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投河的作文

【篇一:在嘲笑中成长】

嘲笑,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怎样看待嘲笑,你可以把它看作割心的利刀,也可以把它看作成功的垫脚石。

从前,爱因斯坦被认为是一个“笨孩子”,同学们都不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连老师都说他无可救药,而爱因斯坦也因为自己学习太差而被校长劝退了。

碰巧,爱因斯坦的妈妈是夜校全科老师,于是,他妈妈就担上了24小时的辛苦教育工作。后来,爱因斯坦经过寒窗苦读,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数学家。

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还很多,如:达尔文、诺贝尔、爱迪生等,都是在别人的嘲笑中成长获得成就的。

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把嘲笑当作垫脚石的。就拿沃兹为例,他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听不得别人说他的半句坏话,每次考试都必须考满分,否则就自罚一天不能吃饭。一天,他连连失利,就连全班最差的同学也只比他低3分,遭到同学们的嘲笑。第二天,同学们在学校边的小河里发现了沃兹的尸体,他投河自尽了!

嘲笑,并不可拍,只要正确的对待,就能发现嘲笑中的垫脚石!

【篇二:雷雨观后感】

“那是爱情吗?什么才算爱情?”我反复地问着自己。

《雷雨》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看时只觉淡淡的无奈与感慨,而看后伤感却阵阵漫上心头,让人久久无法释怀。

剧中最让我感兴趣的不是周萍,不是四风,而是凶狠奸诈、残酷冷血的周公馆老爷——周朴园,他与鲁侍萍前后30年的情感纠葛吸引着我不断深入思索。

周朴园这个鲜活的形象在多数人眼中是一个衣冠禽兽,为了发黑心财,他一手策划活活淹死了两千多工人;为了迎娶有钱人家的小姐蘩漪,他铁石心肠无情逼走了为他刚生下第二个孩子三天的侍女侍萍。如此看来,他可以称是封建家庭丑恶的化身,是那个阴暗年代里产生的孽种、恶瘤。朴园不配拥有爱情,他也许也根本不爱侍萍。他对她的感情,好比纨绔子弟与青楼女子间的玩笑嬉戏一样。

如果故事在这儿结束,朴园、侍萍的爱恨旁人还看得清楚。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渐渐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双向的矛盾中。在周朴园以为侍萍投河自杀后,他将家中的新家具换回从前侍萍“顶喜欢的”,他保留着侍萍关窗户的习惯,他还记得她“四月十八”的生日……我们无法想象,这么一个双手沾染鲜血的恶魔是如何记得这些琐碎,我们更无法想象,要是这不算爱情,朴园为何将侍萍的照片放在柜子上最显眼的地方,又为什么在许多个夜晚静静地注视她呢?

那是爱情吗?作者匆匆忙忙的结尾冷不丁给我们抛下这个问题。书中人喜怒于书中,这也许是读书人最大的悲剧性:我们永远无法透过时空去经历他们的故事,倾听他们的心声。《雷雨》的结局仿佛一座无字碑,埋葬着书里难分难解的爱恨情仇,谁功谁过无所定论,而让我们自己来评说期间的真假。

热门推荐
1妈妈的唠叨
2妈妈,我爱您
3读《悲惨世界》有感
4勇气创造辉煌
5忘不了那颗繁星
6挖陷阱
7臭美的姐姐
8我看碎片化生活
9手机迷,我想对你说
10我心中的那一轮太阳
11生活万花筒
12呼风唤雨的世界
13张家界游记
14贴春联的作文
15好书伴我成长
16给老师的一封信
17打羽毛球
18今夜有雨
19《西游记》读后感
20海边度假的作文
21游茶叶博物馆
22精彩街头秀
23我的“英雄”父亲
24享受阳光
25一封家书表爱心
26沉甸甸的爱
27猫和小兔
28我喜欢的花
29最美晚霞
30毒品的自白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