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多样化的作文

【篇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了便捷,但在“便捷”中,也为我们带来了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阅读。昔日,纸质的阅读,已然变成了手机、电子书、网络等阅读的形式,“碎片化的阅读”引发了社会关注与讨论。

碎片化的阅读看似为整日忙碌奔波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人们借助网络快速、准确的获得了世界各地的信息。可是,当我们仔细审视身边的这些低头族,不难发现,那些低头看着网络上的段子、网络上的小说的人。曾有人调侃:“每天早晨打开微博,有一种君临天下批阅奏折的感觉”然而这种所谓“君临天下批阅奏折”是无意义的。

碎片化的生活,使我们的思想都变成了碎片化。现在越来越少的人会为了一篇文章而去购买一本书,为了阅读新闻而去买报纸,为了获得专业知识而去认真的阅读一本专业书籍。如今的时代,想查什么信息,只要Google和baidu一下。互联网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便捷,但也让人类丧失了思考的能力。现在只要动一动手指头就可以得到结论,不需要大量阅读或深入思考就可以知道答案。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能够深入理解一本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也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浅薄。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使得我们的思想也碎片化。

在当代微博盛行的时代,段子似乎成为碎片阅读的首相,连莫言也在强大的攻势下开通了微博。但莫言说:“微博快速生产,快速覆灭,它满足你的虚荣心,让你瞬间愉悦,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写作的多样化,写作方式的多样化,写作类型的多样化,文学类型的多样化,我觉得没有必要改变。”于是,莫言选择重新拿起笔,开始了纸质写作,来抵挡被碎片化的文学。

面对碎片化的生活,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不妨试着放下手中正在刷着动态的手机,去看一些世界名著、阅读纸质写作。

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也应当在这股碎片化的大潮流中,抵制被碎片化,捍卫我们的人生,从而享受人生的滋味,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篇二: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说起“碎片化”生活,第一感觉,就好像一只花瓶落到地上后摔成碎片,无论怎样粘贴,花费再大的力气都不可能恢复原来的面貌。而那些大大小小的碎片,也变得毫无是处。但是,仔细想来,我们目前的生活不就是“碎片化”的吗?这些“碎片化”其实就是“多元化”,生活的“多样化”!

在古代,如果边境有外敌入侵,那么边境的守军就会点燃烽火台或者飞鸽传书,告诉军队或老百姓所面临的危险。这种方法比较古老的,而且不能保证情报的安全,但在当时的生产力状况下,又没有更好的办法。随着历史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到了现在,再也用不到如此次笨拙的方法了,我们传递消息的手段和方式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多样化”。比如,我想要联系妈妈,我可以立刻拿起手机,只要一个按键就可以听到妈妈的声音;如果她不方便接听电话,我可以用微信、QQ、短信给他留言;如果我想要见到妈妈,即便她在很远的地方,我也可以用视频、Facetime、Skype等工具看见她。再来,我们还可以用电子邮箱发邮件给相关的同学、老师,布置和讨论相关的课题,这样既方便了大家联络又节约了很多时间,更便于保存材料。再比如,我们现在学校使用的微信群和“晓黑板”群,老师可以随时安排相关事宜、作业,也及时地和家长们沟通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我想,这要是在古代,我得需要多少只鸽子来传递这些信息呀!其实,“碎片化”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处在“碎片化”的生活中。经济的发展,通讯的强大,手机的智能,让我们将一个个“碎片”逐渐粘贴成“整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同凡响、朝气蓬勃的新局面。

这种“碎片化”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和利益,但同时所产生的一些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其表现之一就是电子污染。电脑、手机等电器都需要使用电池,这种电子垃圾极大地破坏了环境。我们每年需要掩埋的电子废弃物有几百万吨,是世界电子污染的重灾区,严重破坏了土壤、地下水,造成重金属污染和环境恶化。除了污染,电子产品的对于精神上的影响也是难以避免的缺点之一。我本身就是一个例子:因为有一段时间我一直迷恋一款游戏,投入到可以不吃不喝,不想学习,甚至睡不着觉,完全忽略了周围其他的事情。这些虚拟的东西让我们误以为就是真实的世界,摧残了身心健康,消磨了意志,丧失了理性。这些是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虽然“多样化”的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色彩,但是我们一定要认真评估哪一种最适合自己,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就我而言,我可能更想要一种“手写”的生活,而并非“打字”般的冷酷、毫无感情!

【篇三:教育问题之我见】

教育是一个恒久的议题。社会需要发展进步,便需要契合的人才来有意识地推进。而人才从何而来?教育便是其源头。而在当今社会,教育千篇一律的现象时而有之,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亦给教育这一个过程带来了诸多需要直面与思考的问题。如何应对?答曰: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丰子恺先生曾有过画作,一位工匠用同一模具捏出众多一模一样的泥人。借以讽喻教育的死板。而多年过去,这种情况又何曾真正改善?有小学生用“子”字组了“中子”这个词,都被老师判错。原因竟是:没有学过这个概念,与标准答案不符。多么荒唐可笑!当学习成了一味追求标准答案与程式化教育成了这一趋势的引导。人都一模一样,不再不同,世界定将变得毫无生气。人才需要多样化。加之现在面对的已不单单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人类这一群体本身,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于人工智能的挑战,重复和乏味的工作早已不需要人力,机器完全可以取代甚至更好地完成任务。简单的劳动力将被淘汰。面对如此来势迅猛的挑战,人类应充分利用好自己创造力的优势,在重复劳动之上有智慧创新的突破,做机器所做不到的。以此才能稳步立足,将社会更加推进一步。因此,教育培育出的人才要有创造性。

海德格尔曾经质问:“在这个技术化的千篇一律时代,人类是否和如何还能拥有家园?”面对千篇一律,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其引导润泽的功能,减少刻板的训练,而更为灵活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人的特质加以潜移默化的,有意识的引导。热爱科学的孩子便多带他观察自然激发想象力。热爱艺术的孩子便带他多去博物馆从而有所积淀。这样人与人才是不一样的,花园中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方更美丽而多姿。

而人与机器最大不同则在于人会创造,有情感。教育更应当充分地以情感来滋润孩子的心灵。有了情感之水,头脑方能不会僵化,方能在人际之间有更顺畅的交流,碰撞出更绚烂的火花,从而人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富创造力。

面对教育中的诸多挑战。不应坐视不理亦不要整日烦心。正视挑战,培养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相信人类自身。这样才能应了阿德克拉克所言:“关于未来,我们唯一能准确预测的是它必将无比精彩”。

热门推荐
1我爱这个新家园
2未来的课桌
3美丽烟花
4西湖夜景
5素描人生态度
6梦游海岛之旅
7回家记
8宝贝别流泪
9不一样的三天
10底色
11我说三国
12我最喜欢的人
13观察蜗牛
14桂花树
15我领悟了生命的坚韧
16我是一只枯叶蝶
17《古文观止》读后感
18这天,我回家晚了
19未被领走的鞋
20爱的足迹
21等待
22整理书架
23走进
24第一次夏令营
25我们班的捣蛋鬼
26助人为乐的陈启瑞
27品王熙凤
28她,可真温暖
29一次紧张的发试卷
30未来的万能笔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