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朗读比赛】
晚自习间,我们观看了小主持人决赛并投票。
看完了,我们班也很想办一个这样的活动。正好,还有一些时间,就现在了。每个人在语文书上找了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上台的人将在1分钟内讲完那个段落。
张铭睿上台了,他所选的,是《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子对话中得救的部分,作者写得很感人也很深情,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部分。
他开始读了。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你现在……”
他读的声音好响亮啊,一点也不像一个努力了38小时没吃没喝的爱子之父,反倒像个乱叫的小儿子,并没有将这篇文章的情感正确的流露出来。这时彭师要和他比试比试……彭老师要和小张比一比,她打开语文书,“哗啦啦”地翻到第94页,她也读了起来。
“爸爸,真的是你吗?”……
彭老师读得好深情!时而嘈嘈如急语,时而窃窃如私语,将父亲的惊讶、激动,及对儿子的爱,都注入这声音之中去了。全场寂静了1秒钟。大家还沉浸在那父子深情画面之中,还沉浸在彭老师的声音之中……
原来,声音可以那么美妙,那么迷人!我不禁赞叹道。
声音好神奇!包括小夜曲——我们的下课铃。
【篇二:坚持到底】
周末的每日打卡已经成了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天都会打卡,但除了有什么紧急事件外。
彭师将上个周末打卡的同学组成一个读书小组,读书小组的每位同学需在跟上班级进度的同时还要额外附加内容,比如现在要学《楚辞》。今天早自习说要成立读书小组,彭师直到第四节课才反应过来:会不会有同学听说,上个周末打卡的同学才能进入读书小组,来应付一下然后就不干了。检查了一下,果然有这种情况。今天上第四节课前,彭老师让暂定为读书小组的同学到黑板上去签字,然后将我在上段中写到会不会有同学等的那段话跟大家讲了,同学们都觉得有理。于是焉,彭师将手机打开查看了一下我们的打卡记录,将打卡二十次以上的都报出名字及次数,并在黑板上自己名字的后面打上一颗五角星。果然,这些同学的名字都出现在了黑板上。
此时,黑板上还有三名同学的名字后没有五角星。彭师与曹操有个共同的特点——爱惜贤才,于是彭师又说:“让打卡次数是十八十九的也参加进来吧,毕竟也接近二十了。”在这个“路途”中,一共被淘汰了一人——孙晟睿,增加了三人分别是张铭睿、曹诗晴与李芝乐。孙为什么会被淘汰呢?原来他一开始打卡了一段时间,后来就不打了,听说上周要检查,又录了一次,这就是临时打卡。
做一件事情就得坚持做到底,可不能像我们班的学霸一样临时抱佛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