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柳夹堤的作文

【篇一:外公的幸福事】

世界上处处有幸福!

但幸福是什么?有人认为幸福是拥有用不完的金钱;有人认为幸福是一杯绿茶,醇香又韵味无穷;还有人认为幸福是一缕阳光,温暖着你;而我的外公认为种田是一件最幸福的事。

我的外公住在农村,他是一个朴实的农民,十多岁时就能下地干活,从那时起,他就与田相伴,无论春夏秋冬,几乎每天起早贪黑,在田里辛勤的劳作,一直干到现在70岁。可以说,田就是他的生命。

春天“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万物复苏,是一切生命的开始。外公便在他的田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他每天早上都去田里望一望,当他看到种子发出嫩嫩的芽时,就如同看着他的子女在茁壮成长,他便露出了慧心的微笑,此时他心里藏着幸福。

夏天是一年中最忙碌、最辛苦的时候。因为炎热,地里的水分很快就被蒸发了,为了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外公每天都早早的去田里给植物浇水。烈日当空,外公每走一步,汗水就会从他的额头滴滴落下。真是“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啊!外公的汗水浸透了衣服,但看着喝饱了水的禾苗,他的心里觉着满满的幸福。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外公种的农作物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外公每天忙碌着收割搬运粮食,忙的不亦乐乎。他把种出来的果实和粮食送给子女,看着儿女们吃着健康的粮食,外公露出幸福的笑容。王烬美说过:“一切幸福都是由生命热血换来的”。是的,外公的幸福是用他的汗水和精力换来的。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冬天是外公惬意的季节,相对于其它季节要轻松多了,不要每天起早贪黑在田里劳作,有时也能睡个懒觉,但他每天都要到地里走走,看看麦苗生长。天气好得时候,他也会坐在田头,望着绿油油的麦苗,如能盖上厚厚的白雪,脸上会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外公每天都在辛勤的劳作,但随着年纪变大,子女都不让他种田。但是他死活也不愿意离开那片田地,因为那是他的生命,那是他幸福的来源,他怎能放弃种田呢?

对于外公来说,幸福就是来来回回每天耕作这么简单。幸福的滋味就是这样,让外公的心愿得以实现;幸福的感觉就是这样,会让他忘了前一秒的劳累。而幸福的体会就是这样,会让他永远难忘。其实幸福的感觉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处处都是幸福。

种田——外公的幸福事。

【篇二:漫步诗文苑徜徉幸福境】

在人生短暂而漫长的路途中,总有一些绊脚石,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当你遇到这些磕磕绊绊时,就像船在大浪中航行,进退两难,其实并不难,李白给我们的技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或许你抱怨过你不够幸福,可你知幸福是什么吗?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字”的收获;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或许你抱怨过自己的生活凄苦,可五柳先生却“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若你能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激;少一些索取,多一些奉献;少一些牢骚,多一些平和。那你的生活将富有诗情画意。

如果你是落花,凋谢后会怎样做呢?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明了诗人始终都要效力百姓的决心;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像这样豁达的胸襟,博大的情怀,是我们能包容万物的前提。正是我们能包容万物,才能与其和为一体,享受其带来的快乐,体验幸福。例如:如果欧阳修没有旷达的情怀怎能与禽鸟、山林同乐呢?怎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静景是凝固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只要你留心生活,有积极向上的心态,那么,你所看到的将都是美的化身:袁宏道“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把美的化身——春的景象写得一派生机,空旷辽远;范仲淹“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辉夕阴,气象万千”把美的化身——湖光山色写得淋漓尽致,气势磅礴;柳宗元“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把美的化身——柳条用寥寥数语,却描绘了一幅柳条招之的风光图。正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当我们早晨一睁开眼,就能看到一幅幸福的图画。

只有启程,扬帆远航,才能达到目的。这次漫步诗文苑的旅途就要接近尾声了。虽然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今后的学业更上一层楼!

