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地势的作文

【篇一:勇闯“龙鳞洞”】

来到福安的白云山地质公园,这里群山环绕、地势险要,生机勃勃,到处充满绿意。

一路上,全是奇形怪状的岩石。我看到一块大石上有着深深的爪痕,无数道,从上到下,就连猛虎也不可能办到的。

在一个悬崖绝壁上有一个超大型的脚印,直径起码10米!BT啊!

莫非是“赛尔号”中的巨龙“哈莫雷特”到此一游?莫非……哎呀,妈呀!要这样就惨了!

我不禁出了冷汗:要是哈莫雷特出来搞个偷袭,那我就死定了!不,应该是整个旅游队死定了!

走着,走着,看到一个大洞,洞里黑不溜秋地,洞外有个招牌,上面写着:龙鳞洞

这时,一群小伙伴们恐慌了:“哈莫雷特在里面!SOS!SOS!SOS!”

洞里很冷,幸好穿的衣服多,否则还能活?那里到处是岩石,地势险要,又窄又低,不用“缩骨神功”别想进去!常常有人头被撞,连连叫痛。幸好我带上了厚

厚的帽子,怎么撞也不痛。

随着大队,走着走着,隐约听到了水声,一直向前,声音越来越大。地上出现了许多小流,我的脚全湿了。

“哇!”我听到前面有人大喊,我立马跑了过去,不顾地上的大水坑,以至后来直到家才把脚弄干。

原来是个通天洞,洞口像个大门,顶上是空的。有十米之高,真神奇啊!

越来越湿,走路来,路也很滑,大家都筋疲力尽了,但还是强打精神。

我看到了大瀑布,从高处飞溅下来,大家浑身湿漉漉的,但为了看这奇异的景象,都纷纷掏出照相机,没有的也用手机拍了几张作纪念。

我发现瀑布旁的岩石上,也有一道道爪痕,我全明白了——石头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刷,风化了,当有的地方多冲刷,自然凹,少冲刷就凸出来;很久以前那些地方都曾是瀑布吧。我想,那深深的大脚印也是被风化的结果吧。看来,哪有什么“哈莫雷特”啊。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爬过几个楼梯,走出了洞,但我仍不时地回头再看那么一眼……

【篇二:家乡的特产】

粯子粥,即元麦粥,又称“土咖啡”。粯子粥是靖江,尤其是老岸地区每天都吃的土食。

农家妇女一代传一代的粯子粥清香四溢,香喷喷的,滑溜溜的,令人回味无穷。俗话说:”粯子粥灌灌,养个胖官”。靖江一代人几乎天天都用粯子粥当家饭,个个吃得意犹未尽。

其实,粯子粥的做法并不难:可在铁锅放适量的水和大米,等水烧开,米“伸腰”,就可以扬粯子粥了。用瓢盛好粯子,左手捧瓢,右手持铜勺,同时用铜勺一勺一勺地将粯子与水搅和,搅得少而匀。待粥烧透了,若发现有生花疙瘩浮在上面,就用铜勺慢慢捞起,将两支筷子凑在铜勺里打粯子疙瘩,打完后便倒在锅里。等粥烧好了,要用小火焙稠和后才可以慢慢饮用。

粯子粥呈红,浅褐色,一排排紫红的米粒浮在碗中,十分普通却又分外养眼。而最引人的,是它奇特的口感:粯子粥香甜软糯,淡淡的,稠稠的,黏和可口,使人啧啧称赞。而且它又爽口滑溜,营养丰富,夏日一口饮尽则如秧苗久旱逢甘霖,非常过瘾。

据说,解放前,靖江沙土地区因地势偏低,虽灌溉方便,但是排涝困难,因此少有人种元麦,吃粯子粥;老岸地区却不同,那里地势较高,所以家家户户都种元麦,天天吃粯子粥,人也是红光满面的。

百吃不厌的粯子粥的确色香味俱佳。它是我们家乡的特产,也是家乡的荣誉。我爱粯子粥那沁人心脾的淡甜味,也爱它那呈现着浅红色外观的卓绝,更爱生产了它的家乡——江苏。

【篇三:风趣的老师】

最近学校在评选“最有温度的课堂”,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快乐的科学课,想起了风趣的孙老师。

有一次,孙老师给我们上“种子发芽”实验。她先把一颗种子埋进土里,然后“念起咒语”,只见她眉开眼笑,仿佛花盆里的种子是她的小宝贝一样,极尽温柔:“种子呀种子,我给你十秒,你发芽好不好?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咦?你怎么不发芽?”孙老师一脸疑惑,全班顿时“笑声鼎沸”,几个平常不苟言笑的女生也被孙老师“征服”了,坐在椅子上“咯咯”地笑个不停。但孙老师还不罢休,就像川剧戏台上变脸的演员一样,瞬间怒目圆睁,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像一头发怒的狮子:“种子!你是不是嫌我太温柔啦!敬酒不吃吃罚酒,今天叫你尝尝老娘的厉害!你如果五秒钟之内不发芽,我就把你挖出来……”班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笑声此起彼伏。孙老师用她风趣独特的语言,让我们牢牢记住了种子发芽需要的是水,养料,适宜的温度。

“啊,那就是青藏高——原!”哈哈!这可不是在上音乐课,而是科学课。只见孙老师伸长脖子,引吭高歌,讲台上的她就像一只优雅的白天鹅:“同学们,这个‘高’音高不高?”我们异口同声地说:“高!”孙老师这才“回归正轨”,“记住!青藏高原的地势也很高。”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孙老师唱歌是“别有用心”啊!我想:我们会牢牢记住祖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青藏高原的海拔就像韩红唱的歌一样高!

