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感受春天】
无雪的冬天刚刚过去,布谷鸟就迫不及待地叫了起来。春风如醇酒著物,举头满城绿,田野里,百般红紫斗芳菲,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野,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空气里酝酿香草味,看那碧蓝的天空,万物都欣欣然张开了眼。
其中最张扬飘扬的也就是垂柳了,柳树千丝万缕,不似松柏刚劲,又不似寒梅清寒,格外和婉,柔中带刚。杨柳的枝条向下垂,好似姑娘们刚梳洗过的缕缕青丝,宛若一抹淡绿的烟雾,万条的柳枝,密密的,细细的,迎着和煦的春风,抖擞精神。
我喜欢垂柳,不仅仅它是春花秋月的陪衬,也不是为湖光山色增添的风姿,是因为它有坚贞不屈的性格和顽强的生命力,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这个道理。
在这片烂漫的春花里,除了报春的迎春花,华贵的牡丹,妖娆的芍药花,还有玉兰花。和牡丹一样的奔放,和迎春一样飘逸,比荷花更秀丽清雅,比菊花更朴实亲切。花瓣像玉雕成的,只有花心一点红,更显苍劲。
玉兰花开,当桃花含苞欲放时,当小草吐露新芽时,它充满奔放又不失大度,雍容华贵又不失端庄大方,在花蕊的众星托月下,一枝独秀迎春来,或紫或白,或高或低,或聚或散。花朵像玉一样洁白,给人清幽之美但不乏凄凉之感。
还想感受春天最浓的色彩,莫过于看湖水,朱自清先生曾写过梅雨潭的绿,也别有一番风味。
冬去春来,小草吐绿,香花盛开,春风袭来,大雁归来,美丽的春姑娘装点大地,万物复苏,春燕回巣,惠风扑面,到处生机勃勃,正是“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的景色美,带来的感受也有很多,要亲身去体验才能感受春的奥秘。
【篇二:梅雨潭的美】
走进故乡的梅雨潭,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字“美”。
梅雨潭的水是美的。碧绿的潭水变化无常,一会儿如一位闭月羞花的女子,一会儿如一位凶猛的大汉。使得小路哥哥邹起了眉头:“雨潭,不要再玩儿了!”梅雨潭听了,十分不高兴,便将小路拦腰截断。小路哥哥并不觉得这是一件难事。它请勤劳的人们帮忙,没用几天,一座石桥便摆在我们眼前;它又请巨石弟弟帮助,几块崎岖不平的石头往潭上一搭,一蹦一跳就过去了。从远处看,潭水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令人赏心悦目。人们都说:“这梅雨潭还真有一种顽皮的美呢!”
梅雨潭的亭子是美的。一走进亭子,一种古香古色的感觉扑面而来。忽然,不知怎么的,一群大雁就“呼啦”地降落在我的身旁“嘿!你也是被梅雨亭的美吸引过来的吗?我们经过这里一眼就看到了,真美啊!”一只大雁对我说。我没有理睬它,仿佛着了魔似的,痴痴地望着亭子。它不像宫殿那样富丽堂皇,也不像其他亭子那样朴素,它如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在潭边一站就是几百年,寸步不离。从远处看,仿佛是美丽山水画中的点睛之笔。
潭水里的生物是美的。灵活的小鱼成群结队地在水中游来游去,时不时地吐着泡泡。就好像是一位乐手在有规律地敲打着鼓。水藻听见了,被这美妙的音乐所感染,愉悦地摆动着身子,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正在愉快地进行着。这一切似乎是事先安排好的。人们都被这奇特的景色所吸引,流连忘返。
