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是富翁】
一个微笑似一泓清心的甘泉,一声问候似一段慰藉的暖流,微微施礼能合上小小的裂缝,小小的礼让也能换来滴滴甘醇。而我就是一个人见人爱,人见人夸的乖女孩,因为我从小就养成了将礼貌的好习惯,所有我拥有无数人的喜爱,因此,我觉得我就像拥有100万的富翁一样。
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说过这样一句话:“礼貌周全不化钱,却比什么都值钱。”美国约翰逊说过:“礼貌像一个气垫,里面或许什么都没有,但却能奇妙的减少颠簸。”这些名言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养成礼貌的习惯,就是一个100万富翁。
早上起床,我便会向我的家人温馨的说一句“爸爸,早上好。妈妈,早上好。”每次出门我一定不会忘记向我的父母道别。无论在大街上,还是学校,我都不会随地吐痰,也不会乱扔垃圾,更不会出口成脏。我只要碰见我认识的人,我都会主动问好,在公车上,我一定会主动给老幼病残让座位……
曾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在她成名后,还念念不忘她的启蒙老师,并在公共场所向她致敬,并奉献一束鲜花。
孙中山先生认为:随地吐痰,留长指甲,当众放屁,不刷牙等陋习,都是违反文明礼貌的行为,与中华名族的文明传统格格不入的。
礼貌源于修养,修养起于修行。人人都讲礼貌吧!让礼仪之邦春风和煦,让世界充满和谐,让人人都成为懂礼貌的百万富翁!
【篇二:我们班的班长】
瞧,我们班的班长来了,只见他一头齐整的短发,身着蓝色牛子裤,脚蹬“361”运动鞋,那可真是威风凛凛,神气十足。大家想认识他吗?那就请跟我来吧。
数学课上,一向严厉的teacher wang 出了一道难题,只见同学们一个个眉头紧锁,一言不发。唯有班长,两分钟不到就举起了手。那得意兴奋之情全表现在他那高高举起的手中。真不愧是我们班的领头羊。
班长的成绩之所以这么好,那全是靠他平时“真刀真枪”学来的。课前预习,课堂记笔记,课后巩固,他从来不含糊,同学们都称他为“拼命三郎”。 对他偑服得是五体投地。
不过好学的班长也有淘气的一面,若是哪天老师没在教室,班长就是老大,只见他站在讲台前,一本正经地说:“小的们,见到俺老孙,还不快快施礼?”同学们被逗得哈哈大笑。不好,祸事来也,“佛祖”老师驾到,老孙当场现形,好在老师对他宠爱有加,一笑了之。
这就是我们的班长,你说他是好学呢还是淘气呢?
【篇三:这件事真让我难忘】
天空微晴,心中一片澄明,踏上曾多次向往的净土。
到了庙前,庙宇明黄,兀然新了双眼。周遭肃静十分,香火焚然。道路两旁,人来人往,却莫不禁言卷舌,潜心默念。快步上前,沿石阶而上。不过几步,只见一鼎孤然矗立,一如千年。慢慢上前,想伸手,却又碍于它的伟傲。不禁叹然。
到了主殿,香火袅袅,经轮转动。只见一小和尚危坐于旁,嘴中念念不止。虽心中的恬躁却也多了些许稳性。抬眸,见一佛慈笑端坐,似一眼可以看透一切,大彻大悟。持香上前,端正地跪坐在前,施礼祈福。总听老人们说的“心诚则灵”怕是说的就是这样的心境吧。
我从这袅袅香烟中突围而出,暮然回首,殿堂庙宇,巍峨庄严。这次的邂逅更期待与此净土的下一次重逢。
久久回想,那寂静萦绕在心头,久久未平。
【篇四:孔乙己中举】
正午的咸亨酒店一如往日,劳累半天带着汗味的短衣帮站在柜台外,端着温好的黄酒喝。穿长衫的主顾们照例在里间,点了菜,坐着喝酒。这几年,长衫主顾更多了,酒价也涨到了十文铜钱。
我仍然专管温酒这项无聊的工作,在老板的再三调教之下,我学会了羼水技巧,老板看我也顺眼了。我的工作很轻松,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站在柜台里听短衣帮讲一些或真或假的新鲜事儿。“听说了吗?咱们这儿中了个举人,姓孔!”另一个附和着:“是不是孔乙己的本家?”“胡说,孔乙己也许早死啦。那个迂夫子怎么能和孔举人有关?”立刻有人反对。
真是无巧不成书,话音刚落,一台八抬大轿抬向酒店,四位差役在前面开道,后面还跟了一群人。“孔举人到!”一个差役扯着嗓子高声喊道。我看见豪华的轿子停在酒店门口,一个侍从挑起轿帘,出来一位身穿锦袍的高个子。尽管他气度不凡,但是我从他脸上的疤痕还是准确判断出他正是孔乙己。
老板从里间出来,先是惊愕不已,继而满脸堆笑地鞠躬:“欢迎孔大人光临!”然后对里面高喊:“给孔大人上茶备酒!”孔乙己向众人抱拳施礼,然后让随从呈上一包钱。孔乙己说:“公务在身,恕不久留,现将我欠的酒钱连本带息一并还上。”老板连忙再次施礼:“岂敢岂敢,区区小事,不足挂齿。”孔乙己递过钱,执意奉还,一番谦让后,老板把钱紧紧攥在了手中。孔乙己在众人簇拥下走了,老板感叹道:“孔大人,真君子也!”
后来,听说孔乙己到了丁举人家,丁举人早备好酒菜,他看到孔乙己一瘸一拐,表情极不自然。宾主寒暄一番后落座,丁举人端起酒杯,说:“你我同桑梓,以前有失亲近,以后我们就是亲兄弟!”孔乙己谦卑地应道:“丁兄抬爱,我高攀了。”酒过三巡,丁举人关切地问孔乙己的腿伤,孔乙己红着脸说先前跌的。“以后走路要小心啦!”丁举人亲切地叮嘱。孔乙己苦笑了一下,这次没有违心道谢,他的心在隐隐作痛。
再后来,孔乙己去京城了,据说还带走一个当年向他讨茴香豆吃的孩子当书僮。孔乙己对我们咸亨酒店是有感情的,他从京城派人专程给老板捎来酒店的招牌题字,老板奉若珍宝,请人制作了一块金字匾额,挂在门口,孔乙己的真迹则被老板精心珍藏,秘不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