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石底的作文

【篇一:家乡的变化】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距离上一次回老家,已经又过了五年,如今我已经十岁了。今天,父亲说带我回老家,我顿时兴奋起来,脑海中立刻浮现家乡的面貌,想到家乡的公路有没有改变呢?

出发啦!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可吃惊了。以前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泥土路消失了,已变成一条平坦又宽阔的水泥路了。水泥路的两旁种满了花花草草和许多树木,其中有杜鹃花、兰花、菊花,还有桂花树、桦树、榕树。除了这些花草树木外,还站着一排排小士兵似的路灯,黑夜时分,它为过路的车辆、人们带来了光明。

一会儿,我们快要经过一座桥了,我可发愁了。因为我害怕之前的独木桥会过不去,父亲却不以为然,他说:“以前的独木桥早就拆了,现在过河的是一座宽阔而宏伟的石拱桥了”。等到回到河边时,我看到了一座刻满飞龙的桥,上面还站着一只只石狮子,果然变成宽阔的石拱桥。

又过了一会儿,我们到家了。村子到处都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我连忙跑去看房屋旁边的小河的变化。以前那个总是发出臭味的小河,变成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一眼看去,河底的鹅卵石闪闪发光,水中的小鱼在自由自在地嬉戏,石底间隙中有小虾在游泳。

哗!那凹凸不平的泥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那独木桥变成了宏伟的石拱桥;那长年发出臭味的小河变成了清澈见底的小河。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篇二:我想让人与自然和和谐】

当我面对人们污染环境的现实,十分生气,可自己也无力挽救,只好看着这些事发生。

正当我看书时,我突然来到了一个地方,在这里,隔着竹林听见清脆的水声。于是,我穿过一片竹林,看见一个小水潭以整块石头为底,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看潭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底,小鱼儿像在空中游动。我看见这小石潭,无比快乐。心想:如果世界都变成这样该多好啊!

突然,周围的景象全没了,原来我在看《小石潭记》时太入迷了。

现在的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少了,主要是人么大量的猎杀它们。我真想让人与动物更和谐。

当我看《鲁山山行》时,突然间我像进了仙境一般。这里树木繁茂,鸟儿欢叫,还有许多动物,只听一个人在吟诵“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当我走过去,发下他就是梅尧臣,于是我告诉他现代的人和动物,他生气的指责人们说:“你们现代人太可恶了,动物们那么可爱,你没竟然残害他们。”突然他向我打来,我马上就惊醒了。啊!真希望人和动物的关系能像梅尧臣那样。

我想让人与动物更和谐,想让人与自然更和谐,想让人们的生活更好,大自然更美丽。

【篇三:月亮离我有多远】

晚风清凉,夜色美好,蝉鸣蛙叫。夏天的夜,月亮给它镀了银边,照出了生活的恬静。望着月亮,想起故乡,故乡离得很远,就像我与月亮,但却能看到最美的景象……

院子里,蝈蝈演奏着乐曲,蛐蛐跟着合唱,风拂过鼻尖,带着淡淡艾香。“哟嘿,出来玩儿啊!”晚饭后的孩子呼喊着,各家的孩子从门廊里风一般跑出,三五成群地向溪边奔去。

故乡晚饭吃得早,所以每每这时,天还亮着。去小溪的路上有一片野花田,里面有的是蝈蝈和蚱蜢。路过时,如若眼尖瞅见了,会停下拔根草,朝虫儿的后脚上一系,两三只系在一起,起劲儿地看它们打架。玩腻了就将草绳一抛,又扔进了田里。编个花环戴在手上,兴高采烈地向着前边的小伙伴跑去。

小溪的水清凉、干净。夏天的鱼换上了明亮的鳞片,在水里分外夺目。鱼一群一群的,虾、蟹藏在石底,不过黑亮的眼睛会出卖它。

伙伴们个个撸起袖子,挽起裤腿,猛地跳进去,在鱼还没来得及跑时,一抓一个准儿。鱼多的是,随便一踢,就能踢上岸,当然,那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儿。不熟的,大鱼会狡猾地闪到你脚下,一落脚,“啪”滑倒了,小溪水不深,但水流很快,水花会飞溅得很高,景象十分有趣。滑倒的人会不甘心,悄悄爬到其他人身后潜伏,找准时机——“哈哈……”会看到一串水花和一串倒地的孩子。

“天黑喽,回家!”各家的爷爷奶奶呼唤着孩子。低头,月影在水中映,离我那么近……

“快看,荷花开了!”朋友把我拉到池塘边。我又看到月影,离我是那么近。

月亮不远,月影很近。家乡不远,永驻我心。

【篇四:我读懂了你】

车水马龙的喧闹,驱散了浮云的魅力;珠光宝气的城市,失去了人们的质朴。这世间,还有什么好留恋的呢?我叹息,追随记忆的长河去漂流,只求在河中找到那还未被沾染的气息。

我回到了童年。壮硕的长江在河床里闲适地流着,不慌不忙,要去和嘉陵江碰头。小小的我,随小伙伴就在那滨江河畔上玩耍:看那调皮的鱼儿偶尔上来冒个泡,白色的鸥鸟掠过江面,感受江上凉爽的风。

不多时,我们又发现了新大陆——有一泓清水从一块岩石缝不断涌出来,形成了一股小小的支流,直往那长江里流去。淘气的我们这下有了新游戏,大家忙碌起来四处找石头,在泉水淌过的地方给它制造人为的障碍,想让它“断流”。不过这样好像不管用,那水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舞者,轻轻从石底穿过、石缝挤过、石上漫过,然后自由地一路向前。

我们自然生气了,石头再加多加高,看你怎么过!哪料那水依然如故,只当是又逗弄了我们一番。我们托着腮想了一会儿,对了,加上沙——我们用沙铺在水路上,吸去了大量的水,再造了一个2。0版的石头和泥沙混合的“墙”,看看那水又怎么过得去。接下来的一幕让我们都惊呆了:只见那水一点点汇集,到了一定的高度时,它们拧成一股,像一群勇猛的战士扑向沙堆,沙子瞬间饱胀了,后面的水又涌上来,击打在“墙上”,高处的水越墙而过,低处的水呢,它们果断分流,从石沙墙的边上挤了过去——在石沙墙的背后,它们又愉快地汇集在了一起——多么高明的战术!

