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弱病残者的作文

【篇一:感悟生命】

人的一生是漫长而又短暂的,每一种生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含义。

让我们看看周围的植物,他们会告诉我们答案。小草是大地上最平凡的生命,因为它随处可见,很不起眼,但它并不平庸。面对烈日,他们没有弯下腰,而是挺直了腰板,无惧骄阳炙烤。当狂风暴雨来袭时,它也只是暂时被雨点打倒弯下了腰,当天空晴朗之时,它又挺起了胸膛。即使大雪来临,雪花把它埋了起来,可是当春天到来之时它又发出了新芽,风采依旧。仙人掌生活在沙漠里,那里泥土干旱,水源贫乏,环境恶劣。但仙人掌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把叶子变成“针”,这样减少了水份的蒸发,成为了沙漠里的英雄!蜘蛛也是如此,它每天都在辛苦的编织它的梦想。当风雨来临时,雨点把它织的网淋透淋破,它也丝毫不抱怨,依然无怨无悔地编织着蛛网,编织着自己的梦。

这时再看看我们自己,行为举止告诉我们答案。公交车上,一些年轻人占着那些老弱病残者的座位,自己却带着耳机听着音乐,看着窗外美景。当老人走过来时,他们熟视无睹,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点的责任感。再看看那些旅游景点,有的人只顾自己拍照,随意践踏草坪,再美的鲜花他们也毫不怜惜,那些行为真是让人鄙视。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小草那样顽强不屈呢?学习上,有些同学遇到一点难题,不去思考就向题目“投降”了,有的问爸爸妈妈,还有的甚至去查手机,抄答案,缺少着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还有些自私的人,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我不禁思考:为什么不能像动植物们一样用自己看似弱小的生命,书写着生命的精彩呢?

因此,我要说:“生命的真谛在于奉献,在于坚持不懈,在于顽强拼搏,那样才会获得最大的快乐与幸福。”

【篇二:三角龙的绝地反击读后感】

“作为素食者的三角龙,在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被视为软弱的象征,似乎谁都可以来欺负他们……”,看到这里,我想:三角龙真的那么软弱么?难道他们就不会反抗么?于是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完了《三角龙的绝地反击》这个故事,心里便有了答案。

故事讲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丛林里,生活着一群三角龙。他们的首领黑袍会在族群被霸王龙袭击时选择牺牲掉老弱病残者来保全族群。直到一头名叫黑旗的三角龙的出现改变了现状,他敢于在族群受到危险时与霸王龙搏斗。

一场恶战在所难免。战斗中,面对经验丰富、沉着狡猾的霸王龙,黑旗和他的伙伴们临危不惧,通过变换队形和突然袭击等方法,运用智慧和力量与霸王龙进行殊死搏斗。战斗的最后阶段,双方都筋疲力尽,但是为了营救伙伴蓝蜻蜓和黑嘴,黑旗不顾自己的性命,把最后的三头霸王龙引入沼泽,自己也壮烈牺牲。最终,五头霸王龙全部被杀,整个三角龙族群也只剩下了蓝蜻蜓和黑嘴。但在我看来,他们是三角龙族群最后的希望,是繁衍生息的希望,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族群不再畏惧霸王龙的象征。

原来,三角龙并不软弱。他们那颗勇敢而坚定的心,使他们身处再危险的处境也不会退缩,不会听天由命,只有勇敢地面对险境、战胜困难。

他们是真正的勇士!

【篇三: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雷锋

翻开厚重的雷锋日记,又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里在中华民族身上最可贵,最圣洁的精神——雷锋精神。可以说雷锋同志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为人民服的精神与品质永垂不朽。毛主席提倡向雷锋同志学习后,举国上下掀起了学习雷锋热潮,而现如今,雷锋这个名字,却渐渐被我们淡忘。

每年的3月5日,是学习雷锋日,全国都提倡弘扬雷锋精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雷锋却渐渐不再被我们提及,尘封在记忆的角落中。难道这个世界上再也不需要雷锋了吗?

