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失道者的作文

【篇一:点一盏心灯】

生命不可能匆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题记

诚者,信也。诚信似松,立于山峰之上;它像花,生于清泉之堤;又如风,带来花的芬芳;更是歌,谱出世间绝唱。在漫长的黑夜,点亮一盏心灯,静待诚信的光,驱走黑暗……

夜晚,繁星漫天,我坐在床上,静待黎明,等待着破晓后的光明,朝阳的温暖,如诚信一般温暖我的心房。

历史的湖畔,荡漾着岁月的痕迹;拾一片落花,看那份诚信。

秦朝的商鞅变法之前,为了赢得百姓的支持与信任,推进变法施行,他下令在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承诺谁能将它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可是没有人相信,便无人尝试。他便把赏金提高至五十两。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人将木头搬至北门,商鞅立刻赏了他五十金,这一举动,使他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广。

国家大事离不开诚信,生活中的小事又怎能与之背离?

曾子,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为了教育好孩子,狠心将妻子的谎言变成实际行动,将家里的猪杀死,给儿子吃,为的是使孩子不受蒙骗,能相信别人。他以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倘若失了诚信,这个人便无法立足于社会,一事无成。

“诚信”二字放之四海皆准,一个人如果失了信用,就算事后改过,让别人相信自己,也绝非易事。

西周末年,历史舞台上,上演着一场“烽火戏诸侯”的把戏。周幽王为了博褒妃一笑,竟无数次点燃狼烟,烽火狼烟刹那的绚丽,孤烟飞上青天的瞬间,诚信也崩于心间,曾经虔诚的信任,转眼消散,只换得萧索凄凉的空城。终于大臣不再信任他,危难时刻,无人救险,亡了西周,哀怨漫天。

由此可见,“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叛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说的大概便是这个道理。

历史在更替,时代在变换,不变的是诚信立人的道理。宋濂为了遵守承诺,暴雪天依然归还所借的书;宋庆龄为了遵守承诺,不惜冒雨前去赴约;郭沫若为了遵守承诺,不再偷别人的东西。他们都只是为了诚信,诚实待人。

尘缘难尽,我们无法超脱;物欲累重,我们不忍减缓。烦嚣中,我们便心怀几许应对的机巧。诚信便是唯一能带来芬芳,谱出绝唱的珍宝。

让我们点一盏心灯,期待诚信,温暖世间。

【篇二:经典之行,成长之伴】

经典,当你因厌恶它而将它丢弃在黑暗干燥的盒子里的时候,他可曾抛弃你?当你因沉迷于其他事物中而忘记他的时候,他可曾忘记你?当你因它的真理能让你的心灵得到释放的时候,它可曾拒绝你?随后,你便会发现,经典一直与你同行,伴你成长!

那是直到我打开初中大门才发现的。

上七年级,新学校对于我来说是陌生而又熟悉的,周围全都是陌生人,这使我的心焦躁不安。就在这时,《孟子》充当做我的向导,他在一间教室里向我挥手,我便兴奋地跑了过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在古代的意思是能够实施仁政的君主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不实施仁政的君主很少人帮助。现在我可以换个角度理解为,真诚友善地对待别人可以得到很多朋友,虚伪地对待别人很少有朋友。过了不久,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到来了,同学们个个都兴高采烈,但又烦恼如何才能为班集体赢得荣誉,就在这时,《孟子》向我们提出了建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简单的来说,就是要我们团结起来,凝聚全班的力量,即使再强大的敌人,也能战胜。之后,在我两年的学习中,朋友和《孟子》伴我学习、进步、成长。

时间匆匆而过,现在的我已是九年级,随着中考的即将到来,同学们你追我赶,像是一群小鹿正被凶猛的狮子所追赶,唯恐落在最后,成为狮子的口粮。学习的压力如巨浪般向我涌来,正当我准备独自抵抗的时候,《道德经》站在了我的身前,不一会儿,他高大的身躯竟把巨浪都击退了,我的心里顿时有了安慰,激动的向这位突然出现的守护者抱了上去:“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句话的意思是,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他教会了我,在面对竞争时,不一定就要争强争胜,只要尽自己力所能及就行了,这样,就能把压力转为动力,最终迈向成功。

想到这里,似乎回到了过去,回忆在在脑海中一一呈现:《论语》教会了我与人为善,有仁心去对待别人、《中庸》教会了我做一个善良的人、《大学》让我懂得了格物致志的重要性、《孝经》使我感到自愧,从而改变了我的孝心观……

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源、也是华夏民族之核、更是中华传承源源不竭的动力!与我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你们,让经典和我们同行,伴我们成长吧!

