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里来客人了】
今天是阳光明媚,天气晴朗的一天,天上的白云,有的像跑的快的小马,有的像快活的小兔子;有的像凶猛的鳄鱼。君君家邀请了客人,所以妈妈要去招呼客人。
只见君君的妈妈在烧菜,她拧开煤气,点着火,往锅里放油,把菜放进去。她左手拿着锅,右手拿着锅铲,然后就开始烧菜了。君君看妈妈在烧菜,就开始帮妈妈擦干净椅子。她从卫生间拿一条布,用水打湿,走到客厅,左手拿着用水装着的桶,右手拿着湿淋淋的布,轻轻地把椅子擦得干干净净,还把椅子摆放的很整齐。当妈妈烧完菜时,君君就搬起小凳子,放到桌子的下面,踩到凳子,用手端妈妈烧好的菜,放到桌子上。妈妈关心地说:“慢点,小心烫哦”君君说:“好的,会注意安全的。”
妈妈很用心地在做这顿饭,君君就踩在小凳子,把一盘盘香喷喷的菜放到桌子上。妈妈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哇!干净的桌椅,整齐的桌面。你真棒”君君说:“小意思。”
这时门铃响了,君君就开心地打开门,看见两位叔叔阿姨提着一些给君君的玩具,还有一些月饼。君君就接过给她的玩具和月饼。等妈妈烧完菜,就一起吃饭,君君高兴地说:“今天真开心。”这真是难忘的一天!
【篇二:相识是一种快乐】
同学们,一个多亲切而又熟悉的字眼。自从上学那天起,他们便围绕在你身边,陪伴你度过生活中的每一天。
不知不觉,已经升入初中了。与小学相伴六年的同学依依不舍时,身边,又多了几十个新同学。刚来,谁也不认识谁,这时,一声友好的招呼,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只体贴的钢笔……不经意间拉近了我们距离。
开学第一天,我最先认识的是香君,一开始并叫不出她的名字,后来还是会忘,即使缩减为君君。开始,应该是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吸引着我和她做朋友吧!和她玩了半天,我也是后悔了,她真的不知道伤心是什么。她很贪吃,这很正常。她很搞笑,但是她太逗了,一下课教室便有她逗我们的笑声。有时被班主任看见,我们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只能乖乖的守本分坐好。
在我眼中,每一个同学都是那么可爱。几十人,来自不同地方的学校,今天能聚在一起,共同走过三年,想来也是一种缘分吧!古人常说: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啊,何必在乎曾经,只要相聚,就应该珍惜,应该重视这份缘。在我眼里,这里的新同学,每个都有不一样的精彩,都有着自己的那一片多彩的天空,我发现:他刻苦,她认真,她谨慎,他文采飞扬,她孜孜不倦,她积极进取……他们的执着与美丽,都给我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转眼,升入初中半个月了,我渐渐熟悉了同学们,在我眼中,他们那样可爱,那样优秀,那样……同学,一个美丽的字眼,它永远用它的纯洁打动着我的心。
【篇三:我与冲浪】
我出生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从我有记忆开始,智能手机、电脑越来越发达,人们对互联网的兴趣日益高涨。新型科技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激动到难以自己,于是在互联网上冲浪成了一个男女老少都喜爱的活动。
我慢慢懂事了,懂得什么是科技,科技发展的有多快。在妈妈的苹果3s手机上——那是我们全家第一个拥有的智能手机——一向好奇心爆棚的我左点点右点点,有什么不懂的,只要在浏览器上轻点搜索键就能得到我想要的答案!太神奇了!我惊讶这个世界上居然有这么令人难以置信的事物!在与它们为数不多的接触中,彻彻底底爱上了互联网、新科技。一有疑难困惑就打开电脑,都能轻松解决,多方便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先后拥有了一台iPad和一部手机,版本不是最新,但足以让我手舞足蹈好一阵子。在互联网上冲浪,一度成了我空闲时的最佳排遣方式。有一次妈妈警告我:你可别沉溺于网络了。我疑惑,我不过有时看看手机,也不打游戏,怎么就会沉溺呢?
然而事实是冲浪容易被卷走,尤其是对于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冲浪爱好者。
与家人出国旅游。火车上,乡间田野从窗外飞驰,暖暖的阳光打在脸上,我美美伸了个懒腰打算睡上一觉。就在昏昏欲睡之时——“叮叮”,手机不失时机地响了。猛地清醒,低头,“亲,请问你能否提醒同学们开学后要记得带某某作业?某老师”。“好好好,我这么负责的课代表怎么会忘记呢!”笑着自言自语,我在班群里发了消息。“现在好睡觉了。”换了个姿势,我阖上眼皮。“叮叮!”“又是谁啊这么烦的!”嘴里念叨着起身。“君君谢谢你提醒哦。”“君君你不说我都忘了嘿嘿。”“君君……”“烦死了!”我猛地把手机一拍,调了静音。可不管我把枕头拍得多么舒服,我再也睡不着了。惦记着别人的消息,我原本美好的午睡被破坏得片甲不留。
在这次午睡风波后,老师们更加频繁地用互联网联系我,甚至还出现了要在网络上完成的作业。我发现,原先用听读机只要10分钟的朗读作业,用手机却能做上半小时。断断续续与好友聊天,除了拖慢了我完成作业的速度,还使我感到听读内容连续性变弱,还真是“一箭双雕”!我开始有点慌了。
一向成绩优异的我自然是无须担心作业来不及做,我有大把时间供自己支配。只是我选择用它们看手机电脑而不是看书或运动。时间累积下来,学习虽是没啥影响,眼睛的近视度数倒是蹭蹭往上窜,更要命的是我发现原本大段大段的时间被智能手机的使用割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我总是麻木地刷新着朋友圈或是微博动态,就算没人更新我也不厌其烦地“冲浪”着。做其他事情似乎很难专注,每当渐入佳境的时候总是有手机“插一脚”。我不再喜欢手机,不再喜欢在互联网冲浪,我尝试靠意志力戒掉手机,两天后我终于按捺不住打开手机,发现满屏幕的消息根本来不及看,其中居然还有老师发来的“重要信息”。还好看了手机!不然可就不知道老师的通知了!可是我怎么这么没出息,说好一周不冲浪的!
纠结了好久好久,我终于在父母协助下把手机没收强行戒手机。我终于体会到妈妈那句话的用意了啊!闲下来不能看手机简直要了我的命!戒手机的煎熬,就像溺水后的挣扎一样痛苦。好在我终于在一个礼拜的斗争后稍有成就,我再次看到囤积了一周的消息已经没有看的欲望了——反正也看不完了,不如当作没看到。我终于再次有了大段完整的时间。
总算是戒掉了手机戒掉了冲浪,可是“劫后重生”的我不禁战栗,如今互联网科技发展只进不退,新闻中冲浪导致猝死的青年越来越多,低头族更是几乎成了每个人的代号。还算不上“网瘾少年”的我也是如此勉强地戒掉了冲浪,我们的将来,又会变成什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