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族谱的作文

【篇一:生命的况味】

陌生的家乡,从未谋面的乡亲,曾经偶尔见过面的七大姑八大姨,大爹大叔们,以及他们高大的子女,一切都因一个人的忌日而热闹起来;这个人,就是我早已去世20年的祖母,父亲的母亲。

秋天的黄昏,身旁的几座香炉,袅袅地缭绕着丝丝青烟,满屋子就被这渐渐浓郁的青烟笼罩着;而我的心,也在这烟的熏染下,慢慢沉静下来。

父亲过来,递给我一本发黄的族谱——犹如一本刚刚出土的文物,说:“看看吧,我们的家族,也有过辉煌的过去。”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折叠式的书卷,一层一层地翻阅,满纸的繁体字,莫名的姓名,字号;在最后一层,依稀看到“道光七年”字迹,某某兄弟三人,扎根该地,开疆拓土……后来,某大哥娶妻某某氏,生某某;某二哥,娶妻某某氏,生某某……

我顿悟,家乡者,家之壮大之历史也。

“走了,走了!”不知谁喊了几嗓子。我们该上祖坟了,去祭奠我的祖母了。

在一处山坳里,层层叠叠的土包墓冢,在我眼前展开,向远处延伸出去,直到天边……

我试图从这一样的墓冢中,找到族谱中那些曾经辉煌的祖先,但却不得;大人们说,他们也找不到,那都是族谱上说的,是一种祖上流传下来的记忆。

我突然想起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不论你是平民,还是贵族,一旦放入棺材,一样无人问津。”

一旁的大人们,在忙着给我的祖母烧纸,其中大姑与二姑嘴里说着“思念”的话,说着,说着,他们就开始大哭;孩子们在墓冢旁玩耍,笑声在空中回荡;在祖母墓冢的一角,竟然有一处淡淡的绿色,在阳光下发着耀眼的光;不远处,一个暗褐色的浮土,蚂蚁在进进出出,忙着搬家。

我的小侄女,缠着大人给她照相,而她的身后,就是层层叠叠的祖先的墓地……

晚上,我躺在黑暗的一间小屋里,屋里仿佛浸透着永远也散不去的烧纸的味道,人们还在隔壁大声谈笑,小孩子们也在无休止的哭闹……

在祖母的忌日里,我却品尝到了生命的况味。

【篇二:关于姓氏的作文】

《溯》

“但识一生人,首问其氏名”。姓氏,则祖姓在前。有分之一二:若为贵姓,则常是大户人家;若为新姓,则多半获罪亡外。人情世故,于姓氏即可瞥略一二。”

千百年来,国人对于姓氏本溯,似乎有种近乎执拗的追求。

族有族谱,宗有宗祠。

当我第一次在祖父那里见到族谱,看着他把新出生的堂弟的姓名一笔一划严肃端正地写到上面,犹如看见十五年前,他也曾那样用心地写上我的姓名。

又当我再次踏上行程,于古门刹钟处惊鸿一瞥见那盘虬古树木雕。底部是树根,厚重有力,稳如磐石,其上是主枝干,分成几股,写主神和原姓于之上,再分,则衍生成百家姓氏,布满一墙。

“有远古的歌或哭,从埋在地下的血液中来。”

我的祖先,从哪里来?

从汉下新田生发,遇水旱,逞食竞,迁向中原。又兜兜转转百年,再有一支迁至塞下漠北,至此,江南有人烟。

周遭一阵骚动,转瞬即平。人们第一次安静下来,去贴近这新的原本,去一点一点,认真地顺着年岁的枝干,寻找自己的姓氏。

我的目光也裹挟在其中。

舜启、孟、王、分欧、齐……

眉眼一悸——找到了。人群也开始出现小小的议论:“我找着了!”“在这儿呢!”“我的在哪?”目光一遍遍抚摸着枝干,犹如见卿古之意,青空,之下而来。

我看见大之列的祖——炎黄。看见舜禹举起象征身份的印杖,看见人间冷了又热,繁了又寂,看见帝王赐给宦官新姓,看见字形变化诛罪封赏,氏族一分二,二生三,三化万支。

“高氏,分萧炎一支。北魏为贵姓,中汉太宗获罪迁居,宋成江南大家,明清因分迁中蒲而江南氏少……子孙至此,绵延百代,生生不息。”

这是我的太太祖父,亲手写在百年前的一段话。

看见眼前树盘成的姓族,我忽而明白,何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华夏生死断分,离析烟火,也尚无此绵延文明。雕梁画栋,眉批死生。

“你说你孤独,就如很多年前长星照耀十三个州府。”

“可你并不孤独,你是生的火炬,从枝叶燃尽的火光中走来。”

