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裹脚布的作文

【篇一:我和理科有个约会】

初三的学习忙碌而又充满压力,我开始对时间的花费变得斤斤计较,我要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这是我和理科的一个约定。

为了我这个“理科白痴”做理科题的速度,我开始同自己的脑袋较劲儿,逼着自己去做最讨厌的数学、物理和化学。其实,这也由不得我啊,因为每一天都有一堆试卷,老师们都“撒手而去”,留下我一个人看着这些让人咬牙切齿的试卷,“独怆然而涕下”。

但是小女子我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为了我的光明前途,为了我的家人,为了我的梦想,我要不惜一切代价,早日铲除理科这个“超级拦路虎”。虽然我是心不甘情不愿,但人总是要面对现实的,而现实有种是残酷的!在一长串的感慨之后,我开始与眼前的试卷进行“生死肉搏”。

数学对我来说问题还不是很大……为了节省脑细胞,到了关机时刻能集中利用,于是我决定先做数学试卷。在我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之后,数学的答卷让我轻松搞定。看看自己的战绩还不错。于是便信心十足地迎向我的劲敌——理化。

刚开始的小题目对我来说不能造成多大伤害,一阵“热身运动”过后,便是“生死抉择”的时候了。“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豪言壮语之后,我起身冲了一杯茶,充分做好开战前的准备。

在浓茶的提神效果的作用下,决战终于开始了。

一看,每道题的题目都像“老太婆的裹脚布”一样又长又臭,看着都让人抓狂。我耐心的看完题,顺藤摸瓜,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洞悉了一切可以攻破难题的蛛丝马迹。草稿纸打了一张有一张,公式套了一个又一个,使出自己浑身解数和难得一见的耐心,我在大脑中搜索着所有破题的信息。随着紧缩的眉头慢慢舒展,胜利的女神在向我招手。真可谓“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我与理科抗争的顽强意识下,我终于冲出包围圈,重新获得自由。

对了一下答案,我不禁仰天长笑,我得出的就是这个答案。

我和理科的斗争暂告一段落。当然求学路漫漫,我和他们的斗争还得继续下去,祝福我吧!

理科,你记住,我和你有个约会!

【篇二:重读长辈这部书】

我的太奶奶出生在解放前,那时候的女孩子都得做一件事情:缠足。那时候,女孩子不被重视,男尊女卑是普遍的社会共识。畸形的社会意识造就畸形的审美形态。大概是当时的推广者为了从肉体到精神上进一步削减女性的社会地位,便突发奇想地用人世间最残酷的最不人道的最违背自然规律的方式,推广缠足。在每个女孩子五六岁最稚嫩最美好的年华,强行把脚泡在滚烫的热水中,然后把脚两端拗过来,脚心塞进腐蚀性极强的石灰,再用厚厚的裹脚布紧紧地扎起来,让皮肉骨深度溃烂,等脚骨软了,用力一扳一折,就把脚塞进事先准备好的三寸金莲中,从此两只脚再也不能正常生长,一团如拳头在握。

看到太奶奶那触目惊心的脚,如同翻开一本悲泣的书,充满了时代的沧桑与无奈,缠足的限制不仅是脚板还有地位。在可怕的局限中,我似乎也读懂了女孩们的心向着远方……

我的母亲出生在六十年代末,那个时候,我姥爷将他的六个孩子都送去学校读书。但是家庭的人口太多了,粮食又很紧张,最后读书的只剩下我大舅和小舅两个男孩。我妈妈排行老四,我大姨说:“当时你姥爷都拿着奖状糊墙,最多奖状的就是你的妈妈。”但有机会进一步读书的却不是妈妈。在姥爷没让我妈妈读书的时候,我妈妈也有反抗。但反抗根本没有用,终究还是等有钱了就让你去读敷衍了事。因为重男轻女,我妈妈的漫长求学之路也只好半途终止。

母亲的这本书,充满了时代的失望与等待。我也读懂了一众女孩们漫游书海改变人生的强烈愿望,但观念的限制不仅是书还有梦想。

当我十八岁踏进成年的世界,重翻长辈这本书,书里写满了沧桑与无奈,书里写满了失望与等待。曾经哭过、流过的泪水都被他们写在了过去。从前我们从没有看到,如今我们相信了世界的美好。

前路未知,证明着前路的无限可能。

【篇三:孤独】

勇敢地融入孤独之海

当代英国作家巴恩斯说:“作家抱怨孤独更多的是一种炫耀。”英国伟大科学家赫胥黎也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可以看出,活在人类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人们,都十分喜爱并享受着孤独。

对此,人们心中也许会想问:“为什么呢?孤独有什么好?”

首先,应该理解何为“孤独”?乍看上去,孤独充满着一种凄凉的色彩,其实不然,充满凄凉色彩的,那叫孤单。孤独实际上是一种清高、独立的处世态度与状态。当人们主观意愿上融入其中时,它会提高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让人辩证地、冷静地思考。这也是越是伟大、越有独特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又需要孤独地思考呢?另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说过,我们人类之所以与其他动物不同,因为我们会思考。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独立的思考的能力是让我们拥有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不会独立思考,意味着无法成功地完成一项作业,一项任务;作为一名成年人,学不会独立思考,意味着无法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因为,他们都对父母、周围的人有一种先天的依赖性,这是人前进路上的裹脚布,一日不除,寸步难行。对于科学家、思想家们而言,越能体会到“孤独”之妙,体会到这种独到的思想是能够推动社会、国家进步的。研发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都是在孤独中得到安静、独创的境界,最终研制成功定邦神器的。

古罗马、古希腊的思想家们,日复一日地思考、再思考,领悟出了真理、真谛。他们一个个的个体独立思考后的成果,共同促进了当下这个美丽和谐的世界。

然而,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开始畏惧孤独,畏惧一个人与自己相处,害怕形影相吊,于是,他们开始拉帮结派,出入于各种聚会场所。其实,他们真正害怕的不是孤独,而是害怕自己不知如何与自己相处的那份比较,害怕面对的真实自己与内心,害怕面对已长成的、不可更改的自己,与当初自己最不想成为的模样一致。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孤独”所给予他的独立思考使他着迷,他能熬过枯燥而品味出这一点与众不同,更是因为他有勇气面对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并安然地在孤独中学习、思考,使自己更加优秀。

当一个人真的勇敢地融入孤独之海后,我想我会解其中味。

热门推荐
120年后的我
2晒晒我班的“牛人”
3冬天来了
4假如给我一双玻璃鞋
5成功门后的荆棘路
6毕业优秀作文
7卖糖人
8军训的作文
9原来,有你
10就这样慢慢长大
11苹果
12不必困惑
13语文考试
14我眼中的曹操优秀作文
15我和老师的故事
16丝绸之路
17《生活》诗歌
18温暖的旅程
19我又想起了那句话
20春之美
21针线下的植物界
22新学期计划作文
23劳累的一天
24难忘的军训
25端午节
26米饭,糖果
27我的心灵憩所
28我想改变时间
29象山游记
30我来推荐她们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