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值】
时间匆匆,光阴似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落红的奉献,使得花季再一次绽放,这样做值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野火的磨练,才锻炼出小草的坚毅,这样做值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正是锤子的敲击、烈火的焚烧,才铸造出石灰的洁白,这样做值得。
张丽莉老师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语文老师。她在2012年5月8日的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伤、致使双腿截肢。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人们称她为“最美女老师”,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件事产生了热议,有的人认为她失去了双腿、却挽回了学生宝贵的生命,当然值得;也有一些人认为虽得到了一些荣誉却失去了自己宝贵的双腿,这种做法太不值得了。我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像张丽莉老师这样舍己救人、关爱学生的这种精神让后人受益无穷,张丽莉老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难道这样做不值得吗?
7月2日中午,南京鼓楼区裴家桥小区,因为家庭纠纷一对母女在家中打开液化气罐自杀。事发后,鼓楼特巡警大队民警孙伟华,王昭勇不顾个人安危,冲入房间救人,结果被爆燃的液化气烧伤,两人均是重度烧伤,其中孙伟华更是全身95%的烧伤。他们把生的机会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种面对危险毫不退缩的大无畏精神和关键时刻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职业精神,这样不伟大吗?难道这样做是不值得的吗?
五年级学生程程在索滨公园玩耍,正在河提西边花坛里嬉戏的程程脚下一滑身体倾倒,瞬间掉进两三米深的索河。在一旁钓鱼的李文斌听见动静立刻跳到水里,一把水里挣扎的程程抱住,另一钓鱼者把程程救上岸时,李文斌却渐渐沉入河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些的人却已经死了,他的精神还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为了救别人家孩子,让李文斌的家庭沉浸在悲痛中,但李文斌的生命价值就获得了更长的延伸,更充分的体现。难道这样做不值得吗?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是呀!我们要追求生命的质量,实现人生的意义,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这样的付出都值!
【篇二:老师之美】
李文斌同学的这件事情,我自己是有几点看法和感悟的。因为我是李文斌同学的寝室长兼组长,对于他的一些情况是蛮了解的,从他的第一次早上不起床跑操到第三次,全班都是知道的。老师也找了他三次,每天早上还到寝室去找他。在他第二次不起床时,他就说了许多负面的话。他其实不算个太调皮的学生,可能是承受不了学习的压力,觉得太累了吧!但当我们知道文斌同学对李老师及其不尊重时,心里都非常难过,因为我们都知道老师对他有多好。
这件事发生以后,我脑海里浮现了和老师还有同学去接他到学校的画面。当时我还记得他说自己还是想读书的,想老师、同学们的,那天他来的时候也是很开心的,同学们也以为他可以和我们一起毕业,没想到他还是不能坚持。那天我们看到他爸妈,真是觉得可怜天下父母心。
经过了这件事情:我看到了李老师的良苦用心,正如李老师说的:“我不能确保把每一位同学送进一中,但我可以保证全心全意的去对待每一位同学!”事实也是如此,经过了江凌伟和李文斌同学的事情,证明了这句话。
这件事还让我明白:读书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自己,九年级很累,但是我们应该去坚持,去用心的对待这最后的一年,把美好留给这一年。让我们把美好——留给同学、班级、学校、父母、老师、青春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