【篇三:我相信永恒】

相信很多人都不相信永恒,认为一切有始有终。可是我认为,意念永存。

年少时,生活无拘无束的我,认为人不会有始有终。可是外婆的死,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终”。在那之后,我就开始不停地想,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曾经以为永恒的东西变得不永恒了。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忘记了),它说人的梦是由潜意识构成的,也就是“意志”。从那以后,我认为这个东西是永恒的。人死了之后,它可能从一种自我封闭的形式里逃出来,在空中飘荡。我产生这个“信仰”,是因为我感觉外婆似乎一直在我身边,陪伴着我,在我入睡的时候守着我。

即使这个理念有很多悖论,可是我还是相信它。我相信所有的意志都可能成为不同的东西,科学中每一种物质都不会消失,而是成为另一种物质。我认为在意志上也同样适用。它们可能重新进入新生儿体内,也可能自由自在地生存,甚至长时间地守护在一个人身边。它们可能会选择消散,这是自主的选择,而不是强制的。

每一个生物,它们必须要有一次死亡,可是第二次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或许,很多人认为这是瞎扯,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角度,可这样的想法又有什么不对吗?有谁想死呢?

现在,我有些明白他们的意思了,的确,谁都不能预知死后的情景,所以在有限的生命里,要让别人记住你,这也是一种永恒啊。你的永恒印在书上,在别人的记忆里,在全世界的记忆里,或者仅仅是一本《族谱》……谁知道呢?

我相信永恒,在你逝去后,你的亲人、你的朋友会记住你。你可能出现在电脑上、一本书上。你在这世上留有痕迹,留在他人的思念里,那便是永恒吧。

【篇四:我的家族故事】

每一个家族都是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我的家族也不例外。

我本以为我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但爷爷告诉我,我们是山东曹县人。我的祖先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清朝末年从山东迁徙到河南。我们在黄河故堤上开始了新的生活。

当年我的第十四世先祖是个河官,按现在来说就是管理水利的官员,那些年黄河水不断泛滥,我们的村落不断受到黄河水的侵害。他便带着一些人去黄河故道南考察,于是发现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地势较高不易被水侵害,于是便带着族人来到这里,这就是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鲁庄一一距今已二百余年。

听爷爷说,我们也有族谱,但文化大革命中做为“四旧”被毁掉。这些古老的记忆只能被当年的人们所诉说,一代传承一代,到了我爷爷这儿许多辉煌的故事早已磨灭,只留下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断。尽管如此,但也不能泯灭我对我们家族的好奇。我姓“鲁”,我很早就知道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尊贵的姓氏。它是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南部一带,也是山东省的别称。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鲁。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连大名鼎鼎的孔子、孟子、曾子、鲁班都是从鲁国出来的。

我以我的姓氏和族史而自豪,因为当别人问起时,我可以自豪地回答我的姓氏有多么尊贵,我们的族史虽支离破碎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

说到我的爷爷,他在我们家族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他是上几辈中最有文化的人。几年前,因为族中一直没有族谱,一个念想悄悄在他心中萌发。几年前,我就常常看见爷爷坐在书桌前,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铅笔在几张大挂历后面写写画画。上面有很多小格子,格子里便是人名,我问他在写什么,爷爷笑了笑说:“写族谱。”“为什么要写族谱?”我好奇地问。爷爷没有回答我,因为里面包含了太多跟我讲不通的故事。一年又一年,爷爷一直在写从未放弃,草稿修了一遍又一遍,慢慢完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17年春天爷爷编写好,印刷出书了。族里每户人家都赠送一本,族里人对爷爷称赞不已。

编制族谱很不容易,因为家族历史久远,还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资料,就是健在的老一辈人也有许多往事都忘了。爷爷编的时候没少问族人,爷爷之所以能编成,或许是因为他真的很聪明,退休前他是一初中的校长。听说还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我问妈妈,爷爷在学校教什么?妈妈总会说你爷爷什么都会。

听老奶奶说,爷爷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因为太穷没钱治,当年差点死掉。我想当年爷爷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果然爷爷知道贫穷改变不了一切,只有努力学习,未来才有光明前途。

爷爷的努力使我们一大家人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幸福生活。我感谢我的爷爷,我为现在我们家的幸福、美满、和谐的家庭而自豪。我将更加努力学习,为我们家添光增彩,为我们家族争添光增彩。

热门推荐
1荆轲
2第一次制作蛋糕
3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4美丽的植物园
5一场有趣的嘉年华
6故乡的声音
7春色满园关不住
8梦想的颜色
9夜无眠
10秦始皇兵马俑作文500字五年级
11
12《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13聆听
14开封灌汤包子说明文
15写泡茶的作文
16为别人鼓掌
17在跌倒后,站起
18寻访胡雪岩故居
19青岛游记作文
20童话的作文
21关于打架的作文
22未来的飞船
23我爱上了棒棒糖
24令我悔恨的一件事
25对着干游戏
26问题
27画风筝
28我的家乡
29军训日记
30伤心的白菜种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