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天圣的作文

【篇一:君子有终身之忧】

忧虑,是什么?是为作业写不完担忧;为考试考不好担忧;为自己的物品丢失了担忧……这些忧虑,或喜,或怒,或哀,但这些在我的眼中,并不算忧。

孔子曾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否忧也。”其实,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孔子的一生所忧。孔子一生都拥有着一种忧天下,忧国家,忧民族,忧文化衰颓变乱的心情。从孔子的一生上看,他大半生飘游在春秋六国之间,想以自己的思想来改变民众受寒挨的处境。从鲁国到楚国,共几十年的光阴就这样的飞逝,直到死亡。他也一直在担忧自己的国家的存亡,百姓们的苦乐,这才是忧——忧国。

《岳阳楼记》是历史名篇,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乃是千古绝唱。而文章的作者范仲淹,也是一位有着“终身之忧”的志士,可以说这些千古绝唱之词,乃是他内心感叹的显露。天圣七年,仁宗皇帝亲率文武百官,为太后上寿。而范仲淹认为此事不好,勇敢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却惨遭被贬。在此途中,他看到了百姓的苦难,连续上书向皇帝请示,可却屡屡被贬。他不顾自己的生活,却时刻得看着百姓,替百姓做事,为百姓而担忧。这才是忧——忧民。

唐朝的大夫魏征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公正,是连皇帝也敢顶撞的人。贞观三年,李世民刚刚坐稳皇位,却接连发出两张相反的诏书。顿时,民怨四起。魏征为了王朝的统治,以死相逼,逼的皇上收回了诏书。她将生死置之身外,以自己的心去担忧帝王。这才是忧——忧人。

生活中,我们往往为了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担忧。常常抱怨、泄气,为一件事儿,久久不肯释怀。其实这些都不算忧,往往都放宽身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篇二:秋思改写】

贞观二十二年,太宗李世民驾崩,高宗李治继帝位,与则天圣后生二子。后高宗崩逝,二子相继继位,睿宗李旦让位于则天圣后,改朝换代,谓之“武周王朝”。

则天圣后迁都于洛阳,大兴土木,而我张籍也随之而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京畿待久了,不免有些想家。如今,秋风吹来,临近冬日,更加让我触景生情。相比较在这每日提心吊胆的帝京,我更加怀念故乡的每一个景物,一草一木,一寸一亩。

在远离家乡的洛阳城里,我很想作一封家书寄回故乡,于是奋笔疾书,然后安然入睡。

“王大爷?赵姨?李小二?咦?这是哪儿啊?”一幅幅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我面前。啊!我知道了,这是我的故乡!我走在故乡的小路上,看着父老乡亲向我打招呼,那所谓的官架子也在我心里随之消失了。这时,一个声音打破了沉寂,“老爷,老爷,人找来了”,是牛福,我的贴身侍从。“这里又是哪”?哦,这里是我家啊!不对,准确来说,是我在京城的驿馆罢了,我让牛福去找一个捎信的人,将家书送还故乡。

寅时三刻,我准备送捎信人离开,但又想起了昨夜的梦,复从捎信人手上拿回信笺。我是害怕自己还没有把想说的话说完啊!

卯时,题《秋思》。

热门推荐
1父亲的背影
2写字比赛
3我不再能回到那一刻
4假如我是微风
5母爱很伟大
6我们都是一块砖
7一面墙的记忆
8母爱泛滥
9勇气
10《小雨点》诗歌
11漫画老师
12神奇的探险之旅
13艰难的归程读后感
14再见
15我能做到的事
16乡下的美景
17我喜欢的花
18门其实开着
19风筝与线
20秋之情韵
21美好乡村真美好
22秃的老香樟
23我的家乡
24抬起头
25我的未来不是梦
26羽翅梦
27欢乐的采摘节
28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口语交际
29我的爸爸
30吹鸡毛比赛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