【篇三:因为担当】

黑夜的前方路,因为有了星辰的担当,才有了光亮,指引方向;阴暗的大地上,因为有了太阳的担当,才有了光明,温暖万物。

担当,需要勇气。

她,在国家尴尬之时挺身而出,不惧“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寂寞,带着车马粮奴告别绿柳夹堤,云朵蹁跹的长安,甘赴寒风吹袭、风沙四起的沙漠。正是她,王昭君,一代绝美女子,用她的勇气,担当起了为国家减免战火的重任。

担当,需要智慧。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个为国安危奔波了四十余天的男子。他赤手空拳奔赴敌国,用他的智慧与敌国君主‘对话’,与公输盘设战,九守而无一败,终于打消了他们攻打宋国的企图,完成了他救国救民的使命。正是他,墨子,一位忠勇男子,用他的智慧,担当起了巧妙退敌的重任。

担当,需要决心。

他,躬耕隆中,未曾远出过,却知天下事。一番隆中对,表现出他的傲世之才,在刘皇叔的“三顾茅庐”之下,他‘出山’了。为兴汉室,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为蜀国打下了基业。为了统一大计,他七擒孟获,最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终于,在北伐途中,他倒下了,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倒在了他担当的重任上。正是他,诸葛亮,一个忠义之臣,用他的决心担当起了辅佐刘皇叔兴复汉室的重任。

古往今来,勇于担当者,数不胜数。毛遂自荐,终成宾客中的佼佼者;亚里士多德率领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儿童,用光的反射原理击退侵略者;蔺相如,挺身而出,担负起捍卫国家尊严的重担,成就了“完璧归赵”的佳话。再如当今,人民子弟兵刻苦训练,保卫我们的祖国,这是他们的担当;老师们在三尺讲台上“四季耕耘”,教导学生,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这是他们的担当;科学家们,苦心钻研,夜以继日,为祖国安全和未来兢兢业业,这是他们的担当。

一只蜂,穿梭往来,担起了酝酿甜蜜的责任;一方石,架桥铺路,担当起了连接远方的责任;一片瓦,覆墙盖屋,担当起了避风遮雨的责任。蜂、石、瓦之物尚且如此,人亦复是!

因为担当,有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担当,有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因为担当,有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因为担当……

【篇四:以静为话题】

秋的满目枯黄难免让人感到哀伤颓废,树上的叶儿簌簌落下,形成一曲动听的轻音乐。但它带来的是令人遐想、催人深思的“静”日。

自古以来,就有陶渊明隐居避世、独处桃花源的奇闻。那里远离尘世喧嚣,没有机器的轰鸣声,没有大街上嘀嘀的喇叭声,也没有街头巷尾扰人的叫卖声。在陶渊明看来,那里是一方没有世俗杂念的净土,亦为“静”土。陶渊明在那儿写出了许多亘古流传的诗篇,有《桃花源记》一文中“男有分,女有归”的惬意自得。他享受着那里静谧的芳草、静谧的生活。那一边“高柳夹堤,土膏微润”,那一边“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里的一切,都让身居其中的陶渊明感到身心愉悦、怡然自得。在溪边建一个茅屋就此住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远离了世俗官场的为五斗米折腰,去享受清净自在之美。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自给自足、清心寡欲,似乎世界只剩下一片宁静来净化人的心灵,洗涤长年累计的污垢。

现在的人们大多追寻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固然收获到了令人称羡的荣誉,亦或是体验到了超人一等的待遇。但他们的内心是疲惫的,像一团被揉皱的废纸般伤痕累累。殊不知,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是一种享受,品一杯香茗,翻开一本书读上几句,那是莫大的慰藉。

在我看来,当下的人们大多过于浮躁。我们应该摆正心态,去静心读书、静心生活,去感受细微之物所蕴含的美。俗话说:静能生慧。所以,我们更应该做一个静心的人,放慢生活节奏,试着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方能让心灵宁静;调整生活态度,试着去留意事情的过程,方能回归心灵本真。

静,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和思索,而不仅仅是一种状态。趁如今阳光温热、岁月静好、友人尚在、你还未老,去细细地品味生活之静意吧!

热门推荐
1秦兵马俑,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2暑假帮妈妈做家务作文
3我爱篮球
4雷雨
5五十万年后的人类
6童年里的紫金港
7厉害了我的国演讲稿
8享受慢生活
9我的烦恼
10童年趣事
11作文漫画老师600个字
12夏夜
13小学生观察日记
14曾经错过的悠长铃声
15饭桌上的故事
16梦想从这里启航
17老师的评语
18榴莲
19春姑娘在哪里
20感悟落叶
21俯首甘为需子
22未来的教室
23妈妈生二胎
24泡方便面
25老师眼中的我
26你是我最美的风景
27观奇迹男孩有感
28远见
29柳树
30一个动作的欢喜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