回了他那颗不羁的心,回归到这个对他来说多少有些陌生的家庭。只是这样安宁的日子并不太久,外公在一次下田劳作时突发脑溢血,成了植物人。外婆再一次陷入了苦痛的漩涡……

可在我们面前,外婆对那些苦涩的往事始终只字不提。她只爱给我们讲述那段短暂的快乐时光——外公第一次帮忙做饭,结果在灶膛前烧焦了自己的一绺头发;外公与她一起采摘槐花,两人在密匝的槐花雨中相视大笑;外公第一次带她进县城,给她买了一件她一直没好意思穿出去裙子……

提起这些,外婆总是咯咯地笑着,笑得像个小姑娘,笑得像春风中微颤的槐花。

也许外婆的快乐在常人看来实在微不足道,但那短暂的快乐时光,如槐花一般洁白、芳馨,在她的心里一季一季绽放;那股幸福的气息注入了她的生命,历久而弥香……

【篇二:家有牛爸】

我的爸爸很爱养动物、植物,而且也知道的挺多,而且还会做各种各样的玩意儿,所以,我的爸爸是我们那里的大忙人,所以,我的爸爸很牛!

家里中这一盆文竹,茎非常细,好像一阵风就能把它折断,在爸爸的精心照料下,一颗小小的文竹慢慢的长出了柔软的竹叶。文竹长得越来越茂盛,渐渐的长得像雨伞那么大,爸爸拿着剪刀卡喳卡喳,把很多枝叶减了下来,我问爸爸为什么要剪短它,长着不很好吗?爸爸说:“你不知道吧?竹子长长了需要修,不然的话需要很多养分,会供应不上导致枯死的!”哇!我竟然我都不知道,我真是太佩服爸爸了。不久后,爸爸往瓶子里翻入肥料到进水,摇晃起来,我又问爸爸:“这是为什么呀?直接撒进去呗!”爸爸说:“撒肥料只在表面上,化成水能渗入土中,让文竹更好吸收!”哦,爸爸在这方面懂得可真多。

不久后,我们家又养了几只兔子,我对爸爸说:“兔子可是要吃胡萝卜的,我们去哪里弄呢?”爸爸说:“哦?胡萝卜?你用你的压岁钱买?”我赶紧摇摇头“胡萝卜多贵呀,咱俩每天去薅草,喂它吃草。”也确实,我每天和爸爸出去薅草,下雨天就去菜圃里整一点白菜叶之类的,喂兔子。我第二次回家的时候,他明显的长了,肯定是爸爸喂的很好。

我的爸爸很牛吧!如果有什么动物不会饲养,就问问我爸爸,我爸爸可是很乐于助人哦!但是也不能问的超过范围,因为人无完人!

【篇三:昨夜小楼竟春风】

时代的微风愈来愈暖了。

暑期去拜访祖母时,我惊讶于她含笑的唇畔游来的数字片句:“我们家与隔壁林叔叔家共享菜圃了。”奶奶家的后园曾是一块不大不小、荒废着的泥土地,后来奶奶将其细致整饬了一番,竟成了一片像模像样的菜圃了。只是我眼中林氏夫妇本都是不苟言笑的人,于我也陌生冰冷,于是便有担心如穿了针的线在心中缝织起来。

在这种“快餐”时代,又能指望谁与你相携相助呢?

后来是某日清晨,见天边浮光折影、晨曦浮动,不由得间推开了屋子的后门想去赏赏晨光,“吱呀”一声,拥了满怀的温暖日光,同样将眼中的一切尽收心底——那是林婶婶,将黑色长裤的末端卷至双膝处,右手间握了一把旧色的浇水壶,左脚旁立了一个已然生了潮斑的木桶,正躬身弯腰,为奶奶的菜圃洒着水。

奶奶曾在我面前多次提及她长年不愈的腰病。

这么多年来,我自认生长在繁华中心,自认对人情的认识是晶莹透彻、一针见血的。然长年累月污浞蔽眼,不觉间已经太过自私。

好像永远只记得“我”自己,而淡忘了“我们”。

只这方小小的“共享菜圃”,将二十一世纪来逐渐冷漠生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又一次扬起针线,将它们缝密了。

走过繁荣的十字街头,四五辆明黄新漆的共享单车从眼前一逝而过,散落下车上人彼此喜悦爽朗的谈话与笑声,揉碎在初秋的风里也依然明媚动人。记得在《朗读者》一节目中,共享单车的创始人曾提及她的初衷来源于“单车情怀”。什么是“单车情怀”?在我的理解中,它属于母亲年纪尚幼的七十年代。大人们骑着单车上下班,迎着轻柔的晚风互相谈笑、述说着一天以来的趣事,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寻到家的方向。而不是坚硬独立的汽车,一扇车门隔了两个世界。

走进街角的共享书店,抽出一本《挪威的森林》,还能感觉到上一位读者抚摩好书时留下的指纹。

触摸淀红的共享篮球,在球场上肆意杀敌万千,依稀可浸润上一位持球者挥洒过的汗水与青春。

殊不知这已是太多太多无可复制的温情。

这便是“共享时代”的初衷吧。以平和连绵的温暖让本陌生的人与人之间有了生动的联系,重寻多少年前阒静沉淀着的温情与共存。

又一阵秋风袭来,却似春风暖人心头。

热门推荐
1生日派对
2捉迷藏
3学习雷锋精神
4明月繁星
5温暖的记忆
6第一次领读唐诗
7我心目中的关羽
8外婆
9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
10年味
11我们的中国心
12猪八戒减肥记
13写生
14未来的衣服
15公园游玩
16难忘的端午节
17做家务作文
18夕阳
19参观科技馆
20不是父母,胜似父母
21春雨
22雷雨
23感动校园人物
24
25那天我真激动
26书之乐
27写同学的作文
28一株太阳花
29欢乐的除夕
30我学会了下军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