【篇三:梅雨潭】
看了朱自清著名的《绿》后,心中对梅雨瀑的向往逐渐增加,脑海中常常幻想它的美。据《绿》中一点一滴的描写,我用画笔在纸上,将心中的梅雨潭,在纸上呈现。终于,父母答应我,带我到梦寐以求的梅雨潭。
灰色的云层,一片片,似一堆堆厚重的雪,覆盖住了明媚的天空。云中,洒下淅淅沥沥的小雨,顺着一条小径,步步走近梅雨谭,小径四周,立着一棵棵榕树,巨大的翠绿色树冠,为人们撑着一把巨伞。踏上一阶石梯,有些湿滑,一抬头,能看见梅雨亭身后一串白花花的水帘,那便是梅雨瀑吧?快速跑上石阶,那身影越来越近。
深色的岩壁中,仿佛被划开了一道口子。晶莹的水花飞溅,洁白的瀑布奏着乐曲,她像是从空中飞流下的水帘,从山顶上不断溢出,飞泻而下。但她不像那壮观的瀑布,过于激烈,水流直接掉入潭中。她是温和含蓄的,瀑布流下,不时飞出一颗颗银色的水珠,正如一朵朵小巧的梅花,飘落进潭水中。伴着丝丝雨水,水珠融进水潭,偶尔泛出微微波纹。
水潭,的确是一个字可以形容——绿。通过一条阴暗的岩道,我来到了梅雨瀑下,梅雨潭边,潭水是碧绿色的,那么平静,映出了潭边的每一花草树木,树枝被风摇晃,潭水也像在轻轻地晃着,似摇篮一般。潭水是绿的,潭面上的倒影也是绿的。
梅雨潭那么美,让我沉浸其中。涓涓水流在岩壁上流淌,在凹凸不平的岩石上,从主流中,又分出几条细细的流水,道道水流弯弯曲曲,有些似轻薄的纱布,却一点也不死板,形成优美的线条。这是大自然的杰作,独一无二的自然之美。
“叮叮、咚咚”,粒粒水珠蹦跳着,跳向潭水中,随着一圈涟漪,还有一声轻微的清脆声,不同的水滴,不一样的声音,细细倾听,宛如一曲大合唱,彩色的音乐,流入心田,像一股梅雨瀑的细流,凉爽、动听,与众不同。
顺着石阶而下,我离开了梅雨瀑。她的歌声却时常回响在我的耳边,她的模样深深地印在了我心中。
【篇四:春天的记忆】
如果说秋天是金黄的,象征着成熟和收获,那么春天就是嫩绿色的,代表着生命与萌发。
冬去春来,从书的枝桠上探出头来的点点新绿迎着温暖的春风,颤动着,地上刚才还是黄的土,忽而就有了嫩绿的草牙,不久就变的深绿,渐渐地绿成一遍,在阳光下闪耀着多彩的光斑。于是大地就成了绿色的,嫩草刚钻出来还是软的,坐在上面感觉它是细软轻柔的,眼看着就知觉的它是一片绿茸茸的地毯,上面的小花朵朵,就像地毯上点缀的花朵一样,这醉人的地毯上,谁见了都想睡在上面,打几个滚。
要想饱览春天最浓的绿色,莫过于看湖水了,记得朱自清先生曾经写过梅雨潭的绿,深得甚至微微发蓝。那是集叶片、草尖和天空为一体的颜色。在明澈的湖水中,无数的小鱼在水边嬉戏,他们可能是在经历一冬的冷后,出来享受阳光的温暖,还是闷在水底一冬,难于消解心里的烦躁,出来透一透气,呼吸一下春天新鲜的氧气。绿水里的小鱼也是绿色的,所以看着它们觉得它们也是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的。
春天的绿色是诱人的,但春天绝不仅限于绿色。它是全色的,任何一个季节也没有春天这样的色彩多,缤纷的到花朵就充分说明了这点。春雨过后,高的树上、矮的灌木上、低的地上都会有各色的花朵绽开着笑脸。有时走到树林里会遇到一树伸出杲杲的枝桠,擎着一枝枝火把似的大红花,让人心动神往。
春天也是无色的,它把树木洗的更清新、更葱郁,无色的春雨能渗透到春天的各处,让春天比其他季节更新鲜、更清新。
在明媚的阳光下,几阵春风过后,杨柳的花絮在空中飘飘摇,逢松松的四处游荡,飘忽不定,很想漫天飞舞的雪花,知识没有冬天那样冷罢了
置身与春景中,和煦的阳光下,怎么不让人叹服大自然的瑰丽多彩,一霎间就如同万花筒一样变换出绚丽多姿的色彩。
春天的记忆很美好!
