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眼中的文明】
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想做到文明,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我们家搬进了新楼房,本以为住楼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却也有着烦恼。这个烦恼就是:楼上住户家有一个淘气的小妹妹,没事总喜欢乱跑乱跳。她一跑起来,我们家的天花板就被震得嗡嗡作响,就像地震了一样。她跑是不分时间的,有时候中午我们午睡时跑,有时候半夜也跑。弄得我们苦不堪言。直到有一天,一件可怕的事发生了。
那是一个下午,妈妈正在沙发上睡觉,我在房间里看《爱的教育》,突然,厨房里传来一声巨响,像是玻璃被打碎的声音。我去厨房一看,咦?哪儿来的刀片?我把刀片扔进了垃圾桶。我不由自主地朝天花板望去,不由得目瞪口呆,厨房的灯掉下来了大半!我忙把妈妈叫醒,妈妈站在椅子上,试图将灯安好。还没动手,“啪”的一声,灯竟掉了下来!“啊!”我尖叫一声。这灯的边缘特别锋利,将妈妈的手背割开了一道细长又很深的口子。血不住地向外流,家里又没有邦迪。妈妈只好给爸爸打电话,叫爸爸赶紧回家,再买几个邦迪。
爸爸回到家,忙把邦迪贴在妈妈的伤口上,又拿扫帚将玻璃片扫干净,爸爸猜测如果不是楼上妹妹乱跑,灯就不会掉下来。
这件事使我明白:做事要讲文明。
【篇二:镜子】
悠悠一扇青面镜,诉尽朝代更迭,沧海涌流;薄薄一片人心镜,道出人生波折,是非善恶;一双眼睛,即一面镜子,用恒久的姿态窥视着世间暗涌的波涛。
每人的眼睛都是不同的,每个年龄的人的眼睛也都透着不同程度的沧桑,也许有人眼眸澄澈空明,如一色长天,也许有人眼眸阴翳如乌云翻滚。而其中的韵味,又各自深远。眼睛就如镜子,映照着内心的情感,诘问着世间的百态。
大千世界,我最爱母亲的眸子,那双剪水秋眸真如一泓汩汩的泉,透着安定的气息,流转间抚平心上的疮伤。仍记得体育考试后,我的喉咙酸涩难忍,母亲便为我炖了梨羹。我在桌前慢慢地小饮,母亲便半倚着桌子温柔地注视着我,偶尔抬头,看见她杏目中溢于眼睫的幸福,心头的疲惫也消弥了许多。我看着碗中泛着淡金色的黏稠的汤汁,似乎看到母亲干净的瞳孔,我细品着冲击着味蕾的甜味,似乎闻到母爱的香,我用勺子拨弄着碗中如成型的白莲的银耳,似乎窥视到母亲那盛开的拳拳的爱女之心。
母亲的眼睛,像新开的圆镜,反射着她心底最醇厚的情感。
旁边的住楼里住着一个卖早点的女人,她拥有着一双狭长却带英气的眼睛,常有人警告我远离她,远离她拥有不良新人的经历,可我总是不信,不信那双明亮的眼睛粉饰着她内心的污浊,而那日她也向我展示了她坦荡的胸怀。那日,我意外地将一张必用卡掉入铁栅栏拧着一个凹洞内,可那细密的栏杆筑成了我与它遥远的距离,行人都冷漠地离她而去,可那女人却推着满载着早点的推车停在我的身畔,用她同样纤细的手艰难地拉开铁网。我不禁愧疚地看着她手上的勒痕,她不过眯眯眼,粲然一笑。
那双英气而明媚的眼睛,像一扇最直白的镜子,宣示着女人的坚强与善良。
行于路上,我常看过路人的眼睛,有眼睛懵懂纯净如天山暮雪,有眼睛明亮朝气如向阳的花,有眼睛躲闪不定如飘摇茎草,有坚强,有柔弱,有欢喜,有悲伤……一路上,似看过人生百态,那些不同的眼睛,都像一面面的镜子,宣告着内心最美的情感与波折。
人眼如镜子,折射出最本质的社会,不必信谗言,只用那镜子,知晓心中的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