英国作家斯威夫特说:“有许多真实的话都是在笑话中讲出来的。”我想说:在孙老师的课堂上,有许多科学道理我们是在笑话中学到的!我觉得这样风趣的老师,才是我们喜欢的温暖的老师,这样轻松的课堂才是同学们向往的有温度的课堂!

【篇四:台风“菲特”进行时】

台风“菲特”,你为我们带来了各种滋味!

10月7号台风“菲特”登陆宁波,就在那天,雨突然下了起来,像泼,像倒,雨咆哮起来,像千军万马飞奔而来,来势汹涌,雨就这样不停地下着。我家住在宋严王,这个村子地势低,台风过后,河水就漫上来了,到处汪洋一片,因我家刚好处在这村子的正中央,地势还好,所以,没被水给淹没,真庆幸。可那些被水淹没的家庭呢,家人无处安居,生活用品全部浸湿,没有电,无法正常生活。看到灾民脸上愁云密布,我也很难过。

到了10月8号,一大清早,大水的脚步还是向我们家悄无声息地走来了。记得当时我刚从梦中清醒,家里的水已经大驾光临了,水漫进我家,我们家任何预防准备都没做,真是措手不及,只能手忙脚乱了好一阵,可还是惨不忍睹,桌椅浮起来了,拖鞋浮起来了,米袋子涨起来了……这台风太可恨了。

四处一片汪洋,台风“菲特”也带来了我们孩子们的乐园。我出于好奇,就约上几个小伙伴们去探探水的深浅,突然来了一辆自行车,水花四溅,水波飞出一条弧度飞射到了身上,我们全然不顾,乐在其中,继续摸索着地向前走着。发现,有的地方水深能达到我的大腿,有的水都深到大腿顶上,我们都快成一叶扁舟了。突然,不知谁叫起来,“有鱼!”大家一看,深水里面果然有小鱼欢快地游着,我们出于好奇,屛息凝视,然后一个猛子抓了一条小鱼,心想,调皮的小鱼呀,你一定是偷偷溜出来玩的吧。这时,一个小伙伴因抓鱼动作太猛,一不小心,掉进了水里,摔了个落汤鸡,嘻嘻哈哈……笑声荡漾开来。于是,我们的探索只好暂停,急匆匆地送她回去换衣服。***妈数落着她,又转头感谢我们,可她还偷着乐。这才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湿淋淋的了,但我们依然快活,因为这水带给我们从未有过的蹚水抓鱼乐。

正当我往回家路上赶时,看见了两位年过花甲的老爷爷老奶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吃力地踏着三轮车缓缓地驶过,三轮车上坐着一位满面布满皱纹的老奶奶,脸上绽开菊花瓣般的笑容。这时,遇到水深处,车过不去,而他们年纪大了,二人纵然用尽全身力气还是没有推过去。这时,一位年轻人看见了,匆匆跑了过去,只见那位年轻人眉目清秀,上穿一件黑色短袖,下着一条深色短裤,衣着整齐而又朴素。这小伙子身手敏捷,用力一推,车上去了。老爷爷老奶奶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连声道谢,小伙子微微一笑,关心地说:“这条路水很深,你们可以朝菜场旁的路走。我刚探过路,水浅”。虽然湿漉漉的我突然不觉得冷了,因为这里散发着一丝丝温暖的味道。

台风“菲特”有我一生不能抹去的记忆!

【篇五:好风景火了叔叔的农家乐】

从前,这儿是荒地加草房,如今,这里流水小亭、绿树红花,满眼的翠绿,满眼的生机。每天无数的游客在这里垂钓休闲、漫步湖边,品着农家菜,喝着自酿的米酒,好惬意啊!这里,就是叔叔一手打造的“宝地”——临南村“久远农庄”。

夏天到了,听说叔叔农庄里的桑葚又要成熟了,我瞅准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去“大吃特吃”一番,不吃白不吃嘛!

沿着石子路,我一路蹦蹦跳跳来到了农庄里。你还别说,经过叔叔的妙手,这里的确发生了大变化了:这是以前那块荒草地吗,以前我们一帮野孩子没地方去,就在这里挖野菜、疯啊、跑啊,跑得全身是泥,回去就只有挨骂的份了。如今呢?

