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加林的作文

【篇一:读《人生》有感】

《人生》,路遥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我很喜爱,从初中到现在,看了三遍。每看一次都给我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人生》这一长篇小说,非常值得一读,书面语是柳青的几句感悟: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光是卷首语就已经深深地吸引了酷爱读书的我。其实柳青的话,就是对小说最深刻和核心的概括。

小说中的主人公高加林,是典型的七八十年代有理想,有文化的年轻人。自由生长在贫困的农村里使他更具有一种对文明、富裕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他们不甘向命运低头,希望有一天摆脱贫困,走向人生的美好。但,年轻的生命,往往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也会犯下许多错误,主人公高加林更是如此,为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职业,放弃了自己所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这种为了利益而不惜牺牲亲情爱情友情的行为最终让他后悔莫及。错,不要紧,趁年轻,勇于承担责任,改过自新,在结尾处尤为凸显,进一步升华了主题。

小说中还有许多性格鲜明,个性飞扬的人物。纯朴、善良的高玉德夫妇;精明、为人乐观阔达的顺德老汉;城府深、心胸狭窄的刘立本;还有大方得体、乖巧懂事的刘巧珍等。从他们身上,我们都可以在现代生活中找到相同的地方。他们正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折射出不同人的不同的行为和人生,从而引发出我们的深思,对人生的思索。这正是小说的伟大之处。例如高加林式的人生,充满着戏剧性,最具光彩,从他身上,我得到了许多的人生感悟,受益匪浅。

现在反腐已成热点。书中有宣扬反对贪污腐败及对势利之人的批判和讽刺。高玉智,高加林他们便是代表,作为国家干部,奉公守法,嫉恶如仇,侄子违法也要严惩。这也是小说的亮点。

但书中隐约还体现出一点等级观念,比方说对农民有所贬抑。但是,我国原本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千百年来,农业是根本,作为一个农民,虽苦,虽累,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们兢兢业业,安守本分。没有农民的贡献,国家不会发展得如此迅速。所以,回到本质上来说,人无分贵与贱,职业也亦如此。

我想,这就是人生:活在当下,展望未来!

【篇二:并非结局】

尘埃飞扬的黄土地上,抽着旱烟的老大爷扬鞭一声吆喝,颔首前进的毛驴沉沉地低应一声,鼻中喷出一团白汽来,呼呼作响。老大爷沙用他沙哑而沧桑的嗓子,吼出嘹亮的信天游,久久在广袤的天空中飘扬。

我喜欢着这片荒凉黄土地上演绎的生动故事:《人生》中的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以及更多果敢可爱的青年们,在生活的狂潮中,彷徨过也迷茫过,深爱过也失去过,但始终不曾停止过追求。他们如戈壁上的白杨,昂首、挺拔,让人们相信爱情与理想,坚定地跋涉。

《人生》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细节,两声喊叫。

巧珍,这个“心就像金子一样”美好的女子,为了讨她心爱的人欢喜,竟学起那时稀罕而文明的刷牙,甚而怨父亲没有让她念书,像“加林哥”一样有新的知识与思想。但令人迷惑的是,当她最后不得不嫁给另一个男人,面对婚礼,她却要依老乡俗:唢呐、鞭炮、红盖头。她痛苦而无力地喊叫“旧的就旧的!”加林,作为时代新青年的他,倔强果敢,有理想和才能,可最后却“为了虚荣抛弃了生活的原则”,失去了巧珍的他,在回到农村后,“抓着黄土呻吟”,“沉痛地喊叫‘我的亲人呐’……”

故事至此戛然而。似乎一切都就此结束,这令人流泪叹息的爱情的悲剧,这让人遗憾痛心的选择的错误。只剩了一室的寂静与我长久的怅然。

但当我信手再翻时,却看见第二十三章括号中赫然写着四个字——并非结局。

不是结局?可这分明是最后一章。那真正的结局又是什么?

突然想到《平凡的世界》中的话“生活的狂涛巨浪向你涌来,你会被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沉沦……不,我们仍要挣扎着前行。”我总在加林身上,看见少安的影子,在少安的身上,又仿佛看见路遥的影子,而事实上,他们又何尝不是黄土高原,乃至广袤中国所有拼搏不屈的青年的缩影呢?由此想来,错误与悲剧不可能也不应该是这个故事的完结,当然也不是高加林的人生的结局。因为,即便命运与他们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即便时代给了他们一个又一个无情的打击,他们仍旧热爱着脚下的土地,热爱着苦难的生活,仍旧相信用自己的双手与劳动能够闯出一片天地,仍旧在每一刻活出应有的力量,拥着热切的希望。他们用汗水,甚至血泪,在大地上写下无数动人的诗行。

他们,也是我们。

当时代更迭,新的朝阳每天都在升起,类似的故事或许依旧发生在千千万万个你我身上,每个人,都是艰苦的跋涉者,而不是一个已经走完人生道路的单纯胜利者或失败者。只要还有呼吸,所有的苦难或荣誉,都不是结局。

人生漫漫,路遥梦远,何来结局呢?