【篇五:四季风情】
冬去秋来,从树的枝杈上探出点点新绿,迎着温暖的春风,颤动着,打了几个滚,翻了几下身,那绿色仿佛眼看着长起来,由嫩绿变深绿,渐渐地,绿成一片。在阳光下,忽明忽暗,掩映生辉。
大地也是绿色的,嫩绿刚从土壤里钻出,细软轻柔,但很快地,这儿一丛,那里一缕,铺成绿的地毯,织成绿的棉绣,这便是开花的前兆。斑斓绚丽的花朵,正是出自这醉人的绿呢。
要想饱览春天最浓的绿色,莫过于去看湖水了,记得朱自清先生曾写过梅雨潭的绿,深的甚至有些微微地发蓝,那是集叶片、草尖和天空为一身的颜色。在明澈、纯净、绿色的湖水中,无数尾小鱼在畅游。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到了秋天,它们将是怎样的肥壮。那时,只要去看垂钓者的笑脸就行了。
春天绿色是十分清秀的,但春天绝不仅仅限于绿色,它的颜色十分齐全的。可以说,任何一种颜料都不可能把春天所有的颜色绘出。
春雨是无色透明的,经它的清洗过的树木更葱茏,青草更鲜嫩。土地被春雨浸湿,泛出缕缕清香,弥漫不散。荡漾的湖面,被激起一圈圈波纹。叶尖、草梗,挂着滴滴晶莹的水珠,当日出时反射出七色光华,宝石一般。
花朵是缤纷的。春雨把它浇灌,春风催它绽开。靠着绿叶创造的“财富”,它们竞相斗艳。这儿一朵,那儿一束。红白的飘逸清香。它们是美的使者,春的芬芳,大概不难令人想到秋天那甘甜的果实了。
春雨滴人花心,春风摇动花枝,美不胜收。
【篇六:写景满分作文】
梅雨时节梅雨潭,潭上有松山。
雁荡风景雁荡山,山上有清潭。
柔水绕江南,似袖舞,流水逝,水墨古瓯。她从诗画中来,弹一曲岁月,温柔了多少流水人家,忘不了的景,淡不了的情,满城飞絮。梅时的雨打湿心扉,用峻山秀水点缀风情。梦想在这里放飞,一苇如渡,人生在流浪,却忘却不了梦里的古瓯。
梦里的古瓯此时正值梅雨。
当梅雨时节的雨随风而来时,雨,落得轻盈,缠绕住水乡流苏的温州,缠住了雨时的潭。
雨落梅雨潭,浮起涟漪的波纹,层层荡漾,藏住行者的诗,映衬这山上的古松,洗涤风尘的旅途后,显得翠绿。如一阵莞尔的银铃声,转身便消失在这水墨诗画中,不思量,却自难忘。袖襟间的是瀑布,溪水随着他自上而下的淌过,流经绿林,碎起的晶莹是人鱼的眼泪,伴随着缕缕松流的酥香,落在看风景的人的心底,无限的是美好,而那若影若现的风景在看看风景的你。
梅时的雨是会缠人的,通袖有她的微凉。她落在你的眉梢,肩头,衣袖,鞋上,连绵的系在你的心间,她是一位你熟悉的裁缝,密密麻麻的缝着游子身上衣,问一句安好。她将你引领,给你一个拥抱,雨打湿了眼眶。你站在绿色中,你在哪儿,雨便陪着你,这梅雨潭便是你的归乡,系上你多年的乡情与心间,微风唱断尘沙,给予你这无尽的.绿,忘却烦恼与哀伤,是雨打湿了你的眼眶,还是……,只愿你能置身这温情的梅雨水墨诗画中。
如果说梅雨潭的雨是三千弱水的美,那雁荡山的景便是超凡脱俗的奇。
忘不了的瀑布,黄昏迟暮,衣袖间的龙湫,从天际而来,跳跃的水珠,像律动的音符,似一曲沙沙笛声,落入清潭,像淡雅的琉璃,融入高脚的玻璃杯中,沉淀下梦幻的墨色。近处的影,远处的山。黄昏投落的斑驳,婆娑了树,像是这山天生的斑纹,山的阴冥留下墨色,百峰是姿态各异的,仙女的裙边好像正在随风舞,留下妙曼的舞姿,天狗正仰天盼月,正看着月色步步的挂上枝头,老翁与老妪正在喃喃私语,似乎在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风吹沙声,溪水潺流,荡漾起浪花,沙哑的碎念,仿佛是深山暗谷的一阵幽兰芳香。穿过琼林,穿过峰峦,穿过云巅,穿到晚归人的耳畔,唱晚,只愿你能置身这黄昏的破墨山水中。
柔水绕温州,欧江养育了温州,山峦点缀着温州,这里是海滨的温州,是车如流水的温州,是“繁华胜似小杭州”的温州,似一幅动人的水墨画。在这里拼搏的人如这满城的飞絮,温州人用自强不息的精神让脚步留在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海滨的沙地里留下串串的脚印,每一个都印在我的心弦,我知道潮起潮落也无法掩盖这脚印,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让温州辉煌,用汗水点缀着温州。山水似流星,美丽了温州,他们是琥珀,用温州精神一点点的建造着温州,他们只为让温州更繁华,为温州更具魅力,他们用怀有飞絮般的精神,渡江河,越山岭。他们的脚印布满了全中国,为温州扬名而努力。昨日的他们的不懈奋斗仿佛还在眼前,这幅满城飞絮的诗画。
温州的美是一种无法忘怀的美,是一幅堪比水墨诗意的画,有一种精神,在忘怀不了的岁月,伴着这瓯江流淌过古瓯,烙印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