你看,这边是随地势自然铺成的草地,高低起伏,在阳光下闪烁着碧绿的光芒,打上几个滚肯定特别过瘾吧!一朵朵野花点缀其中,像星星,像眼睛,像宝石。如果把草地比作一块绿地毯,那小花就成了地毯上精美的花纹。不过我更想把它变成一块大花布,做成一条花裙子,穿着它在蓝天下翩翩起舞……三五成群的游客在草地上或走或坐,草地上方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

你看,那边是利用低洼的地势打造的人工湖。湖水碧绿清澈,在蓝天的映衬下,好似一块明亮的大镜子。这面镜子映出了两岸垂柳的倒影,也映出了一个个垂钓人静静的身影。一把小凳,一横竹竿,眼睛就紧紧地注视着那水面的圈圈涟漪了,生怕一不小心就让鱼儿给溜了,我在边上站了几分钟,也不见他看我一眼,好专注的钓鱼人呢!

再往前看,就是我最爱的桑林了!它们连成一片,手拉着手,神气地站在田间地头,站在沟渠两边,好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障。走近看,一颗颗桑葚果就向你咧开了嘴,浅绿的、深红的、乌黑的,密密麻麻挂在绿叶间,引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啊!迫不及待先塞两个进嘴再说。

咦,怎么有个好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看,啊,“项老师,项老师,你怎么也在这儿?”

“银银啊,这里风景真不错,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瞧我摘了满满一蓝的桑葚呢!”

看着老师开心的笑脸,我不禁在心里说:叔叔,你的做法是对的。以前那么多人反对你,说你不务正业,说你拿钱打水漂,叫他们来看看吧,看看这里的山,看看这里的水,嗅嗅这里的花香,晒晒这里的阳光,叔叔,我挺你!

【篇六:爱暖人间】

这一次的水灾给我们带来了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伤害。但与此同时我们又收获了不少爱与温暖,正是它们使得我们心灵的创伤逐渐愈合。

我们村庄地势低,因此水很快便将我们的村子淹没了。在我家附近住着一个开豆腐店的老奶奶。她为人善良、淳朴,还不时帮助他人。或许她就是鲁迅《故乡》中所记的“豆腐西施”吧。不过,她制作豆腐的手艺确实不错。每次她一开店门,豆腐很快就卖完了。大家都劝她早点搬走,但她不知为何就是不肯搬。最后实在是没办法了,才转移到了地势高的地方。

不久,就有许多消防官兵来我们村中实施救援行动。而每天早上,我都会在他们驻扎的地方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每天准时提着一个大桶来到他们驻地。我还隐隐看到有热气升腾。于是,我一直跟着她到家。原来,她把她储存着原来打算做豆腐的豆子都做成了豆浆送给了消防官兵。我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她说:“这些豆子被水淹过就不好吃了。我一个人也吃不了。还不如做成豆浆送给官兵们吃。我作为村里的一份子,不能去参加救援,却可以做官兵的后勤,让他们更好地救人。这也算是我为村子尽一份力吧。再说他们也不容易啊。我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他们。”说完,我看见她又在不停地研磨第二天要用的豆子。我上去帮忙,却怎么也推不动。我难以想象,一个年过古稀,七十有余的老人每天是如何艰难地推动那重达几十斤的石磨的。大家常常劝她,年纪大了,就不要用那石磨了,换新式的吧。但她总说那些东西她弄不明白,还是传统的最好用。我又望向她佝偻的身影。我看到了沧桑的岁月已在她的身上留下了印记。她或许不知道白发早已蔓延她半个头,鬓早已斑白。磨好豆子,她又要去给战士们送饭去了。我看向天空,天已不知不觉地黑了。她眼睛又不好使,她怎么去呢?她不愿让我帮忙,我多想冲上去帮她。但不知为何,我就是无法移动我的身躯。或许在她面前,我早已失去勇气。我也只能在那为她担心。

我想正是这人与人之间的爱温暖了我们的心。这温暖就像阳光直射心头,透过云层直照到心中那最温暖、最柔软的部分。或许她所做的微不足道,但她的爱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正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爱虽小,意义非凡。每一份小爱汇聚在一起便可成大爱,便可使爱温暖人间。

热门推荐
1引人入胜的书看图写话
2美丽的家乡
3我们班上的“闲事佬”
4地球病了
5吃垃圾的怪物
6我喜欢读《云朵上的学校》
7奉献点亮美好明天
8住宅的花儿
9爸爸做饭记
10植树节作文
11红绿灯的自述
12彩色的夏天
13给物理老师的一封信
14学打乒乓球
15我变成了一棵植物
16我爱家乡的四季
17五一劳动节作文
18那不一样的美丽
19看得起自己
20宋元之绝唱,千古之婺江窑
21一场激烈的篮球赛
22时尚的阴影
23今年的父亲节
24我的暑假生活
25无名的小花
26我的妈妈作文二年级
27
28我家的后花园
29那天我回家晚了
30记一次游戏作文四年级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