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勇闯“龙鳞洞”】
来到福安的白云山地质公园,这里群山环绕、地势险要,生机勃勃,到处充满绿意。
一路上,全是奇形怪状的岩石。我看到一块大石上有着深深的爪痕,无数道,从上到下,就连猛虎也不可能办到的。
在一个悬崖绝壁上有一个超大型的脚印,直径起码10米!BT啊!
莫非是“赛尔号”中的巨龙“哈莫雷特”到此一游?莫非……哎呀,妈呀!要这样就惨了!
我不禁出了冷汗:要是哈莫雷特出来搞个偷袭,那我就死定了!不,应该是整个旅游队死定了!
走着,走着,看到一个大洞,洞里黑不溜秋地,洞外有个招牌,上面写着:龙鳞洞
这时,一群小伙伴们恐慌了:“哈莫雷特在里面!SOS!SOS!SOS!”
洞里很冷,幸好穿的衣服多,否则还能活?那里到处是岩石,地势险要,又窄又低,不用“缩骨神功”别想进去!常常有人头被撞,连连叫痛。幸好我带上了厚
厚的帽子,怎么撞也不痛。
随着大队,走着走着,隐约听到了水声,一直向前,声音越来越大。地上出现了许多小流,我的脚全湿了。
“哇!”我听到前面有人大喊,我立马跑了过去,不顾地上的大水坑,以至后来直到家才把脚弄干。
原来是个通天洞,洞口像个大门,顶上是空的。有十米之高,真神奇啊!
越来越湿,走路来,路也很滑,大家都筋疲力尽了,但还是强打精神。
我看到了大瀑布,从高处飞溅下来,大家浑身湿漉漉的,但为了看这奇异的景象,都纷纷掏出照相机,没有的也用手机拍了几张作纪念。
我发现瀑布旁的岩石上,也有一道道爪痕,我全明白了——石头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刷,风化了,当有的地方多冲刷,自然凹,少冲刷就凸出来;很久以前那些地方都曾是瀑布吧。我想,那深深的大脚印也是被风化的结果吧。看来,哪有什么“哈莫雷特”啊。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爬过几个楼梯,走出了洞,但我仍不时地回头再看那么一眼……
【篇二:家乡的特产】
粯子粥,即元麦粥,又称“土咖啡”。粯子粥是靖江,尤其是老岸地区每天都吃的土食。
农家妇女一代传一代的粯子粥清香四溢,香喷喷的,滑溜溜的,令人回味无穷。俗话说:”粯子粥灌灌,养个胖官”。靖江一代人几乎天天都用粯子粥当家饭,个个吃得意犹未尽。
其实,粯子粥的做法并不难:可在铁锅放适量的水和大米,等水烧开,米“伸腰”,就可以扬粯子粥了。用瓢盛好粯子,左手捧瓢,右手持铜勺,同时用铜勺一勺一勺地将粯子与水搅和,搅得少而匀。待粥烧透了,若发现有生花疙瘩浮在上面,就用铜勺慢慢捞起,将两支筷子凑在铜勺里打粯子疙瘩,打完后便倒在锅里。等粥烧好了,要用小火焙稠和后才可以慢慢饮用。
粯子粥呈红,浅褐色,一排排紫红的米粒浮在碗中,十分普通却又分外养眼。而最引人的,是它奇特的口感:粯子粥香甜软糯,淡淡的,稠稠的,黏和可口,使人啧啧称赞。而且它又爽口滑溜,营养丰富,夏日一口饮尽则如秧苗久旱逢甘霖,非常过瘾。
据说,解放前,靖江沙土地区因地势偏低,虽灌溉方便,但是排涝困难,因此少有人种元麦,吃粯子粥;老岸地区却不同,那里地势较高,所以家家户户都种元麦,天天吃粯子粥,人也是红光满面的。
百吃不厌的粯子粥的确色香味俱佳。它是我们家乡的特产,也是家乡的荣誉。我爱粯子粥那沁人心脾的淡甜味,也爱它那呈现着浅红色外观的卓绝,更爱生产了它的家乡——江苏。
【篇三:风趣的老师】
最近学校在评选“最有温度的课堂”,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快乐的科学课,想起了风趣的孙老师。
有一次,孙老师给我们上“种子发芽”实验。她先把一颗种子埋进土里,然后“念起咒语”,只见她眉开眼笑,仿佛花盆里的种子是她的小宝贝一样,极尽温柔:“种子呀种子,我给你十秒,你发芽好不好?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咦?你怎么不发芽?”孙老师一脸疑惑,全班顿时“笑声鼎沸”,几个平常不苟言笑的女生也被孙老师“征服”了,坐在椅子上“咯咯”地笑个不停。但孙老师还不罢休,就像川剧戏台上变脸的演员一样,瞬间怒目圆睁,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像一头发怒的狮子:“种子!你是不是嫌我太温柔啦!敬酒不吃吃罚酒,今天叫你尝尝老娘的厉害!你如果五秒钟之内不发芽,我就把你挖出来……”班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笑声此起彼伏。孙老师用她风趣独特的语言,让我们牢牢记住了种子发芽需要的是水,养料,适宜的温度。
“啊,那就是青藏高——原!”哈哈!这可不是在上音乐课,而是科学课。只见孙老师伸长脖子,引吭高歌,讲台上的她就像一只优雅的白天鹅:“同学们,这个‘高’音高不高?”我们异口同声地说:“高!”孙老师这才“回归正轨”,“记住!青藏高原的地势也很高。”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孙老师唱歌是“别有用心”啊!我想:我们会牢牢记住祖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青藏高原的海拔就像韩红唱的歌一样高!
英国作家斯威夫特说:“有许多真实的话都是在笑话中讲出来的。”我想说:在孙老师的课堂上,有许多科学道理我们是在笑话中学到的!我觉得这样风趣的老师,才是我们喜欢的温暖的老师,这样轻松的课堂才是同学们向往的有温度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