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观察蚂蚁】
我家门口,经常有蚂蚁出没。我很好奇,决定观察一下它们。
奶奶说,蚂蚁最喜欢吃甜食了。我放了一点白糖在地上,一只小蚂蚁发现了,触角碰了碰就走了。我以为它对白糖不感兴趣,正准备走。洞里出来了几只小蚂蚁,举起跟它比较起来像桌子大小的白糖颗粒,排着队挪到洞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蚂蚁的食物非常丰富,不光是我们人类吃的食物,还有一些死掉的昆虫它也愿意搬回家。
有天,我看见从树上掉下一条青虫。那条青虫绿绿的、胖胖的,大概一指长半指宽。一只大蚂蚁在它肥肥的肉上面咬了一口,那只青虫痛苦地挣扎了一下。也许那只蚂蚁发现它的能力无法与青虫对抗,就马上跑回附近的洞里,叫了七八个伙伴来跟它一起战斗了。每只蚂蚁都把青虫咬一下,疼得青虫使劲在地上打滚、弹跳,驱赶蚂蚁。蚂蚁毫不放弃,直到青虫精疲力尽,没有能力再反抗的时候,蚂蚁们齐心协力把青虫从头到尾抬进洞口。我想那只青虫肯定会被蚂蚁做成一顿美味的晚餐!
为什么这么小的蚂蚁能抬起这么重的东西呢?后来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蚂蚁能举起超过自身重量400倍的物体,其奥妙在蚂蚁“六肢"上的刚毛,刚毛里面的肌肉是一部高效的发动机,对能量的利用率高达90%以上,而火车、飞机对能量的利用率不超过30%。蚂蚁搬起比自己重的东西从不单独行动,因为蚂蚁自身结构特殊。
这么点大的蚂蚁,能搬起这么重的东西,让人惊叹,它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更让我佩服。
【篇二:写蚯蚓顽强生命的作文】
春天来啦,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妈妈要把家里所有的花换换土,工程太大,所以喊我一起帮忙,我们去捡了一些松针,又去田野里挖了一些土回来,搅拌在一起,就在我用小铲子铲土时,一不留神,一条蚯蚓被我缠成了两半。
望着一定非常疼痛、不停抽动的蚯蚓,我心里很难过。妈妈安慰我道:“不用伤心,蚯蚓被截成两段后,不会死的,还会长成两条新的。”我半信半疑,这是真的吗?还是妈妈为了哄我呢?于是,我对其貌不扬的蚯蚓来了兴趣,用放大镜来观察它,它们没有眼睛、鼻子和腿,身体有一节节组成,表面长了许多粗粗的汗毛,书上说那叫刚毛,他们就是靠刚毛和一节节身体的伸缩前进或后退。
我把截断的蚯蚓专门放到一个有土的盘子里,用来验证妈妈说的对不对?被截成两段后的蚯蚓身体不停地蠕动,伤口处也没有大量的鲜血涌出,书上说蚯蚓再生需要七天左右的时间。我又从网上查了蚯蚓爱吃什么,像蛋壳、果皮、泥土都是它的美味佳肴。于是,我用心观察,果然蚯蚓每天会吃下和自己的身体一样的东西,然后排出大约一半的蚯蚓粪,一堆堆,长条形弯弯曲曲的粪便,就是世界上最棒的肥料,是人们种植的好帮手。几天过去了,被我截断的蚯蚓真的变成了两条新的蚯蚓,它们像辛勤采花的蜜蜂一样,不停地吃土松土,当初被我放进盘子里的土变得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看着因我的无心之过而孕育的两个小生命,我只有感叹这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啊!
从此以后,我对这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蚯蚓更多了几份尊重,它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耕耘;虽无爪牙之利,但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靠的就是用心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