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锅的作文

【篇一:就这样被美征服】

老家的锅屋是最温暖的记忆。

在乡下的老家,柳叶河畔,有一间泥砌的小屋,那是老家后院的一间养育几代人的老锅屋,一直都是烧柴草的,屋里被熏得黑黢黢的,积了一层厚厚的烟灰,墙壁也被岁月打磨出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裂纹。

经济条件略有好转,爸爸给奶奶又重新修建了一间新厨房,使用煤气。这样一来,后院的锅屋就很少使用了,周围渐渐长满了杂草,变得无人问津。

上周末,我回了一趟老家,恰好遇到降温,乡下的风野得很。我坐在板凳上直打哆嗦,奶奶说了,今天要蒸馒头,我知道老家人的传统,一蒸就是一大笼一大笼的,老厨房自然会派上用场。我听后连忙要跟随,没想奶奶竟然爽快的答应了。

随着奶奶蹒跚的步履,我走进了那魂牵梦绕的老锅屋,刚踏进门口,禁不住皱起了眉头,捂起了鼻子,这么脏啊!厌恶感油然而生,转身想离开,只听得奶奶絮絮叨叨,又心平气和的清理着杂乱无章的老锅屋,受到奶奶的感染,我忍住了厌恶,笨手笨脚的帮忙。

老灶已经好久不用了,灶里的灰都被清理了出来,手探进灶膛再没有记忆中的温暖了。老锅屋的的心也死了!我想。风从裂缝里吹进屋里,我打了个寒颤。家人和面,加工,终于做好了,奶奶开始在锅里加足了水,架好蒸笼,点火开蒸。

真没想到,点燃了火种的老锅屋,瞬间变得那么的美,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似的,欣欣然伸展着自己的四肢,随着跳动的火苗舞蹈,丝丝热气迅速旋转,升腾,肆意着,流淌在这小小的空间,温暖弥漫在大家的心头。任凭外面狂风呼啸。

虽然它不知被几代人所使用,虽然墙壁已被熏得乌黑,虽然墙角已有道道裂纹,但时间无法使人忘记老屋给予自己的一切,尽管它已被取代,但在我看来,老锅屋是最美的,它将自己能为人们所做的一切都奉献出来,而不求任何回报。我呆呆地望着灶膛里的火焰,竟久久不能自已。

“来,吃个馒头!”奶奶和蔼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轻咬一口馒头,一股熟悉的感觉从心底升起,将原来的厌恶之情冲洗的干干净净。

此刻的我,就这样被深深的折服了。

【篇二:奶奶的锅巴】

我最爱吃的,是奶奶的锅巴,脆而不硬,有嚼劲。

远远地,看到小屋上方炊烟袅袅,我的心里便涌上一阵抑制不住的欣喜。每当这时我会挣脱了姐姐的手,撒野似的冲进小屋,眨着一双挺无辜的而又贪婪的小眼睛,紧盯着纹丝不动的锅盖,并不说话,可眼里的欢喜不容小视。

奶奶瞧见了,总嗔怪道:“馋猫又来了,整日里就想着吃,也不叫人。”我便讪讪地笑,甜甜的补上一句:“奶奶好!”

土灶的灶台上洁白无瑕的磁砖上已被渲染上了一层黏乎乎的油渍。奶奶看着火,而我则巴巴地,盯着灶台,恨不得飞进锅里去,没法,只得无奈地细数时间如细漏般地在指间缓缓流过,每秒长似千年。

渴望并未随时间而消磨,反而愈来愈盛。我有点规矩地坐在奶奶身边,却有不安分地对奶奶动手动脚。抹一手的灰,然后亲密地捏了捏奶奶只剩下一层皮的皱脸和柔软的耳垂。不经意间,奶奶上上下下就都留满了我的印迹。又在笑闹间,我不时吻着我的“杰作”,假装懂事地拿湿毛巾把她的脸擦成一张花猫脸。于是,我们又相拥而笑。

