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张裕博物馆有感】
走进博物馆大门,我首先看到了一个历史馆,我从中知道做酒整个过程,这里还有模拟酿酒的模型,做的好像真的在那里酿酒一样,接下来我看见了一个酿酒厂的模型,它十分大,许多人忙忙碌碌的走来走去,一大堆器具堆在地上,显出一副热闹而又忙碌的景象,我们接着往下参观,了解张裕大酒窖的传奇建造历史,张裕地下酒窖于1894年动工,建了11年,在1905年完工,前两次建造因为建筑材料的问题而失败,第三次建造的工程师们采用中西合璧的方法,巧妙地利用了隐蔽排水系统,使得房子不渗不漏,冬暖夏凉。在这里我还看到了清朝皇帝给张弼士的诏书和张弼士穿过的清朝服饰。
接着我们通过盘旋向下的台阶进入地下酒窖。一进入酒窖,我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酒香,里面有许多大木桶,其中有三个我最感兴趣,它们称为“百年桶王”每个含量为15000升,于建厂初期建造,是亚洲最早最大的橡木桶,接着就是张裕创始人-张弼士的介绍,张弼士是一位华侨实业家,出生于广东省,他被称为“中国的洛克菲勒”。他聪慧机敏,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我们不知不觉的走着,参观了许多精美的展品后又回到了出发点,还有些意犹未尽。就这样,我留恋忘返的回家了。
【篇二:我的风景】
时间像一个橡木桶,将我的风景酝酿得越发纯正。
我坐在地上,回想着刚才的那场“战争”。突然,灯火通明的四周失去光彩,夜的黑色瞬间吞噬了整个屋子。
深邃的黑色让我感到恐惧,我不禁扶着墙站起,小心翼翼的向前走去以寻找依赖。我走进客厅,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找她。“进来吧。”她说,语气出乎意料的平静。
我抿着嘴,无声的挪到她身后,等待着,却不清楚等待什么。只是,刚才的火药味是已嗅不到踪迹,黑暗中的轮廓是那么安静、柔和。
“把西红柿洗洗吧。”我没说什么,静静地照做,也许现在沉默是最好的。在黑暗的衬托下,声音总是很有穿透力,仿佛水声也如水一般的透明。这声音与我们的沉默,让我安心又有点不安。我忽然想让她像平时一样教训我,可她没有。只是从我手中接过洗好的西红柿。
她开始切西红柿,我有点担心她会不会切到手指,我还是站在她的身后,她的身边仿佛是我抵御对黑暗恐惧的最佳地点。
“你不会切到手指吧?”我的脸上一定是红了,我感到脸上一阵热。
“你说呢?”她一边切一边反问我。我说呢,她为我做了十三年的饭,从未切到,单凭她十几年积累的厨艺,也不会因为停电而切到自己。再想想我,和她总是有摩擦。十三年来,我从未在她用刀时关心过她。想来想去,我越来越惭愧,惭愧的不敢再待在她的身后。
“谢谢妈妈。”黑暗中我说了一句,没有黑暗,也许我永远不敢说这句话。
“行了,行了。准备吃饭吧。”
灯亮了,我看见泪流满面的妈妈别过头去。
那一刻便是我的风景,我愿将此用橡木桶似的温馨和关爱永远珍藏、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