这还是温柔的水吗,多么有灵气,多么有胆识!那一刻,我想我读懂了水:我虽然柔弱,但我不会轻易屈服,我包容一切,沉淀一切,遇到再强劲的对手,也能以柔克刚。

我想,每一滴水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吧,就像儿时记忆里的那股清泉,它坚持不懈,有坚定的信念,拥有顽强的毅力,面对困难从不退缩。读水,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想,我们做人也应当这样吧。

【篇五:让细读生活成为习惯】

不要因时间的追赶而加快自己生活的速度,习惯停下脚步细读过去,总能让自己体会到生活是一种缓慢而绵长的美好。——题记

我的母亲做过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就是从我出生时开始用日记来记录我成长的点滴,持续了十年未曾停止。而现在的我会在学习闲暇时翻开记叙自己儿时的几十页,只是几句陈述和只言片语的评论,却能让我看到那穿梭十年光影而来的情景,再细细品读,又能体会到母亲对我始终如一的爱,如涓涓细水上逆流而来的一颗经营的水珠,又像水下那亘古未变的石底。而从我第一次看到这本日记时,便迷上了这种回味往事的感受。

母亲的日记中,提到过我上小学时楼下的一棵大树,它也曾出现在我十二岁时的作文中。春天燕子衔来树枝,夏天绿叶拂着窗棂,秋天落叶划响耳畔,冬天银装衬着红墙,年复一年,总是这样。哪年是母亲第一次亲手递给我那本日记,我看到字里行间记叙的都是不起眼的琐事,又显得格外珍贵。我感悟到母爱的同时,也在冥冥之中接收到母亲传达给我的另一种讯息,那便是学会细读生活,品味生活。这时我不由得望了一眼窗外,那棵树刚抽出嫩芽,准备着下一季的茂盛,正如此时的我,初次体会到生活的真谛,正迈着走向美丽生活的脚步。

可惜的是,前些日子我再回到那所老宅子,发现陋习只剩偶有行人休息的树墩,昔日生机已不见。那本日记也因为妈妈工作繁忙,日期停留在了2008年的深秋。就在昨天,我猛地发觉,近几年来我开始渐渐注意到了身边的小事,经常在自己的作文中记录下来。对我来说,细读生活俨然已成为一种习惯。我走向正伏案工作的母亲,看着她的背影,欲言而又止。转身走进了自己的房间,从书箱底翻出那泛黄的日记本,翻开崭新的纸页,拾起陈旧的钢笔。我深呼了一口气,提笔写下一段话:

“生活和回忆都不该是空白,细读生活看似无用,实际上能让人得到快节奏生活所得不到的精神食量,它让人静下心来,反思过去,体会真情,从而让细读生活成为了习惯”。

【篇六:我心中的春天】

窗外的柳枝发芽了,柳枝上的嫩芽给人一种醉人的绿,那种醉人的绿代表着无可比拟的生机和活力,更代表着我心目中的春。

春雨绵绵地洒落下来,细细的,轻轻的,柔和地飘落下来,润泽了田园,洒遍了山林。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轻轻地拂醒了大地,沉睡了一冬的大地欣欣然睁开眼。

那电线杆上的燕子,好像五线谱上小巧玲珑的音符。那“唧啾”的叫声,像在演唱着春天的旋律。这一切引起了路人的注意。

春天是孩子心中美丽的童话,演译着七彩梦幻的故事。春天是激情的释放,是生命的复苏。

小女孩奔跑在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田垄上,尽情地嬉戏着,与春风做伴,那雀跃和天真仿佛冬眠了好一阵子。小草钻出了地面,扭动着它柔弱的身躯,新奇地张望着;花儿羞答答地探出了小脑袋向人们点头微笑;杨柳摆动着腰枝,随风飘荡……

春天的小河真美啊!有叮咚的泉水,奏出生命的乐章。阳光一直照到石底上,波光粼粼的河面泛着轻舟。好一幅活生生的山水画啊!远看那河面是那样的绿,像一条绸带;近看它是那么的清,清得可以看见河底的游鱼在嬉戏玩耍。

春天是富有诗意的乐章,是新生的希望,是孩子心中美丽的童话,是生命的复苏……

热门推荐
1叮咚
2暑假的作文
3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
4姥爷的菜园子
5我来推荐她们
6醉人的雨季
7铅笔盒的自述
8五一记事
9做一片海真好
10家乡的特色美食
11我的好朋友
12忆女王大人
13奇妙的静电
14在自己房间里的乐趣
15让我开始爱上她
16飘在天上的日子
17敬畏真理
18学生
19写外婆的作文
20雨中的诀别
21我的爷爷
22春的自述
23人生因你而快乐
24古巷深深
25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26可怕的一天
27我的好朋友
28寒风中的感动
29生活在感恩的季节里
30那时的小路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