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土家酱香饼】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话说的确实很对。
我是土家族,少数民族之一。我们土家族最有特色的小吃无疑就是土家酱香饼了。
其实我在老家贵州的时候并没有尝过这种饼,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我就只在浙江这里尝过土家酱香饼。第一次尝好像是我在上二年级的时候。
我一直都很喜欢吃土家酱香饼。土家酱香饼是湖北省恩施长阳土家族一种特有的小吃,后来被北京谭震改成大众口味,火遍全国。土家酱香饼以香、甜、辣、脆为主要特点,吃起来香中有香、甜中带绵、辣而不燥、外脆里软,是具有风味的大众美食。
在远古时,人们每逢丰收过节才能吃的上土家酱香饼。据人们说:此饼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武当山的斋法号为德福僧人的人,他用多年自制的斋菜及多种药材和香料秘制而成。凡是吃过土家酱香饼的香客都回味无穷,赞不绝口。可是后来此技术不慎流传,几百年几百年以它独特的口感与风味传承于土乡人间。
土家酱香饼现在已经火遍全国,为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原因有两个:一是土家酱香饼购买成本便宜,全部成本两元一斤,并且不耽误时间,一会就烤好。二是好吃。
我们土家族的土家酱香饼是真的很美味,大家一定要去尝一尝。
【篇二:寒假作文】
羊年到了,所有的人都喜迎春节,大部分人都回到了家里,与亲人团聚。每一户人家都是喜气洋洋的。当然,最让人高兴的`是过年不用上学。那么,过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正月初一早餐,各家各户吃"斋菜"。人们穿戴一新,互相拜年。过拜年时,随身携带红柑(喻大吉)、发果(喻大发)、松果(喻全年钱银多手头松)和甜果、猪肉等。现则携带红柑、饼干、糖果之类的礼品。各人互道祝贺恭喜的吉祥话,以示出年大吉大利、吉祥如意。是日不打井取水,不洗晒衣服,不扫地。年初二是探亲访友的高峰期。按惯例,女婿必须先拜访岳父母,外甥必须先拜访舅父,然后再到其他亲戚朋友家串门。年初三,家家打扫卫生,把垃圾附上"纸钱",送出门外,叫做"逐穷鬼"。到了年初五谓之"年庚开"。至年初七遵里吃七样菜(即将七种不同的蔬菜放在一起烹调)。至年初八节日气氛才逐渐收敛。
这时期民谷比较大型的喜庆活动有贴春联,看"虎狮",听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