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至粹的作文

【篇一:关于诗意的作文】

诗意至近,却又至美。

我们随手拿起一本诗集,就算与诗意相遇。遇到的内容,可根据此时此刻的心情或固有看问题的角度分为两类:一为同感,二为异道。

当我们与作者“心有戚戚”时,诗意就变成了我的思想至纯至粹的流露。我们会惊叹于作者的匠心独运,会沉浸于此种情感或思想中,回想起与之相关的难忘往事。这一切都是基于作品具有的良好代入感,令诗意通达在“懂得之人”心中。司马迁读贾谊的诗,心有所感而奔涌而出;读《离骚》《哀郢》《天问》,为他们所具有的相似命运而怅惘,并生发出强烈的认同。此种共鸣,于司马迁是《屈原贾生列传》,于我们则是情感难以言喻的重温,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可能有的负面情感在重温时会再次涤荡心灵,然而苏轼读陶渊明后走出了失落之谷,《后赤壁赋》表现出的蜕变可见一斑。与先人共悲苦,他们会以诗意引导你看向另一面,从而获得全新的认识。

所谓异道者,因见地相左而故名。此时诗意带来的是另一世界,提供想象乘奔御风的辽阔四荒。在另一境界中,我们可以回望自己,比较自己与诗意之异,走上相对正确的方向。同时,诗意之美给予我们对所述之事极为全面的认知,在此认知基础上也有精神的自由与自我放逐。若一人先天乐观,就难以认同杜甫之“归来倚杖自叹息”,但他会接触更加多元的视野与万千变幻的世界。博采众家之长,体会他人之异想,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岂不美哉?

诗意不仅仅是流动的文思,至近的诗意在乎自然与生活,关键在于探求之道。教学楼前静默的银杏是凝固的诗,所以有了校园诗歌;黄土高原的窑洞是凝固的诗,劳动号子因此而来;醇美的爱情有莎翁的十四行诗歌颂,孤独之感亦有诗人竞相描绘。生活散发出的诗意需要我们捕捉、探索,它们往往原汁原味却隽永恒久,简单短暂却难以磨灭,无声无息却蕴含大美。

与它们相遇,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皆可饱尝情感的洗礼,思考难以给出明确答案的永恒谜题。我们与它们既“同感”,又“异道”。在此过程中,我们的心灵将得到纯洁之光的照耀,向明亮的人世进发。

怨恨与丑陋,忧闷与罪恶并非没有,但它们使我们更加向往清白光明,以至大美。

诗意无处不在,诗意恒常不绝。

热门推荐
1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
2关于乱扔垃圾的建议书
3面对你我流泪了
4难别离
5享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6要想飞跃,按部就班来
7因为你,我的青春与世界温暖相拥
8我的同学
9门前的那棵白杨树
10珍惜生命
11有关碎片化
12给四川山区小伙伴的一封信
13卖红包
14一个大方的人
15不再害怕
16我心中的价值观
17妈妈我想对你说
18成功的滋味
19母亲的味道
20书的魅力
21特别的一节课
22观日出
23难忘那一缕阳光
24春天的公园
25苔花如米小
26疫情中的逆行者
27未来的我
28吃西瓜比赛
29开学了
30老照片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