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药食的作文

【篇一:中华饮食文化】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先”。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中国的饮食文化传承至今已经五千余年,可谓是灿烂辉煌,如若繁星。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求的是天人合一,而饮食文化亦是如此,中国的饮食文化,当从神农氏开始至今,五千余年来,中国人一直强调药食同源的道理,而神农尝百草正是药食同源的最早见证。

中国的饮食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大致特点: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我国从古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

第三,讲究美感。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篇二:我爱菊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每当我读起这首诗时,我便情不自禁地想起我最喜爱的菊花。

菊花很美。它的茎是凹凸不平的,像老奶奶布满皱纹的脸,绿油油的叶子不规则的散落在荭四周,远远望去,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一样轻盈飘逸。清晨,叶子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让叶子更显青翠欲滴。

菊花五颜六色。黄的像金子,白的像雪,红的像火球,蓝的则像蔚蓝的大海,有的紫的却像毛茸茸的绣球。看,花的中心处还有一颗抢人眼的黄宝石——对了,那就是花蕊。

菊花千姿百态。有的花儿全开了,正在进行比美大赛呢!有的才开了两三片花瓣儿,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还是一个花骨朵,像一个小娃娃躲在里面睡懒觉。

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药食兼优,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是广大爱美人士的喜爱之物。

我爱菊花的茎,我爱菊花的叶,我爱菊花的花,我更爱它“菊残犹有傲霜枝的精神”。它们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篇三:蒲公英】

春天,大地复苏,鸟语花香,春暖花开。

这时候,蒲公英也开始发芽开花,结出了雪白的种子。蒲公英刚长出来的时候茎很短,几乎是贴着地面展开叶子的。它的叶子是绿色的,边缘像起伏的波浪。

过了一段时间,蒲公英长高了,在茎的顶端开出一朵朵黄色小花,像一朵朵小向日葵。漫漫的,蒲公英张出了雪白的种子,种子毛茸茸的,又轻又柔。像插上的羽毛。

蒲公英的种子,只要轻轻一吹,种子便会被吹到泥土里,再到下一个春天,蒲公英的种子就会长出蒲公英来。蒲公英的种子就像是它的孩子一样,种子每到春天都会恋恋不舍地离开它的妈妈。蒲公英种子长大了就要离开它的妈妈蒲公英。我们就像蒲公英种子一样,长大了就要离开妈妈,去外面闯荡。

蒲公英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我喜欢蒲公英,它不仅柔软可爱,还有很多的作用。

热门推荐
1我和我的同学
2紫罗兰
3探索月球的奥秘
4追梦路上
5我为外婆点赞
6胆大的我
7湘湖开笔礼
8荷叶如母亲
9我喜欢春天
10我真幸福
11胆大包天的鸡
12学吉他
13我的青春里有梦想
14一路上有你真好
15妈妈的炒饭
16收藏
17幸福就在纸鹤中
18
19寒风中的身影
20父母的爱
21公园秋色
22传承中华美德做一个文明人
23那一次,我真__作文600字
24碎页风烛
25杭州发烧了
26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27点滴真情感动我心
28彩手彩绘
29森林真美
30在感恩中邂逅成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