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发生在初秋的故事】
初秋,从盛夏的浓墨重彩一下子换了笔墨,轻了,淡了。天放佛总是灰灰的,枫叶也飘飘地落了,整个城市仿佛都陷入了寂静的深渊,满是落寞。回忆,冷清,孤寂则是千古以来秋的代名词。
就在九年前的这个时节,金秋,那一天下着秋雨,雨淅淅沥沥,并不大。正是这场秋雨,给回忆加上了模糊的滤镜。那天,幼儿园举行体检,所有的孩子都很兴奋,犹如活泼小鸟般蹦来蹦去。我同样也是,我是队伍的最后一个,在漫长的等待之后,却是……老师带我进入一个灯光有些昏暗的教室。桌上有一个灯箱,上面有许多黑色轮廓。一个阿姨坐在灯箱前指着,微笑着。老师让我告诉它阿姨指的是什么。我没有说话。老师安慰我别害怕,看见什么就说什么,可我仍是默然。
后来只记得,阿姨摇摇头,收敛了笑容。我的家长来到学校,和老师说了一会儿,就带我离开了。医院里,我们在人流里来回穿梭,所有人的脸都凝重,脚步急促。雨一直在下。
夜晚,灯火通明,城市很吵,充分展现了繁华与亮丽,可是薄薄的窗帘将我与它们阻隔。晚上,家里传来了哽咽声,是我。父亲要为我点眼药了,眼药滴进眼里,很凉,但带着微微的痛楚。我的眼前模糊了,之后闭上眼沉沉睡去,泪水留下的痕迹被风干在脸上,带着满满的痛楚。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的双眼看不见了光亮,像是打翻了的调色盘,颜色混在一起,我看不见了纸上的字,我的心在呼唤,你在哪里?那一个月里看不见,我坠入了黑暗的深渊,不能自拔,那带着撕心裂肺的煎熬。
初秋,第二年,我的眼睛像被尘封后的重见,喜悦的泪水充盈我的眼眶。雨又在下了,浅雨,微凉,舒适……
【篇二:熄灯一小时】
3月31日8:30到9:30,我参加了“拯救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我心想:扬州和123个城市同熄灯一小时,这项活动该是多么环保、多么有意义啊!
晚饭后,我就拉着妈妈要出去散步。我们先来到了运河边,那时是8:20,和往常一样,沿河边的弥红灯闪亮闪亮的,很美。走着走着,我发现桥上的彩灯突然暗了下去,我才发现已经8:30了。我们又来到了文昌广场,我看见文昌阁的宝塔上一片漆黑,像一个高大的柱子,周围的花草都默默地低着头,像摇篮里的宝宝睡着了。再看看那沿街的路灯,都挣一只眼闭一只眼打瞌睡呢。路边的垃圾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大家都在“拯救地球”啊,路边门牌的灯箱都不亮了,居民楼里也只有星星点点微弱的光……
今晚,多有意义啊!这一小时,虽然光线很暗,但这种暗,是环保的暗,我们更该好好珍惜的。这次活动增进了我的环保意识,我们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超越这一小时,做更多对地球有益的事。
【篇三:城市的夜晚】
天慢慢的黑了,从辅导班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城市的夜晚也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热闹。
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照亮了夜晚的黑暗,有闪烁的灯光、有耀眼的广告牌、有火树银花、有旋转的灯箱……抬头仰望天空,月亮虽然没有往日那么明亮,但依然有几颗星星在调皮地眨着眼睛,像是在陪伴孤单的我一起回家。
走着走着,不远处传来了动听的音乐。噢,原来前面广场上一群老年人正在跳健身舞。他们围成一个圈,伴随着音乐,轻轻地扭动着身体。虽然动作不是那么强健有力,但每个动作都非常到位,非常整齐。一点也不逊色于年轻人的舞姿。他们的身影为夜晚的城市增添了一份欢乐、一份色彩。
不知不觉到了小区门口,再看楼下的门面房,小吃店、食品店、服装店、理发店……顾客进进出出,家家生意兴隆。
这就是城市的夜晚。人们忙了一天的工作,到了晚上,终于有了闲暇的时间,全家一起出来聊聊、逛逛,放松心情。等到夜深了,人们又该好好休息,迎接明天的工作了。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