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书相伴,真好】
阳春四月,整个校园弥漫在浓郁的书香之中。
学府,我们温馨的家园,如同一片铺满书的海洋。在这美丽宁静的书香校园中,学府的学子们却仿佛是航行在海面上的一叶叶小舟,轻轻地在知识的海洋中荡漾着。然而却又不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在空中任意飞翔。是的,在这里,在这弥漫着书香的校园里,让我们一起与书相伴,共同成长。
走进四月,便被书香萦绕。“演讲比赛,征文赛,跳蚤书市……”各式关于读书的活动都由此开展。看看咱们的校园:书的气息飘荡在教室内,游移在走廊内,漂泊在图书馆内,勤奋的身影,被知识照亮的双眸,在指尖翻飞的书页不时地映入眼帘,在耳边久久回响。
看,今日中午,图书馆就是我们七(7)班的圣地。
本有好吃的水果可以慢慢品味,但一想到要到图书馆看书,大家就猛虎吞羊似的在瞬间把水果消灭殆尽,斯文的女生也不例外。时间还没到,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在门口排队等候了。图书馆内,没有了平时课间你追我赶的身影,同学们放慢了自己的脚步,看不到平时放学大嚷大闹的身响,只听见手指在书页上轻轻翻转发出的声音。同学们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手中的一本书,专心致志的样子就像一位老农面对他那丰收的庄稼,满足的样子不知觉间便从神色中透露出来,那种心旷神怡,那种如痴如醉让班主任老师看得直赞叹。
除了图书馆,教室里的“三味书屋”也是同学们时常留连的地方。每到休息时间,同学们就像像蝴蝶一样在“草丛”中翩翩起舞,如饥似渴地吮吸着“花间”的甘露,完全忘了自己似的。偶尔,我们也会在读书卡上留下我们的读书感悟。有时,看着卡片上那些朴实的字,看着同学们的真实的感受,又会让我恨不得再次扎进书堆里感受那些情节的潮起潮落。
弥漫着书香气息的四月啊,感觉真好!
【篇二:追寻那缕春光】
生活像一滩死水,沉寂无味。我们曾拼了命地寻找那个心中的远方,可前方的光,可触而不可及…明日是否真的存在黎明,还是数不尽的极夜?我没有答案。或许只能含着泪在黑暗中垂死挣扎…。而后是绝望。
彷徨失措,风怒吼着,枫叶被撕扯着身体,不由下坠。散落,凌乱。小时候也曾幻想过自己会成为那光芒万丈,却不知这一整片天空都闪烁着繁星,亮的刺眼。晚冬,是那般刺骨的凉。雪花飞进衣服里,也吹进了心里…
这梦我一做就做了十四年。小时候沉浸在绘本的世界里,书中的字上去是那样令我陶醉。后来是童话,故事里天空的色彩让我的梦想悄悄萌芽。我也好想,好想将自己心中的那芬芳
用一个个文字描绘出来。妈妈告诉我,这份梦想叫作家。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作文课心里的雀跃。我写下第一份属于自己的作品,题目内容早已记不清了,可我还清晰的记得,结尾时的激动难安。后来每每到老师说写作练笔时,我成了众多唏嘘声中那与众不同的欢呼。
我曾天真认为自己一定是那漫长黑夜里洒遍人间光亮的明月。可那次征文赛,止步于长沙市的我,第一次感到,原来你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这当然不会是放弃的理由,我坚信我会成为那束光。可一次次的希望,然后是一次次的石沉大海。我真的…可以吗?
还是说我真的不合适?这彷徨一直到我看到季羡林老先生的那句话。“我走过的漫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铺着玫瑰花的,有时也荆棘丛生。”图书馆中翻开书籍无意的一瞥,那行话却成为了我的希望。或许每个光芒万丈,都伴随着脚下无数的刺痛艰难前行。
我似乎找到了曙光,不过是一阵黑夜的难熬,这点痛都无法忍受吗?又是一天清晨,不再有昨夜雪花刺骨的寒,春光散落在大地上,我追着,追着那缕春光,追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