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奇妙旅行】
我是一粒高粱。有一天,我被一辆大卡车从地里拉到酒厂,在这里我结识了玉米大哥、大米姐姐、糯米妹妹和小麦弟弟,就这样,我的奇妙旅行开始了。
我们被装进一个轰隆隆响的大机器里,锋利的刀片把我们兄妹5人粉碎成一个个的小不点,现在我们谁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高粱、玉米,还是什么了。
我们只好任由自己被一个高高架起的大铁臂送进一个庞然大物的嘴巴里。在这里,我们又认识了酒曲叔叔,大家一起来到发酵池,工人叔叔用红土把我们埋起来。在一片漆黑里,我们昏天暗地地不知道睡了多久,突然有一天,我们被挖了出来,终于能再次看见太阳了。
下一站,我们被送进一口奇大无比的锅里,它像一只凶猛的大老虎把我们吞下去。里面好热啊,我不停地流汗,咦?我好像变样了,这么细的管道我都能顺畅地通过,哈!原来我已经变成了液体。
这还没算完,我又进了一口大缸里,昏沉沉地睡了几十天,我的味道变得更加香醇,这太让人兴奋了,因为连我自己都爱上了自己。
接下来的旅行里,我被装进精美的瓶子里,再经过包装、打扮,就从一粒小小的高粱变成一瓶香醇的酒。就这样,我的奇妙旅行结束了。虽然我的味道很香,可是小朋友可不能喝酒,你们还要提醒自己的爸爸妈妈:美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
【篇二:不虚此行】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每每读到唐代诗人杜甫的这一句诗,总让我对中国的酒文化充满好奇,今天我就以一名小记者的身份,参观了宁夏大夏生态酒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一间大房子。“哇,场面真是壮观!”一台机器在头顶上运行,几个大蒸炉呼呼地吐着一朵朵白雾,5米深的酒糟池多达300多个。讲解员说:“这些都是发酵池,将5种粮食粉碎倒入酒糟,加入大曲进行发酵,经过几个月的发酵后,便可以出窖、蒸馏、出酒储存。”
讲解员还给我们讲起酒的典故:古时候有个叫杜康的人,有次在松树下乘凉,储藏在树洞里的野果因为发酵,流出诱人的汁液,口渴的杜康就上前喝了几口,结果没一会儿就醉倒了。昏睡一觉醒来后,他对这种汁液赞不绝口,但是取个什么名字呢?这时,一行斑鸠飞过,“啾啾啾”地叫着,他便把这种液体叫做酒。
还有一种说法是:原始人采集的野果经过长时间存放发酵,流出带着酒味的糊状半流质,这就是酒的祖先。夏朝有了叫“爵”的酒器,当时的帝王也亲自造酒,由此可见人们对酒的重视。春秋战国时期,酿酒的技术有了很大改进,诞生了米酒。不得不说,酿酒技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个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