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主屋的作文

【篇一:在斜阳下静静地入睡】

推开门,屋里传来了电视的嘈杂声,两个苍老的身影映入眼帘,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疲惫。天气转凉,可是还没点上火炉,直到我进来,两个身影才放下手里的松蘑,转过来对我笑了笑,如此,觉得鼻上的酸意更甚了。

我努力平复自己,挤出一丝笑容,点了点头,我没继续说话,拿了个椅子坐到父母面前,父母仍全心全意的挑着松蘑,不时抬头看看电视,自己下雨天用的雨伞还挂在父母身边的墙上,挂的是那样的整齐,自己的心中一阵暗涌,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了出来,家里的那只小猫在父母身旁“喵喵”的叫着,天下的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没有父母希望儿子没有出息。我实在忍不住了,和父母说了一声,出了家门。大街上空无一人,只有几只流浪猫在为了生存而“奋斗”,一丝寒风掠上我的脖颈,使我不禁打了个寒噤,走在大街上,心中又想起父母疲惫的身影,我的眼皮抵挡不住眼泪的攻势,落下了一滴晶莹的泪水,眼中尽是悲伤。

既然岁月留不住,又何苦与它拼个高下。自己的青春也会过去,成为回忆中的一部分。青春就像一朵鲜花,开放时,含苞欲放的花蕾慢慢冒出来,在微风中散发出透彻心脾的芳香,当它即将凋落时,不会因一生的碌碌无为而悔恨,因为它绽放过了,它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也戴上了属于自己的光环。看着路上飞驰而过的轿车,一回头迎来的是一束冷漠的远光,刺得我睁不开眼。影子在路灯的照射下在漫长的思考中渐渐地泛黄,月光照在脸颊上,勾勒出太多的离殇,闭上眼,我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呼唤,回过头来母亲的身影屹立在胡同口,回到家,父亲问母亲咋去了这么长时间,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一直在胡同口,等待着我。

我拉开窗帘,天空竟是一片阴云,看不到燕子在空中飞舞的身影,心中泛起一丝惆怅。不明白它的来历,总是这样神出鬼没,找不到一丝规律,父母正忙着收拾院子里的东西,看着他们疲惫的脸面,昨天一定又没睡好。天空阴的更厉害了,远处的山峰被云雾围绕,只能依稀看到山的轮廓,不禁长叹了一口气,心中仿佛附上了一层保险膜,独自沉醉在这山水画卷之中。

树上的叶子落得差不多了,那枝干上的一片孤叶,在初冬的风中尽着性子飘舞,好似一位孤独的舞者。淅淅沥沥的雨滴敲打着窗户,把我从想象中拎了出来,窗外变得一片朦胧,内心的惆怅更甚了,父亲打着伞到我的门前,把雨伞搁在我的门前然后淋着雨跑回主屋,看着父亲狼狈的身影,心中并没有想笑的冲动,而是一阵暖流涌过,嘴角不自觉的挂起了一丝微笑。拉开门,拿起那把雨伞,握在手里,还能传来父亲手间的温度,走到主屋父亲早已换了一件衣裳,问他是谁拿的雨伞,他说,是我母亲搁在那的。他总是这样,为我默默的付出,把功劳让给了母亲。生活就像一把雨伞,只要撑得起,就可以是一片天地,撑不起,就没有任何立足之地,只能饱受风雨的摧残。

在成长的路上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多少的艰辛,从来不跟自己索要什么,总是在奉献。

雨停了,大街上到处充斥着水洼,隐约间看到了几只青蛙的影子。那些流年的记忆袭上心头,悔恨自己当初的幼稚,不理解父母的心意,我总会找机会去弥补,想的太多只会让自己的思绪更加的凌乱,多少次亲情与自己擦肩而过,自己却没怎么在意,父母总是像一把雨伞一样撑着这个家庭,不会因为天气的转好而收起,当风雨来临时他总是在身边等待着自己。

至今,那把的雨伞可能撑不了多大了,但我还是愿意靠着这把生活的雨伞,在斜阳下静静的入睡。

大王庄中学九年级三班 张蒙

【篇二:我家的老屋】

要说我老家的那栋房子,还得从我爷爷的爷爷那辈说起。听爷爷说,那时为逃避战争,我曾曾祖父带着妻儿来到这里,修起了房子,筑起了家园。爷爷说,这座房子的每一根房梁,每一块瓦片都是他爷爷的心血。

虽然那是我小时候的事了,现在离开老屋也好几年了,但那老屋的每一个角落至今都记忆犹新。既然是我曾曾祖父时建造的房子,那当然就是最传统的民房了。房子占地不是很大,由主屋、厨房和柴房等构成,主屋最大,长十几米,宽七八米,厨房和柴房都紧贴着主屋的左侧,其间由一扇门连接;厨房和柴房几乎一样大,都有20平方米左右。它们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当时的能工巧匠们用最传统的建造方式,把各种木料加工组合而成造型漂亮、结构坚固的住宅;房顶都是铺盖的黑瓦。

