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潘金莲的作文

【篇一:水浒传读后感】

每当我捧起《水浒传》这本书时,心中便有了一股对梁山好汉的敬佩,但同时,也有着对当时一些狡诈之人难以宣泄的怒火。

《水浒传》一书中,讲述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先是从晁盖再由宋江领导,梁山好汉们为民除害,甚至与朝廷中的贪官污吏作斗争。后来帮助朝廷向南方征讨方腊。虽然成功但却损兵折将,一百零八位好汉仅剩二十七人。最后受朝中奸臣迫害,致宋江,卢俊义被毒死,李凌,吴用等随之死去,梁山好汉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逼上梁山”是民间的一句俗语,但这短短四字,却刻画出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无奈。在众多梁山好汉之中,有犯人,书生,甚至是一些做官的人。在未上梁山时他们的性格,文化,财富都不相同,但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他们都是被逼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阎婆惜,宋江先是做出了让步,不想她列举百般条件,以致宋江无法接受,只得杀了她。西门庆与潘金莲则更是过分。潘金莲为了与西门庆在一起,在武大郎被打成重伤之后仍不放过他,有砒霜放入药中毒死了武大郎。知道兄弟被害后的武松哪能咽下这口气,杀了潘金莲后又在狮子桥上打死了西门庆,最后不得不上了梁山……一个个梁山好汉大多都是类似这样,走投无路后上了梁山。虽然梁山起义最终失败,这个故事仍让人感到那些好汉的豪情,勇敢以及无奈。敢于反抗的他们足以让人们铭记着他们。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世不能太过苛刻,以至于遭到他人的“反抗”,但同时,我们还要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对不公平进行“反抗”。

【篇二:我眼中的武松】

武松,是大家崇敬的英雄。从“武松打虎”一篇来看,他的的确确是一个力大无穷的英雄。我以前也这么认为,可现在,在我眼中,他往日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嗯,明知有虎,还往山冈上奏,是胆,是勇。打虎,是有实力。可是,在水浒传中,行者武松也有凶残暴戾的一面。

在水浒传中,第三十回《张者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一文中,武松就成了一位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水浒曰:武松杀人十五,多乃无辜人士。例如养马的后槽,他只是一个地位低贱的人,就算也参与了那次“借刀杀人就算武松要复仇,也不是个要紧角色。这是他的主人——张都监干的。你为何要迁罪于他人呢?后槽已经把张都监的真实位置告诉了你,你为何杀他?怕他告知官府?那为何不把他绑在柱子上,嘴里塞上毛巾,这样等他折腾完,你也已逃之夭夭了。到了鸳鸯楼两个丫鬟也被你两刀砍死了。

好,到了鸳鸯楼,蒋门神三人罪应死。这里无话可说,如果不恩怨分明,那就是傻子了。你说,武松会是傻子吗?再看下去,楼下有两个自家亲随人,跟武松盗窃之案有关联,杀了,理所应当。

楼下,张都监之妻也与武松有关系,死了没话说。玉兰带两个小的来到楼下,玉兰该死,两个小的不该死啊。文中曰:“向玉兰心窝里。”此处与武行者杀泼妇潘金莲处似乎有些关联(或暗示)说明二人是同一类人。这回杀了多少人不得而知。文中你武松说了一句话,让我觉得你就是一个丧心

心病狂的杀人犯。文中你说:“杀了一个也是死,杀了一百个也难免一死,既然已杀了人,再杀些何妨?”这对我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把我以前对你的好感扫得一干二净。

武松之胆,真可比当年常山赵子龙。现在小偷强盗都要东奔西跑,隐名埋姓,销毁一切证据。而这个武松不仅不销毁证据,反故意写:“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其笔、纸、墨、也奇。笔是衣襟,纸是墙壁,墨是人血,奇墨奇笔奇纸必出异文!果然出了个“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武松挺讲兄弟情义。自他在阳谷县参了个都头,外出之时,他时刻挂念武大郎,不嫌弃他是“三寸丁谷树皮”。一心想要为哥哥的死洗清真相,质问明白后,二话不说,直接把潘金莲捅死了。为了一个没用的哥哥,宁愿吃官司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义啊!

武松杀潘金莲的时候,凶残无比,掏出了五脏六腑,真是骇人啊!原本以为他是个充满英雄气质的人,没想到居然也滥杀无辜。真是寒光影里人头落,杀气丛中血雨喷。

热门推荐
1一件老物件——泛黄的外汇劵
2我的同学
3灵光闪过的那一瞬
4穿越
5妈妈总说不需要
6我身边的榜样
7调皮的泡泡
8冲刺
9做一个不平凡的人作文
10当个班长不容易
11我不是完美的少年
12冬日暖阳
13变大的蚂蚁
14愁绪涌出词中的绝唱
15月到中秋分外明
16我为自己点个赞
17观开学第一课有感2019
18摘梨
19我的初二生活
20窗外
21聪明的小猴
22那段追求友谊的岁月
23读书的议论文
24好校长
25美丽的家乡
26狮王读后感
27别把垃圾浪费掉
28月影无痕
29我的梦想
30春意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