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红色基因的作文

【篇一:永远铭记,我们的红色基因】

尊敬的领导们、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是半山中学的方盈,我演讲的题目是《永远铭记,我们的红色基因》。

大家都知道基因。基因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等过程的全部信息。那么,红色基因是什么?是精神啊。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的精神啊。

我流着的是东方中国人的血液;走着的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人走的路;我喝的水可能曾经染过革命烈士们的鲜血。我爱祖国,这就是红色基因吧,我想——当我死后,觉得无愧于祖国,这就是红色基因吧。我知道,我爱美,祖国也爱美,我也要为她增添色彩;我懂得,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羁绊,这就是爱吧。所以,红色基因是一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融入骨血的爱国精神。

大家都知道清朝的屈辱历史,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八国联军血洗圆明园,小小倭国肆虐神州,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哈巴狗一样让人欺凌,像一条哈巴狗一样地让人欺凌啊……黑暗笼罩了神州大地,然而在这黑暗之中,却有着灭不掉的星星之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光明前赴后继。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久违的太阳终于在神州大地上冉冉升起。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在那样黑暗的社会里,在小米加步枪的时代里,在列强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他们坚定地带领着中国人民向光明前进,从不后退!

相信,大家都对一个词有所了解——长征,它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一部恢弘壮丽的伟大诗篇,一座永不磨灭的巍峨丰碑。红军的这一次长征,满怀期待地走,满身伤身地胜利。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的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无比坚定。他们埋头苦干、勇于奉献;他们勇往直前、不屈不挠;他们不怕牺牲、必将胜利!

每当我看到有关战争的新闻,看到叙利亚的孩子生活在废墟中,无家可归,甚至惨死地海边,我就感到心痛,同时也感到庆幸。庆幸我生活在中国,庆幸有那么多的革命先烈曾经用他们的生命保卫着祖国,用鲜血换来了一个新的中国。

现在,没有长征时的磨难,我们生活得安逸快乐。但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那些革命先烈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只为创造一个新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把红色基因从脑海里,转变到行动上,把它传承下去、传承下去、传承下去!

【篇二:读王孝锡烈士红色家书《诀别书》有感】

“纵有垂天翼,难脱今夜险。问苍天,何不行方便”……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行将就义前留给亲人的决别诗。

在那个烈火焚天的时代,他是如此平凡,和许许多多共产主义战士一样,饱含救国救民的激情投身革命;他又是如此伟大,在贫瘠的甘肃大地上,播种下共产主义思想的种子!在黑暗的1928年不幸被捕,12月30日英勇就义。时年25岁!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不平凡的名字---王孝锡。

这封决别书,他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仇恨。他恨这个黑暗的世界,恨反动无能的民族败类,想“取来烈火千万炬”,将其“化作尘烟”。在这愤怒与仇恨中,又满含希望。他坚信他的同志们会继承革命遗志,不懈战斗,将革命的热血“洒满地北天南”。英雄也挂念他的父母,希望父母不要因为他的离去而悲伤。这一段,催人泪下。

王孝锡同志的英雄事迹,是所有共产党人真实写照。他的精神,是所有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威武不屈,视死如归,满怀信心,永不言弃。当下,新冠病毒肆虐横行。疫情笼罩之下,面对可怖的病毒,无数白衣战士扛鼎逆行,向死而生,勇敢地从死神镰刀下抢救回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他们,正是传承了王孝锡烈士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基因,为了劳苦大众,不怕牺牲,勇于奋斗,伟大而无私,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正是因为无数个英雄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很庆幸,我们生在一个光明的世界,但我们仍需将红色革命基因继承发扬下去。这不仅是国家社会安定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永生不灭的保证。永不言败,越挫越勇,红色基因将会让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得以实现。

作为一名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如何传承和发扬红色革命基因?除了老生常谈的好好学习,我觉得更应该要像老一辈革命家那样,有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即使遇到挫折与失败,也不允许有怀疑和放弃。

我相信,只有像烈士们那样,将红色革命基因烙在灵魂深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哪怕肉体已逝,但革命精神得以永生!如此,当告慰九泉之下的烈士英灵!

热门推荐
1八年级作文
2阅读改变人生
3成长足迹
4我家的小乌龟
5把美好留住
6玩转魔方
7《小悟空》观后感
8小树的心思
9给孔子的一封信
10寒假的作文
11抗日英雄作文
12又到月圆时
13豆芽生长过程观察日记
14初中这就是我作文
15环卫工人真辛苦
16初二生活协奏曲
17这件事真让我难忘
18可爱的玫瑰花
19多彩的田园
20我努力读懂妈妈的手
21美丽的邂逅
22童年趣事
23想象我未来的某一天生活
24年味
25夕阳
26我爱我家
27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28那一次的失败
29那个他
30第一场春雨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