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耕种自己的土地】
我的上辈们几乎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把自己的毕生心血都花在了那片土地上,在我心中,他们都耕耘出了自己丰腴的土地。
人就像芋头子,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只要长在中间,那它就能吸收到充足的肥料,但长在边上的,哪怕那芋头子再好,也长不过中间的。爷爷把这个道理告诉了我的爸爸,爸爸又告诉了我。
但我想,只要耕耘在自己的土地上,无论他们长得是好是坏,他们都是我的收获,就像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一样。可有时,我们总想多收获一点。这时我们也许会遵循“木桶定律”,给边上的芋头多施一点肥,可你无论施多少,肥料还是会顺着土壤流入河中的。所以这时,你千万不要局限于“木桶定律”,我们可以给中间的芋头多施一点肥,让中间的芋头长得更大一点。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舞台上的一幕幕短剧,我们总希望它能各不相同,却都让人难忘,而我也要选择不同的土地。
鸡鸣不久,外公起床了,来到河边,打开围栏,一只只鸭子像脱了缰的野马一样奔向饲料盆,外公告诉我说,有几只长得特别壮的鸭子,每次我一放栏,它们都游得特别快,这样就能吃到最好的饲料,生的蛋也特别大。而那些游得慢的鸭子吃的都是别的鸭子吃剩下来的饲料,长得很瘦,生的蛋也小一点。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竞争,即使在同一片土地上,也会被各种各样的竞争压得喘不过起来。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你若不像鸭子那样逼一下自己,又怎么能吃到最好的饲料呢?又怎能拥有更圆满的蛋呢?这不就是所说的苦尽甘来,阳光总在风雨后吗?
但仔细想想,我们这短暂的一生,能有几片土地让我们选择呢?能有什么样的种子让我们选择呢?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好现有的每一寸土地,让每一寸土地都充分发挥其作用,让每一粒种子都能茁壮成长。
青春正值播种的季节,我们要尽力选择做最好的芋头子,选择中间的土地,做游得最快的鸭子,否则,我们收获的将是一片荒芜!
【篇二:不大长该多好】
“人不长大该多好,我可以永远挂着纯真的笑,妈妈的眉间就不会又增添了几丝皱纹,我知道曾经的她哼唱着和我一样的歌谣。”这首诗歌正说出了我此时的心声。
时光总是如箭一般走得飞快,来去无踪,就连伟大的文学家朱自清也借《匆匆》一文抒出了内心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万千,我不禁感叹:“我长大了!”
从白驹过隙的日子中,倏地,我已从啼哭不止的小娃娃转眼变成了一名中学生,褪去了稚嫩,童年与我也渐行渐远。我的回忆刹那间千丝万缕的涌来,忆起那年国庆节回老家,听爸爸说爷爷要去后院的菜园子里挖芋头,叫我们也去帮忙挖。“走喽,挖芋头去啰!”,我一听立马兴奋地抢过爸爸手中的竹篮子,拿起小铁锹,跟着爸爸和爷爷来到了他后院的一块芋头地,这块芋头地也就四五平方米见方,长着粗大的茎干,有着爱心一样的叶子,爷爷说芋叶变黄,根部枯萎也就意味着已经成熟可以挖来吃啦!。于是,我迫不及待的挖了起来。这不挖不要紧,一挖便显示出了我的真功夫……呵呵……全挖烂了。我气得只跺脚,无奈只好虚心地向爷爷请教,爷爷意味深长地说:“用铁锹稍离芋头3-5公分远挖下去,把整棵挖出来,一棵芋头妈妈围着十多个芋头子,用铁锹背轻轻敲一下,把泥土敲掉,然后去除根须和茎叶就可以了。”
于是,我便动起手来,我先用小铁锹离芋头远一点的地方挖下去,看见不够深,又用脚踩了几下,直到铁锹背都埋进了土里,我才满意地点点头,接着,我又使劲把铁锹往上铲,终于使出了吃奶的劲,把铁锹上的一块土给铲上来了,我扒开泥土,看到了一个大芋头连着好多小球状的小芋头子。我眼睛睁得大大的,第一次看到芋头原来是长成这个样子的,小芋头子萌萌的,好可爱!我开心极了,这次一点也没有把他们弄碎烂,小心翼翼地把他们放进我的竹篮里。我又照着这样的方法继续挖,一大块…一大块的芋头被我收获着…最后,我挖了好多芋头,沉甸甸的,我和爷爷、爸爸一起品尝着收获的喜悦……
时间如流水,逝者如斯夫。童年总是美好和快乐的,懵懂的岁月已悄然逝去,纯真无邪已定格在过去,不知从哪一刻起,我们便踏上那条名叫青春的未知路。现在的我已经肩负了许多的重担和使命,时间越来越紧张,每天争分夺秒的学习,再也回不到童年的那些美好时光了。
要是不长大该多好,品味起童年的点点滴滴如今还是有意犹未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