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采访家人说“美德”】
今天是西方的父亲节,从小我就会背“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值。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今天我要做一名小记者,采访一下我的家人,看看他们还了解哪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首先采访了妈妈:“您知道哪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太多了,比如说尊老爱幼。古时候有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现在我们不也提倡吃饭时长者先动筷吗?从古至今,尊老爱幼都是我们民族的美德,我们要将这一美德发扬光大哦!”我又追问:“还有哪些传统美德呢?”
“爱国!”坐在一旁的爸爸抢答了。“比如民族英雄林则徐……”“林则徐1839年6月3日在虎门寨销毁了200多万斤鸦片,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林则徐还立下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竟然忘了自己是小记者,跟爸爸抢着说。爸爸微笑着听完了我的介绍,竖着大拇指对我说:“小记者就应该比别人知道得多。”
我又问了奶奶同样的问题。奶奶说:“勤俭节约也是美德。你看,你早上喝的牛奶又剩了一些吧?再不喝就浪费了。”我摇了摇牛奶盒,确实还剩了一些,平时我也经常会这样,我不禁有点不好意思。奶奶继续说:“现在孩子们的条件太好就不知道爱惜,上次我去你们班级,看到不少没有用完的纸和笔就扔了,真是太可惜了。”“往大处讲浪费还不利于保护地球环境。”爸爸在一旁补充道。
今天做了一回小记者收获真多: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关键是要我们牢记这些美德并且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将这些美德发扬光大!
【篇二:致亲爱的父母】
亲爱的父母:
黄香温席,焉知报孝,五千年孝文化传承不忘众人心。从牙牙学语到求知饱学的高一青年,我被您抚养成人;从满头华发到皱纹满面,您被我消磨日夜。至此,古人乃知报孝,何况与我乎?
今天是父亲节,是我感恩的日子,是您接受儿子孝心的日子。从我开始学语开始,您淳朴纯心的交到儿子发奋学习,钻研功课,苦读苦练,日渐向上。致厚的心意悠远深长。您希望我能够进一所优秀大学,能让他人瞧得起我,乡里乡间、亲朋好友能够另眼相看。我知道您不是所谓的争强好胜,而是希望我能够出人头地,不受亲人的嘲笑,能抬得起头,为自己生活能自足自食。当您远望进听,亦或是沉吟到他人孩子中状元,考入哪所高等学府,我知道您也想,也想何时能是我家的伢们啊!年少不懂事,隔三差五地和您顶嘴。您想尽千方百计使我生活,学习条件完善,希望我有一朝能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有了理想,甚至在他人看来不可完成不可实现发生在我身上的可笑的抱负,每当我对您说,您都是赞同认可。我真的开始去实现,才知道有多难,您依然说我不是像那样的人,奇迹和幸运只幸会你一人。
哦!我亲爱的父母。从我看见黑白相间的花发,满脸可恶的皱纹,赚钱难不让我受难,我就想早一点去完成学业,去赚钱。我长大了,我会发奋读书,我会趁有限的时间去好好读书。我确实不枉人生走一遭。“我爱您!我的爸爸,我的妈妈!”这封信虽然语言简陋,心意未尽,但是我的真意已表达出来,我相信我会成为别人种不巧的神话,天空中璀璨的明星。
我想,我会拿着高考成绩单,大学录取书对您说:“我成功了。”
太阳出来了,绿叶新生,光芒照到您的肩上,是孝,是爱啊!我要趁着未西落的黄昏,为自己博上一彩,才是您所希望所期待的。
祝工作顺利,健康快乐
【篇三:不能等的情】
世上有多少情,让你感动;世上有多少爱,让你温暖;世上有多少人,让你离不开。无论多少情,多少爱,多少人。有一种情怀是父母爱,有一类人是父母亲。
他们的爱,就像是风中的诺言,围绕着我们;他们的爱,就像是无形的天使,感动着我们;他们的爱,就像那灿烂的阳光,温暖着我们。
当我们呱呱落地时,他们便为此而高兴,激动,幸福。我们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每天沉浸于吃喝玩乐之中,却不知这良好的条件是父母所创造。他们起早贪黑,劳累的上班,他们努力工作,辛苦的赚钱。他们用自己的汗水,用自己的劳累,用自己的辛勤,仅仅只为换取孩子的一个拥抱,一个微笑。正如歌中所唱:“有一种父母爱,遮风挡雨为儿女,苦了累了心不败,含辛茹苦为儿女,点点滴滴都是爱。”
古有黄香温席,今有刘霆背母上学。这就是“百事孝为先。”我们的一生有多少时间可以陪伴父母?我们能做的只有勤奋学习。又有多少时间可以关心父母?我们能做的只有抽出时间和父母谈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要孝顺父母,包容父母,陪伴父母。不要在发现父母的两鬓斑白时,才追悔莫及。让我们及时行动,将孝心传递下去。
世界再多的情,不如父母情让你感动。世界再多的爱,不如父母爱让你温暖。父母恩,重如山。行孝就在每一天,不能再等待!不能再等待!
【篇四:爱在感恩中萌生】
爸爸告诉我:爱,源于感恩的心……
鲜花,感恩雨露的滋润;雄鹰,感恩蓝天的旷远;鱼儿,感恩大海的辽阔;孩子,感恩父母的陪伴!
试想,如果人世间没有了感恩,只有冷漠和斗争,充满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那么我们的世界或许不再有欢歌与笑语,真的就是一片无情的“荒漠”。
古往今来,懂得感恩之人往往是至孝至亲之人。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论语》有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黄香温席,卧冰求鱼……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忠孝立国。
父母的爱,总是含蓄的,习惯于默默地付出,一如三月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很多人经常不满地认为,家里没有爱,感受不到家的温暖。但你可曾留意到,父母的爱早已融入在清晨递上的一杯热腾腾的牛奶里,在下午散学时大雨滂沱中等你的路边上,在你做作业时静静的陪伴中,在半夜里为你重新盖上掉落的被子上,在你出门时的千叮万嘱里……
少时的我,是一个缺乏对爱感知的懵懂少年。面对父母的辛劳,我不以为然。直到六年级的夏天,母亲重病住院,需要手术治疗,父亲则全程陪护。“家里的事,就靠你自己了……”爸爸在电话里对我说。平日里过惯了“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我,突然要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在茫然无助的煎熬中度日如年,才真正感受到失去“爱”的痛苦……
在医院的病床边,我第一次真正的认真注视着术后的母亲:憔悴的面容,忧虑的眼神。我知道,她并非为自己,而是在为我一个人在家里孤独无援而担心。再回头看看爸爸,满脸的胡茬,本就不多的几根头发,仿佛在一夜间又少了许多。他轻轻地抚摸我的头,眼神里充满了赞许和担忧。
深深的内疚,一瞬间狠狠地刺痛了我的心。回想起父母的对我的点滴,想起自己不争气的淘气,我不由得一下子眼泪涌了出来。我深深地忏悔:为什么要等到父母憔悴不堪后,我才懂得这世间最值得珍惜的恩情呢?
那一刻,我才懂得了感恩,也真正懂得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