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黄梅戏伴我成长】
爸爸是安庆人,爱听黄梅戏,我因为好奇,也喜欢跟着“咿咿呀呀”地唱。
二年级时,爸爸妈妈带我去青少年宫报声乐班,没想到在选班的时候,我看到了黄梅戏班,坚持要学黄梅戏,爸爸帮我一起说服了妈妈,就这样我和黄梅戏的故事就开始了。
一开始,学习的内容很枯燥,不是压腿下腰,就是练嗓子,十分单调,我都有过放弃的念头了。
爸爸对我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像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才取得辉煌的艺术成就的。你不但要学习他们的唱腔,更要学习他们那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呀。”
听了爸爸的话,我很惭愧,也更加用心地投入到黄梅戏的学习之中。渐渐地,我也体会到了黄梅戏的韵味和博大精深,它优美的旋律也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越来越喜欢黄梅戏了。
四年级时,我有幸随我们黄梅戏老师去安庆少年宫,和那里的小朋友交流学习黄梅戏心得。安庆少年宫“小小黄梅戏班”的小朋友为我们表演了虎跳、涮腰、跨步翻身、卧鱼、点步翻身等经典动作,她们的基本功棒极了。随后她们还给我们表演了节目《到底人间欢乐多》,十分精彩。我们也不甘示弱,表演了我们精心准备的节目《夫妻观灯》,她们用雷鸣般的掌声作为回报。
表演结束后,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走进了安庆黄梅戏博物馆。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的油画。这幅油画上,严凤英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往前一路走去,在严凤英和王少舫的介绍面前我停下了脚步,认真地看起来。
从中我得知,严凤英原名严鸿六,是唱黄梅戏《小辞店》出名的。因为她在那场戏里演的角色是刘凤英,所以改名叫严凤英。严凤英学习认真刻苦,精益求精,终于成为黄梅戏大师。
王少舫本来是唱京剧的,后来改唱黄梅戏,他试着把京剧洪亮的调融入黄梅戏,在《天仙配》中与严凤英同台演出,引起轰动,王少舫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黄梅戏明星。
随后,我还看了许多关于黄梅戏的知识和典故,让我受益匪浅。从严凤英身上,我懂得了要想取得成功,是没有平坦路的,只有刻苦钻研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而从王少舫的身上,我也体会到在学习中要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融会贯通,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得更大的成功。
黄梅戏已经伴我成长四年了,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和元旦,我总会唱一些黄梅戏的经典曲目,每每都能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我知道,这并不是我唱得有多好,而是因为这是文化的传承,深深扎根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每当我在灯光炫目的舞台唱响黄梅戏时,都会深思:这传承至今的戏曲,究竟蕴藏着多少中华民族的智慧呀!
【篇二:藏在牛肉酱里的爱】
自从在端午节队会体验课上品尝了天佑家的美味牛肉酱以后,我就爱上了这种美食——牛肉酱拌蛋炒饭,蘸馒头……哇,简直不要太香了!
这不,妈妈给我买的牛肉酱很快就见底了,老爸安慰我:“石头,放心吧,老爸会做!”看着很少下厨房却又信心满满的老爸,我将信将疑。
他接着说:“正好我今天送爷爷奶奶回安庆办事,安庆有回民一条街,那里的牛肉不注水,正宗又好吃,等我回来给你露一手!”
下午放学时,饥肠辘辘的我一看见等在校门口的老爸就问:“牛肉酱做了吗?”他拍拍我的头,笑着说:“哪有你这么猴急的?牛肉买过了,还要准备一点材料。”把我送到家门口,老爸转身就直接去采购了。
大概半个多小时后,老爸拎着一个大袋子,喘着粗气回来了。天太热,他身上的衬衣已经湿透了。我好奇地打开袋子一瞧,嗬!除了牛肉,还有一瓶红红的辣椒酱、郫县豆瓣酱、一小袋子花生米、芝麻,另外就是生姜大蒜小葱,食材可真丰富,想想程序也挺麻烦的吧?
这时天色已近黄昏,我心里不禁狐疑:晚上不知道能不能吃上这牛肉酱?
只见老爸一头钻进厨房,系上围裙就开工啦!他先认真清洗牛肉,接着把它切成一厘米左右的小牛肉粒,又切了姜丝和蒜粒,还细心地将各种酱料拧开瓶盖放在一旁。准备工序完成后,他打开燃气,开始爆炒花生米了,老爸有力地挥动着锅铲,犹如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红色的花生米很快变色,微黄焦香,“装盘!”
接着,老爸抓了一小把白芝麻丢进热锅,瞬间我的耳边响起轻快的滋啦滋啦声,老爸俨然变成了一位乐队指挥。老爸熟练地把花生米倒进食品袋,放在砧板上揉揉揉捶捶捶,老爸又化身为武林大侠了。这一波花式操作,让半袋整颗整颗的花生米全部变成了花生碎。
厨房里太热了,一旁观战的我忍不住跑到客厅吹空调了。厨房里仍然不时传出噼里啪啦的锅碗瓢盆交响曲。
感觉仿佛一个世纪那么久,老爸终于豪迈地从厨房里大汗淋漓地走了出来,手里端着一盘红红的香气扑鼻的牛肉酱。不等爸爸说“快来尝尝”,我就拿上筷子搞了一口,又香又辣,牛肉又多又嫩!我情不自禁地向老爸竖起大拇指,老爸也得意地笑了:“不错吧?”,妈妈快速拆开一袋锅巴递给我们,真是太过瘾了!
我忽然觉得爸爸很酷!他做的牛肉酱跟天佑妈妈卖的牛肉酱,似乎有那么一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