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参观南通博物苑】
今天上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和妈妈来到了南通博物苑。
走进博物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黑灰相间的自然厅了。走进自然厅,仿佛走进了动物世界,在动物世界里,海狮、鲸、鲨鱼、小虾、鳄鱼……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抬起头,我仿佛又置身于海洋世界中,鲤鱼、小虾在水中尽情地嬉戏玩耍。顺着楼梯走上二楼,只见鸭子在水中舞蹈,大雁在芦苇旁前飞来飞去,小鸟儿在枝头歌唱,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他们,使他们更加快乐。参观完自然厅,我们顺着小径往前走,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园林。
春天,这里的桃花尽情地开放;夏天,这里的荷花争奇斗艳;秋天,这里的桂花香气扑鼻;冬天,这里的梅花含苞待放……
往前走,是依水而建的九曲桥,走在九曲桥上,任冰冷的寒风无情地拂过我的脸庞,梅花在岸边傲然挺立,走过绿色的草坪,来到了濠南别业。
在一棵棵饱经风霜的松树间,沿着楼梯来到了张謇先生的故居,来到了二楼,正对大门的房间是厅堂,当年主人的用具一如既往地陈设在那里,和厅堂相连的还有一个中西合璧的游廊,经过游廊的各室内分别是介绍张謇先生兴办实业的所有事迹展示厅。踩着楼梯,来到了三楼。三楼最显眼的是大厅中间的一块张謇当年所书之家训碑,那是张謇当年翻遍典籍,罗列名家之家训经典名句组成。三楼还有张謇生平的图片展览,几百幅旧照片,几乎成了近代南通的全部景观,好像一碗浓缩的汤汁,耐人寻味。
这次参观博物苑,我了解了张謇先生的丰功伟绩,知道了张謇先生对近代中国所作出的奉献。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篇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
颐和园,山青水又幽,景色秀丽,它坐落在北京城的西北郊,因为京城的地势自北向南斜,因而成了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这片土地集无数帝王的万千宠爱于一身。
一开始,颐和园不叫颐和园,而是清漪园,最初只是后宫嫔妃们休闲避暑的场所,雍正帝继位后,连同政务、读书、娱乐一起搬到了颐和园,如此,这里逐渐成为了政治和娱乐于一身的双重中心。
颐和园占地面积约308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背景,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了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是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
走进园门,入眼的是一对猪猴石,第二道大门里,万寿石映入眼帘,石后麒麟现身,在颐和园,世界上唯一一对“龙在下,凤在上”的雕塑,象征着慈禧太后无上的权力。
再往里,长廊显现,颐和园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长廊,1992年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它位于万兽山南麓,全长有728米,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00余米的游廊中,绘有图画上万幅,将传统文化、山水风景、花鸟鱼虫置于画中。
颐和园的景区中,万寿山总能因其山中多而宏伟的建筑首先映入眼帘。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宝云阁,后山有西藏佛教建筑和五彩琉璃多宝塔,诸多亭台楼阁,登其上方,昆明湖中秀美景色尽收眼底。
无论是远观还是近赏,昆明湖都是颐和园中最为娟秀的景色。碧波挡烟、余波淼淼,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静卧湖中,远远望去,像是一幅中国山水画。
古老的颐和园,从一个景点跨入另一个景点,便是从一个世界跨入另一个世界。这里景点之多,景色各异,数不胜数。
每当游客踏出颐和园的大门,总会不由回眸。世事无常,风云变幻,虽然经历了百年沧桑,颐和园依旧屹立于青山翠谷之中,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