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的写景作文】
东石港送别了恋恋不舍的夕阳,天空做好梦颜色的襁褓,等待着第一颗星星的诞生,最后一抹晚霞也在西方的天空悄然隐去;轻风来回地在每个人耳畔喃喃低语,宣布着夏夜的来临。
天空像一块巨大的调色板,仿佛有人在里面一笔又一笔地加进庄重而开朗的蓝色。起初淡得像水,接着变成浅蓝,又成了湖蓝,继而是靛蓝,最后干脆青下去,里面还掺着点儿淡紫,就像一匹硕大无比的蓝色锦缎,上面还次第亮起来星儿,像眼睛,像荧火。
飒飒的风儿轻悄悄地牵起柔柳的手臂,伴着水中一些小鱼虾游来游去的声音,翩翩起舞,让人感到东石港中存在着生命,它们给港带来了生气,也增添了神秘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相继三三两两来到港边,散步、聊天,吹吹清爽的风,体会一下情意的温馨,给东石港又添了几分幽美,几分恬静。
月上中天,银光似水,倾洒在水面上,粼粼的波纹反射出清冷的银辉,有着祥和的境界,这里没有逝者如斯的哀叹,没有大港东去的感慨。这里只有劳作之余的休憩,只有人们满足的快乐。
嘘,风儿呀,请慢些吹,水也别流淌,别破坏这美景,别破坏这气氛。让人们在天地间尽情歌唱,让这美好的境界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篇二:微如荧火,光耀四方】
鲁迅先生曾说过,“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诚如此言,荧火或许微弱,它不似炬火那样明亮而热烈。须知银河因群星而闪耀,长夜因万家灯火而明彻。当我们都不等候炬火而发出自己的光芒,自然能令一切黑暗无处躲藏。因此,我们何妨做萤火,即使微弱,亦可光耀四方。
生活中,总有人因嫌荧火微小而无所作为,甚至于嘲笑荧火们的不自量力。但我想说,荧火发出光亮,从不是为了如同太阳一样光耀四方;它们甚至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不奢望。只因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只因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荧火发出的微光,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亦是冲破黑暗的一种力量。这样的人有周游列国,设帐讲学的孔夫子;有“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杜工部;有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有头部中枪仍未放弃呼喊的马拉拉……他们都曾如荧火微光,只因不曾对无穷的远方置身事外,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一点点光耀四方。
前不久演员何冰带来备受好评的演讲《后浪》,他深情地表达:“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因此,我们何必理会那些声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我们并非一定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却可以做一盏萤火——傲骨寒梅的最美女教师张丽,用自己年轻的身体档住车轮前的学生;舍己为人的李源潮,带领群众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一盏盏萤火聚集起来,就是一轮太阳!而这些小人物,也便成了先生所赞誉的“民族的脊梁”!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先生的肺腑之言回响耳畔。请记住,微如荧火不是麻木不仁的理由,即使我们微如荧火,我们亦可光耀四方。我们当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哪怕没有路也要前行,没有火也要发光——当千千万万人如此,我们何必担心不能将中国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