不,这固然会被否定,可我们加速现在化进程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又有谁在每时每刻,将雷锋精神铭记于心,念念不忘呢?现在的人太敷衍,只是将弘扬雷锋精神看作一份自己不该做的苦工,过了这段时间,就又将它置于脑后了。

而现在又到了这个宣扬雷锋精神的时刻,我们是否又能够重现毛泽东时代的学雷锋狂潮呢?

有的人不明白什么是“雷锋精神”,我们虽然不能简单地将它阐述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体现,但就仅此两条,又有谁能够做到?因为扶起摔倒在地上的老人而被讹诈的人越来越多,钓鱼事件又常有发生。现在中国人的道德伦理底线到底在哪里?做好事就真的会引来不该有的麻烦吗?

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仅应该将自己的功课学好,更应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学习不好,可以努力;没有道德,则遭人唾弃。雷锋精神不仅仅是嘴上的功夫,更多的落实到行动中去。帮助老弱病残者,在车上给他们让座,协助他们完成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经常到河堤捡拾垃圾;看望和帮助贫困家庭……一切我们能做的无论大事小事都在弘扬这雷锋精神,反映着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雷锋也许会渐渐被人们淡忘,可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像雷锋这样的人涌现出来,使得“雷锋精神”永远传承延续,永放光芒!

【篇四:假文盲】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的“假”,如:假药,假副食品,假的生活用品。

有这样一则漫画,不知道你们是否看过:在一个炎热的暑假里,小明出去旅游,他吃完香蕉,想把香蕉扔到垃圾箱里,可是他没有找到垃圾箱,他看见草地上到处都是垃圾,就以为这里是扔垃圾的地方。可是他又看到了个牌子,牌子写的是:“此处不能丢垃圾”这几个大字,他想:这里不能丢垃圾,为什么其他人丢了,我不能丢吗?他正要丢出来几一位保洁员叫住了他,说:“这里不能丢垃圾你没看见牌子上的提示语吗?”小明不服的说:“我没看见。”说完他把垃圾一丢,就跑了。

你们看完这篇文章,笑话他,其实你们每一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习惯,乱丢垃圾,有的人是为了抄近路,把草坪踩坏了,在公共汽车上,往往是体格强壮的人坐在座位上,而老弱病残者却站在了一边。

这些不文明的人什么时候才能消失呢?(指导老师:李纪伟)

【篇五:生活中的感动】

感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已经成为了生活中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次雨后,走廊地上特别滑。我一不小心滑到了,但竟没有人扶我。这使我感到很失落。这时小杨来了,她不仅扶起了我,还安慰我说:“你没事吧?要不要我给你讲一个笑话?”我感觉心中有一轮小太阳照得我暖洋洋的。

感动不仅在校园中回荡,还在社会上发展。

一天,我从报纸上读道:“我在乘公交车时,看见一位售票员。只见他笑容可掬,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笑到耳朵根,好像他从来没有其他不好的情绪。待客十分温柔,我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售票员。下一幕更使我莫名感动。售票员本来是有自己座位的。但不管车怎么颠簸,他始终把座位让给老弱病残者。“阿姨,你坐我的位子吧,你腿脚不便。这是售票员常挂在嘴上的话语。”读完后,我想,难道不是吗?感动永远在身边。

学校中午午休时,学校会给我们播放《感动中国》,节目中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令人难忘。有的人省吃俭用,将自己一生全部的财产捐了出去;有的人则不惜一切为救人,甚至献出了生命……

我相信,感动永远在人间,且永远不会消失。

热门推荐
1吃垃圾的怪物
2遇见
3快乐的网球运动会
4我家的家训
5油菜花
6记一位伟大的母亲
7七年级英语作文
8我养成了好习惯
9年味
10我的音乐之梦
11冻书
12家住公园边
13我是个小书虫
14我最想去的地方
15给哥哥的一封信
16油菜花
17我的青春摆渡人
18感受自然
19植树节作文
20让我气恼的一件事
21树叶的缤纷生活
22奇葩名字录
23都是粗心惹的祸
24洞庭湖畔,碧草青青
25那个人
26手机的好处和坏处
27我和语文书的对话
28诚信
29游鹅湖公园
30课堂趣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