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遇上“碎片化”】
21世纪信息爆炸,我们迎来了"碎片化"生活。那我们该如何对待”碎片化"生活呢?
何谓"碎片化"生活?
第一,指我们的空闲时间被分割成像碎片一样的几块。比如说,一天三小时的空闲时间,被分成路上一小时,吃饭后半小时,和各种穿插于工作间的短暂休息时间……饭前饭后刷朋友圈的人比比皆是。
第二,指我们接受的信息量大而发散。譬如打开微博,跳出的东西各种各样,眼花缭乱。
信息的"碎片化"对我们而言是好事吗?
我们眼前的信息量无疑是巨大的,但我们看到的信息往往只是冰山一角。知乎等软件里短短的几行字能承载多少内容呢?所以,尽管我们每天浏览很多内容,实际有用的几乎没有,我们看到的大多是肤浅的,表面的,因为碎片化的信息不可能容纳需要人们深度思考的问题。而且,因为长期依赖这种浅显易懂的信息,人们正在逐渐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
前些日子朋友给我推荐逻辑思维的节目,每天有八分钟的语音,涵盖历史,经济,时政,人文等方面。但是我们真的能每天听几分钟就变成学问渊博的人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八分钟的推送内容,一分钟150个字,最多也就相当于两三条微博,能带给你的也只是表层的内容。如果真的想学到什么,多去看书才是上策。
当然碎片化信息也不是一无是处,它能增加谈资,开阔视野。
那在碎片化的时代,我们怎么高效地学习呢?
第一,要看书,看有用的书,有含金量的书。看书永远是学习知识最好的途径。利用碎片的时间看书,利用本来刷微博刷朋友圈的时间看书,纸质书电子书都是极好的。
第二,要系统地,有规划的学习。我们要把学习的知识有条理地串在一起。好比周期表里的各种元素,如果没有顺序地乱记,不仅难度高,记住了也没啥用;而如果按周期,族类,序数来记,各种规律,性质就显而易见了。
因此,不要止步于浅层的碎片信息,要深层学习,归纳总结,才能不被"碎片化"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