【篇三:那书与我】

初遇《人生》,是偶然看见的电视剧片段。短短几分钟,却让我泪流满面。不知为何,想读这本书的念头在我的脑海中萌发。

母条又要打我手板了,这股痛我早已习惯。都是我不对,没能算出数学题,没能拼出单词,没能默写过关,没能让卷子上有母亲满意的分数。曾几何时,我一次又一次认真学习好好念书的热情,都被这些不容忽视的“没有”浇了个彻底。

《人生》中的巧珍是村里有钱人的女儿,不愁吃穿,长得水灵,却看上了个门不当户不对的文化人。她埋藏在心里的情感,全在高加林遇挫后表露个干净。幸运的是,高加林也被巧珍的美所打动。

巧珍可比我幸运多了,至少她的付出得到让人欣喜的回报。

母亲说,你要认真一点,考上好的学校,离开这个小地方。年幼的我不知为何要离开母亲远去,却因为她炽热的目光惊得猛点头。母亲看上去甚是憔悴,因为我的成绩仿佛比之前老了好多好多岁。

高加林对巧珍说,你现在要开始刷牙哩。巧珍意识到她与高加林的差别——他是干干净净的读书人,她是长得不赖的村姑。她因为高加林的一句话,每天蹲在田埂上刷牙,将牙刷出血也不在乎。即使村民对她指指点点。

母亲的突然苍老似乎让我倏地懂事起来。我也不懂什么叫懂事,似乎也只是成绩忽然上升了不少罢了。

我曾无数次地难过——为自己的蠢笨,却从未试图过甚至是想过要去改变现状,总是认定自己是天生的不足。总是满足于现状。

而巧珍的勇敢却让人不得不为之所动,尽管那是个悲剧。

这本书让我铭记。

“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是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

——柳青

【篇四:不能没有你】

从童话到小说,从故事到散文,我一步步向你靠近,或古典,或文艺,或舒缓,或激昂,怎样的你都让我无法抗拒,于是只想矫情地来一句:不能没有你。

不知从哪天起,我的世界多了一个你,让一个在田野中打滚的野孩子真正静下来的你。尤记得盛夏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上投出一片细碎而繁密的阴影,窗外的世界纷扰嘈杂,孩子们的嬉笑声不绝于耳。我趴在床上,伴着奶奶均匀的呼吸声,没入童话的世界中,额间细小的汗珠将头发津得服服帖帖,却依旧不为所动,轻晃着腿,在你为我投下的阴影里隔绝夏日烦闷的空气与阳光。只有与你相伴时,那些难熬的时光才有了一丝隽永的意味,久久不忘。

原我只以为是你丰富了我的世界,却不曾想,为我创造了一个新世界的,也是你。

随着成长,我了解了多面的你,尤其小说是我的最爱。曹雪芹笔下多愁善感却敢爱敢恨的林黛玉;路遥笔下贫困潦倒却自强不息的高加林;林语堂笔下眉目如画又勇敢坚强的姚木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我的世界中觉醒,我慢慢亲近他们,是他们让我逐渐褪去稚嫩。

我常捧《红楼梦》一遍又一遍地细读,就这样,将那女子的一颦一笑尽收眼底,仿佛能看见她肤若凝脂、朱唇皓齿,着一身淡绿色衣裙,袅袅娜娜地向我走来,以手帕掩面,明眸流盼间难掩凄艾之色,假若莞尔一笑,更是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如此不谙世事,不为封建思想所禁锢的女子,却也只落得疾病缠身,抑郁而终。黛玉,黛玉,你果真如天然未经雕琢的墨玉一般,只是自古红颜多薄命。读完《红楼梦》,我更有了深深的感触:简简单单、平平淡淡过完一生,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不知不觉,在我的生活中,已经不能没有你。你为我介绍的每一个人物都让我怜惜不已,受益匪浅;你为我展现的每一幅场景都让我流连忘返、痴迷陶醉;你为我描绘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身临其境、回味无穷,从相识到相知,一路有你同行相伴。这些年,我已不能没有你,这大概便是你的魅力所在吧。

纸鸢飘摇,怎能无风。我的生活,怎能没你?长线缠绵,只想在有你的天空,自由地驰骋翱翔。

热门推荐
1搁浅的烛光
2温暖
3小发现
4妈妈的爱
5种子
6花儿比美大赛
7成长的滋味
8多变的云
9爸爸的坏习惯
10描写交警的作文
11我做主
12枯枝开花
13小鸡孵化记
14我的新老师
15我喜欢“吃”书
16难忘那双手
17进步,再进步
18荔枝
19读《爱的教育》有感
20童话故事
21我的妈妈
22秋天
23黑山羊的情感
24小雅·采薇改写
25都是糖果惹的祸
26我的校园
27快乐的一天
28孙大圣,我想对你说
29我的理想
30童年蠢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