终于,满锅的米饭熟了,我便跑到灶台前站好,不好意思地指着锅沿上的锅巴。于是,满锅的锅巴都成了我的,连姐姐艳羡的神色也被全被忽略。我逐渐成了这口锅和这口锅里的锅巴的常客。我一直以为,这口锅和神话里的一样,盛产取之不竭的锅巴。

可是,后来我再也吃不到锅巴了。家庭变故,奶奶病重,那个老灶台,那口锅,被所有人遗忘。可我却总是忘不了——忘不了那饱含奶奶味道的小屋,忘不了生产源源不断锅巴的那口老锅,忘不了奶奶和我在灶台前的美好时光,当然,最忘不了还是那奶奶为我特制的令我欢欣的、特香特脆的锅巴。

最终,那个说要一辈子为我做锅巴的人还是食言了。在烟火氤氲间,她一撒手,便永远离开了我,还带走了所有曾给我的爱。

再也找不到一个人,任由我在她脸上作画;再也找不到一个人,专心地为我制作锅巴;再也找不到一个人,将对我所有的爱都倾注于我爱的食物上了。

我后来品尝过许多人为我做的锅巴,却总是久违了那份感觉——没了爱的甜美,没了渴望和喜乐。

如果有,那时,只在我的梦里。

【篇三:根深叶茂】

【根深叶茂】

陈依琳

总在那些平凡的日子里将平凡的路走过:我背上书包下楼,门外的海棠在四月的春光中绽放,不知为何是如此的枝繁叶茂,生机勃发。一阵清风吹过,我伴着飘落的花瓣,走上这条上学路。

楼下的奶奶,在今天第一个同我展开笑脸:“哎呀,这么早就去上学啊!”“是的,奶奶也早!”我笑着答应道,“今天不忙水果店了?”一听到这话,奶奶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是啊是啊,我每天早上开上门,贴上二维码,摆上称,大伙儿都可以自己挑选购买喽!哪还用得上我看店呢?”这句话让我内心莫名触动,行到公交站,看见那一片铺子人来人往,想到巡逻的民警叔叔,好像明白了什么……

坐上公交,听见身边的孩子清脆稚嫩的话语:“妈妈,那个姐姐穿得好漂亮呢,那是哪里的衣服呢?”循声望去,只看见穿汉服的女孩子的背影显出一派温柔优雅的风姿。“听妈妈说哦,那是汉服,是我们汉族的传统服饰……”见那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到那母亲眼神中的笑意,看那姑娘飘动的青蓝色裙裾,突然想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汉服造一传统文化,好像明白了什么……

到站,停车,走下。我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进入教室,放下书包,打开课本。昨天老师的批语中那一句鼓励,仍让我感到精神一振。继续复习基础诗句,心中默记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看到这几天基础测试的成绩,又突然发现自己的语文的确在不断地积累微小的进步,好像明白了什么……

好像在无形中,那无形的安定生活,那不甚清楚的文化传承事业,那不断积累的基础,就这样与指尖轻触。突然地,明白了生命之树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回过神来,看向窗边,梧桐摇曳着枝条,一树绿荫不语。

【根深叶茂】

刘梦媛

秋天到来,窗外的梧桐树迎风沙沙作响,秋风拂过,将一片片梧桐叶染成精致的金黄色,随风飘摇,满树灿烂。

老树的树根严实扎在地面上,蜿蜒向四周扩展开来,结实地攀住大地。这段熟悉的场景,竟如小时的记忆般鲜活生动——每天早起总是吵嚷着让奶奶给我梳两个小羊角辫,穿上红色的褂袄,收拾的干干净净后,一溜烟的窜出门不见了——找我的玩伴们去了。奶奶总是无奈的摇摇头:“这孩子”。

出了家门便是孩子们的天堂了,带上自己偷藏的零花钱,在小巷中嬉戏追逐,不出一会儿,手中就堆满了各种小玩意——吹糖人、小陶人、剪红纸,总等到各家大人探出头喊吃饭时,才依依不舍地话别,个个消失在家门口。

