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在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逐渐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社交,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像以前你看一本书,无论如何都想一口气把它尽快看完,因为它是问图书馆借的。而现在,即使你没有看完,也没事,反正都在应用软件里,随点随看,可往往一开始的那股子热情也会逐渐消失。做事随心随性的态度,往往能磨掉大多数人的匠人之心!
就说昨天晚上,我在看电子书时,妈妈让我去背英语单词,理由是电子书随时可以点读。我只好装模作样地开始背单词,但是脑子里还浮现着精彩的故事情节。这样的例子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还有一次我好不容易早早完成作业,于是想要看会儿电影,就找了一部《铁甲钢拳》来放松放松,然而没过多久爸爸就叫我去练毛笔,我苦苦哀求:“爸爸等一会儿嘛,我这部电影刚好看到最最精彩的情节,再等一会会儿,之后我马上去练字,可以不。”但是我的请求显然在爸爸这里行不通,他依旧那么的坚决:“不行,你这样一直看下去,眼睛要坏掉的,而且你这都是可以暂停的,明天有时间再让你看。”对于父母而言,除了学习之外的消遣都是能随叫随停的,却不知无形之中增加了我的记忆碎片。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样,就像你看书看到一半,就被人家打断了,那你第二天再拿起书,你可能需要好久才能想起,或许它从此被遗忘在角落了,它在你的记忆里,只是短暂停留的碎片。
也许有人会认为碎片化的生活是不错的,比如:喜欢一心能同时做好几件事的人,他们觉得生活节奏太快,那么一定要充分利用每一秒;或者是记性特别好的人,基本能做到过目不忘,不需要去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我,两者都不是,还是想安安静静地,专注地去做每一件事。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如果你有一个碗,你可以先装大大的核桃,当你装不下核桃时,你可以装些米,当你装不下米的时候,你可以装些盐,当你装不下盐的时候还可以装些水;但如果我们把顺序弄反的话也许就装不了那么多东西了。核桃、米、盐还有水,它们好比是大小不一的碎片,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它。但结果不外乎就是两种,一种是永远的杂乱无章、支离破碎;而另一种是碎片式的无缝连接,成为量的不断积累,最终达到质的飞跃!你会更喜欢哪一种呢?
【篇二:拾心】
抬头望望天,低头看看地,这方圆之间,我们要追求、要抓取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但真正属于我们的,是胸膛中这颗不懈跳动的心。
这颗心与我们血肉相连,与我们同生同亡,它随我们的喜怒而改变节奏,以有力的脉动来昭示生命的节拍,然而正是这么重要的心却经常被人们遗落在一旁。
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让许多人的灵魂脱了节。求功名,谋钱财,双眼盯着物质生活放光,殊不知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他们的心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食品有问题了,查封;桥梁塌了,再造;动车撞了,埋掉。然后呢,再出问题,再塌,再造。心在一旁嚎叫着,但人们却给它刷上黑黑的油漆使其闭嘴,然后心陷入了无止境的沉默,任由面目一天比一天狰狞。不禁想起曹雪芹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来将相何其多,荒冢一堆草没了”,真是再精辟不过了。
我们周围每日都有风言风语,可真的要听的是我们自己心里小小的声音。它告诉我们该去何处,该行何事,该遇见何人。心是我们生来就有的一笔财富,不要让它变得廉价;心是闪耀在夜空的璀璨的星星,不要让它失去光华。
随心,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实行起来却那么困难。老庄无疑是这两个字最好的阐释。一篇《逍遥游》,一日梦蝶,骑一头老牛且行且吟,随心随性至此,倒也真洒脱得让人羡慕,不用畏惧无人赏识,不用担忧被嘲笑落魄,是金子总会发光,而心总会提供一条道路,这条路通向美好的那一端。
丢在一边的心是总能拾起来的,只要你肯,你愿意。丢在一边的心也是必须要拾起来的,因为在你入土为安以后,也只有它会陪伴你长眠地下,而失去了心的人不可称之为人,只是兽罢了。不必在意别人的目光,你只是你自己。
拾起你遗落已久的心,拍拍上面的尘土,把它埋入你坚实的胸膛。低头贴近胸膛,听听它小小的声响,因为那是最接近灵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