再来说说老屋的内部。主屋有两层,一进门便是堂屋,正中的墙壁上供奉着“家神”,往右走就是客厅,客厅后面便是仓库;堂屋的左边有一扇木门,跨过石砌的门槛就进入了厨房,厨房就是我们在古装影视剧里看到的那种。柴房就在厨房旁边,便于做饭时如果没有了柴禾,拐个弯就可以取到,方便快捷。二楼都是卧房,至于几间,现在有些记不清了。主屋与厨房后面有一块空地,那是后院,虽然不大,但那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院子的中央放着一个磨浆的石磨,院子的东南角栽种着一棵银杏树,一到秋天,杏叶纷纷落下,铺在地上,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

这座老屋整体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门前有七级石砌台阶,大门上贴着门神的画像,大门两边还挂有玉米、辣椒、大蒜等作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那栋老屋在两年前被拆除了,那里留下了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固然有些遗憾,但那棵银杏树还在,我的记忆还在。

【篇三:流淌在逝去岁月里的温馨】

秋风瑟瑟,我坐在窗前,看着窗外飘落的银杏树叶,被雨点打击着,不停地改变方向,翻滚,树叶掉到已经积了水的地上,呻吟着将疲惫不堪的身子抱作一团,雨打在玻璃上,漾开的水纹模糊了我的视线。就像那一次,我也是这样坐在主屋的窗边,唯一不同的,少了个人,就是,那躺在主屋中间那冰冷的棺木里,面色发青却依旧安详的老人。

明知事情并不久远,我却不记得是哪一月,哪一日,又或者说是不愿记得。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我冻得发青的双手和雨中那昏暗的天地里刺眼的金色。

她可以算得上是我最亲的人,小时候调皮的我把皮鞋丢到爸爸的床上,或者是偷吃了谁家的水果,爸爸扬起小皮鞭要打我的时候,我就飞快的窜到她身后,故意软着腔调告状“爸爸要打我”。然后她就会伸出她皱巴巴的手轻轻拍我的头,转头拉下脸训斥爸爸,而爸爸也不好当着她的面打我,所以说了我两句就离开了,她又怕爸爸等我过去之后还要收拾我,便让我享受了她亲手做饭的殊荣,饭桌上经常是我手舞足蹈地说,她安安静静地听,两个截然不同的动作,现在想起来却异常和谐。

中间还发生了好多事,都是暖暖的温情。在一个周日我要离家的时候,她破天荒地撑着病魔缠身的身子,下了床,给我做了一些我爱吃的菜,让我吃了再走。我答应了,我知道她不舍得,我也知道她很孤独,她有几个儿女却分了家,大姑大伯都离她较远,表哥堂姐都忙着工作不经常回来,我也只有在周末回来之后才能与她说说话,陪陪她。吃饭的时候,我坐在小板凳上,端着碗,给她夹易入口的菜,跟她用她容易理解的话讲外面的奇趣见闻,我们一起开怀大笑;她也给我讲文革时期悲惨的状况,我们一起感慨,这顿饭就吃了两个多小时。最后,她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一定要好好儿读书啊,考个好大学,就不至于过的我们那时候那么苦,落下病根。”这类叮嘱我也没少听,虽然心里隐隐不安,却还是笑着应下“好”。

我在走之前想扶她进屋,她却坚持送我,我在岔道回头,挥手向她道别,我看见了一幅我永远也忘不掉的画面,屋旁的那颗银杏泛黄的树叶被风吹起,在阳光下披着金色的衣裙飞舞,有一片落到她的头上,她却浑然不知,只是看着我笑,银白的发丝泛着金色的光芒,与树叶交相辉映,安静,祥和,在岔道的另一头,像是与我隔了一个世界。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是最后一次一起谈话了。

送葬那天下着雨,滑到嘴里略带咸味,带着雨点的银杏落到身上,湿了衣也湿了眼。完成回来,早已雨过天晴,地上金色的树叶已经去了水渍,呆愣地看着地上小扇子一样的树叶,眼前浮现出那最后的一笑,我捡了一片,永远收藏。

记忆中,护着我那人的姿态已经定格,笑容早已褪色,看着窗外已停的雨,扬起一抹温馨的笑,只有那片树叶还在,只有那流淌在逝去岁月里的温馨,永远不变。

热门推荐
1词韵绕梁味浓情更浓
2难忘恩师
3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4教养的味道
5军训日记
6描写石头的作文
7别样的考试作文
8我的新老师
9接受
10同桌印象
11我身边的好老师
12嘱托
13状物作文
14碎片的记忆
15种糖果
16家乡的井
17成长中的脚印
18换个地方跑操
19我的读书故事
20魔术厨房
21我们班的活雷锋作文
22游小南海
23可爱的小仓鼠
24虫鸣
25亲爱的少年
26这样的我
27我们的新校园
28残芳
29狐狸医生
30我爱我家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