【篇三:历史告诉我】

泱泱华夏,漫漫五千年文明史。这些历史,或光彩,或耻辱,或让后人引以为豪,或引以为戒,告诉了我许多事情,许多道理……

那是一个兵戎相见的时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相继粉墨登场,但统一是必然的,于是嬴政铁鞭一指,大秦帝国从此巍然而起。怎奈何,秦二世昏庸腐朽,加之赵高的谋权篡位,百姓民不聊生,各地英豪揭竿而起,楚汉之争,以霸王的“四面楚歌”而告终,终于嬴政那至高无上的宝座,由那曾被唤作“无赖”的“泗水亭长”所替代!

春秋战国、楚汉之争的争权史告诉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告诉我“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仁政胜于暴政”,“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告诉我要做一个心存仁爱之人……

又是千年……瞧!大唐的太阳升起来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夷人”络绎不绝来天朝进贡。大唐乐得眩晕了,可“安史之乱”也如期而至。从杜甫的“三吏”中听到了人民的啼哭,“三别”中看到了离别的无奈。最终,“安史之乱”虽被镇压,但大唐的帝国大厦已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唐朝名存实亡。

唐朝的由盛转衰告诉了我:“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未雨绸缪”是智者所为,告诉了我:“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否则无异于自掘坟墓!

历史继续上演着,悄然间,又是千年,清廷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洋人的坚船利炮轰碎了国门,清政府却依然认为今日的“洋人”=昔日的“夷人”!于是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腐朽的清廷只得一味顺从,唯唯诺诺。

又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抗争,共产党成立了;八年抗战将日寇赶回了东洋老家;又是三年,南京老蒋的伪政府宣告覆灭;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人们欢呼、雀跃;改革开放三十年,新中国取得了可喜的变化……

历史告诉我:落后就要挨打!

如今,已是21世纪,历史早已明确: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改革开放要坚持不懈……

【篇四:德重如山】

德,自古通今皆为众人所重。兴周八百年姜子牙,旺汉四百年张子房于任时,以德服人,因德而怜与民。民循矩,布衣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而鲜有作奸犯科者,次者,圣上开张圣听,朝中更无奸臣滥权,此乃其二人功也。敢道德无用乎?复有齐相管仲,通货积财,富国强兵,故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故“德”为功成之母也。子为国本,德为人本,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诸君可晓天魁星,山东呼保义,宋星主乎?其人通晓江湖义气,仗义疏财,远近闻名,故得名“及时雨”。江湖义士,闻此名,皆为义尔,千里只求一见,而后随其弃乌纱,上梁山者,更是无数也。因而,梁山一百多号好汉尊其为兄长,共举大名,替天行道,劫富济贫,声名远扬,一百单八将,佳话永流传。有诗赞曰:

水泊何处千山雪,泊船更印万里月。

梁鼎还需好汉支,山南水北黄巾畧。

言归正传,由此可见,德,千金不换,万城尤贱。故人身在世,何求荣华,又主苍茫大地之沉浮?只求以德信人,似梦得,身居陋室,交与鸿儒,避之白丁,以简为廉,以易为洁。若世人多数如此,君复何求?余等堂堂华夏,何不强于美、欧?虽此功成名就难,以德为人,尚有盈余。清廉虽难,非不可取;天高海深,非不可达也;题目亦难,实不可做乎?孔孟之“德”,虽不能尽信于其,任有可取处,何不去其糟粕,留之精华,志君子,永结民心,取福在世,成人之美,脱物超凡,待千里昭雪,一领风骚,探求灵山逸景,饮酒尽诗,何乐不为?

看今朝,后生当以德智体美劳,发展以全面,德更为先,应当推崇倍至,以光先祖懿德,恢弘桃李之气,如周翔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乃德之至境也。故笔者有言——品德当为社稷本,品就德成中华崛。五处校训尊崇至,常日里,尊老爱幼敬师长。高尚更传千万地,何人不起尊敬意。德智体美劳俱备,共蹈矩,欣欣向荣华夏现。简者,德如命。

热门推荐
1学游泳
2伴我一起长大的声音
3留与丢
4第一次滑雪
5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6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7我学会了洗衣服
8人马之间
9中秋节,做月饼
10恒常之恋
11照片里的故事
12妈妈,我爱你
13忙与闲
14我的第一次尝试
15读书伴我成长
16礼物
17晚霞
18分别
19种鸡蛋
20书香伴我成长
21原来茶似人生
22马卡龙
23春天的美景
24诚信与我们同在
25唾手可得的小欢乐
26我真想对妈妈说
27放学路上
28我的爱好
29暑假经历作文
30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