这般热闹的场景自我长大后就逐渐在脑海中模糊了起来,直到今年秋天才得空回去看望一下旧时的老房子。同样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那颗梧桐树却依旧没变,不过是根系广阔了些,枝芽茂密了些,树干沧桑了些,在枝头的顶端还冒出几簇鲜绿的嫩芽。那座老房子也依然没变,红色的瓦片在屋顶闪耀的光泽,黑色的墙檐静静卧着,只是那堵象牙白的墙壁如今变得些许斑驳。我正沉浸在回忆中,突然被一声打断:“丫头,回来了!”我诧异望去,竟是久别未见的张姨。她面容沧桑了些,但眉眼间还是如初的温柔。一番寒暄后,我继续漫步在小街巷头,却意外转到了小吃街,令我惊讶的是,这里的一切都没有变,卖糖人的与卖糖葫芦的小贩争抢着叫卖。我笑了笑,从巷头逛到巷尾,我手中也多了一堆宝贝。

品味着这熟悉的味道,兜兜转转却碰见两处摩肩擦踵,好不热闹。巷口的左面,一座茶楼,隐隐约约传出京剧的声音,婉转动听,古朴典雅。巷口的右面赫然伫立着一座博物馆,记录下了悠久岁月与珍贵的宝物。

巷中叫卖声、戏剧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轰轰烈烈的传统文化交响曲。

窗外梧桐树依旧伫立在那,根深叶茂,而有什么东西也从我心底滋生出来,根深叶茂。

【根深叶茂】

唐心怡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是那最为耀眼的星。观历史,望未来,脚踏现在,传统始伴左右。

最令我赞叹的是传统文化中的腊八节,它的根源渊远,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中。

又到了一年一度传统的腊八节,街市里热闹的氛围一直穿达到家中,揉进了奶奶那一锅香甜的腊八粥。

听奶奶说,腊八节的由来可长呢,能一直追溯到朱元璋的年代。相传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期,朱元璋被关不给饭吃,无奈之下从老鼠的“粮仓”中找到了几把不同样子的米,后来做成了挽救生命的粥。看奶奶挑着豆子,我似乎看见那一夜一双枯瘦的手将那些豆子捧在手中。

原来,腊八节的根如此长。

要熬粥了,我去帮奶奶端电饭锅,却被她叫住:“不用电饭锅,用老锅!”我记得那老锅,每到重要的节日,奶奶都会用它。它黑漆漆的,看起来比奶奶还要老,却和奶奶一样周身闪耀着柔和慈祥的光。这老锅似生了锈一般,哪有电饭锅好呢?奶奶笑着说:“咱家的腊八节,年年都用它!老锅才有味儿!”

我会意一笑,端起老锅。抚摸着它,我知道这文化已经融入人们的血液。这根,也定深深生长在一代又一代人心里。看看这漆黑发亮的老锅,真是憨厚可爱了。

小伙慢煮后,阵阵粥香弥漫了厨房。我迫不及待的舀起一勺放入口中,顿时味蕾被激活,来自南国的豆香、米香在口中释放……

在节日的愉悦中,家家团圆,无数个家庭在举杯欢庆。腊八这一古老的传统在今日大放光彩,由根部蓄积了千年的力量向树叶输送,绽放的活力令人赞叹。

是啊,“根深”必然“叶茂”。观望历史,尊重传统,中华民族悠久文化这棵参天大树,定会更加生机盎然,中华民族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热门推荐
1故乡情怀
2学吹葫芦丝
3六一儿童节
4过客
5八年级作文
6家乡的枣树
7幸福是一碗面
8四川游记
9秋色
10我努力读懂父母
11我身边的好老师
12激烈的接力赛
13我的家庭
14中秋节
15苏州游记作文
16关于妈妈的作文
17我的感想
18疯狂的元旦联欢会
19读你作文800字写人
20生活需要鼓励
21那件事真让我愧疚
22家长给老师一封信
23美好生活需要奋斗的浇灌
24幸福源于平淡
25我心爱的文具盒
26做“地雷”
27难忘的身影
28我的教师梦
29我的游记作文
30纸团大战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