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抗争者的作文

【篇一:“红学”的发展】

红学,四大名著之一曹雪芹的代表作《红楼梦》。其中,曹雪芹编写了前八十章,后四十章由程伟元和高鹗整理来的。

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红楼梦》也被改编成了诸多影视剧,但不管是《新红楼梦》还是《话剧·红楼一梦》,自上映以来,都褒贬不一。对于守旧的人来讲,太多人的觉得新编的内容完全是对原版的亵渎。对于年轻的人来讲,曾经古板、不容易懂的内容被改编成了影视剧,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将原版无法理解的内容删改成现代的内容,所以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青睐的。

对于红楼梦个体来讲,它是一部流传百年的经典文学,文中许多内容都是供后人一一解读的,例如“一个木石前缘,一段红粉姻缘,唱尽了红楼的血泪红尘。荣华富贵的兴盛到颠覆,转眼间的春夏秋冬。”这句话就仿佛概括了整本小说的核心。若是没有认真读的人,也往往体会不到其中的深意。

但是宏观来看,《红楼梦》这部小说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其中也不免封建社会的旧俗传统,而这些传统是无法在影视剧中更好的表现,而对于原著来说,现在的人也无法更透彻的理解出其中的内涵。

例如,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不仅是旧时代封建社会的抗争者,是一对相爱不能爱的恋人,更是亲人。在现代的法律中,是不可以近亲结婚的。而在旧时,很多大户人家为了财产不流失,为了巩固势力,对于近亲结婚非常提倡,殊不知这是不利于后代发展的。

更多的内容,是无法一一展现的,就红学的发展来说,我个人认为它是需要跟着时代的发展去在保留原著特色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改编,这样不仅可以扩大一个文学的圈子,而且会让更多年轻的伙伴更容易理解。

【篇二:茫茫书海,上下求索】

遇见一本好书,是于千千万万册的书林中邂逅一段缘分。遇见了,便是美丽的开始。多少相遇,充满着迷茫与躁动;而与书本的暌违,总难免勾起一段尘封的往事。

上学期在布克书店看到傅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曾经在超星网站上下载了电子版,读得心潮澎湃。遇见傅译本,算是走向了正统。

第一遍读的不是傅译本,许多情节也有所淡忘了。

在布克得到了红色封皮的两册,在其中,发现了许多令人感叹唏嘘、感慨无限的细节。唯有细读文本,经过多次的感悟,方得其精髓。

在音乐的道路上,克利斯朵夫是一个抗争者,抗争着那些媚俗的作品。在人际关系上,约翰·克利斯朵夫更是一个局外人——不断与旧有的感情决裂,即便偶尔高呼“我终于有一个朋友了”,而最终却还是要失去的。在面对整个国家的浮夸之风之时,我们的主人公仍旧战斗着。

克利斯朵夫是一个极具生命力与破坏力的“蛮子”(书中语)。

将一切伪价值打碎,最终用生命作为注脚。

这是克利斯朵夫带给我的能量,一股冲击力,一股生命的意志。

在某些方面,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哲学上的意志主义者,虽然他不一定自明。生命即是一股意志之流,在意志主义者眼中,生命的本质,就是意志的力量。甚至万物,皆有意志之色彩。

在这方面,叔本华可谓是一个代表。在他关于意志主义的论说中,有一个观点印照着克利斯朵夫的人生,也让我深以为然。那就是:天才是孤独的。

越是伟大的头脑,越难以取悦,越倾向于孤独。

在孤独中,克利斯朵夫迸发出无限的能量。在孤独中,笔者立志皓首穷经,有所建树。

大师南怀瑾闭关阅藏,终成一代国学、佛学大家。

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的冷板凳,积累下无尽的素材,才鞥做到“文章不写半句空”。

上下求索于书海中的日子是幸福而充实的,打开一本书,这世界暂时与我无关。

热门推荐
1我爱你常熟
2微笑的价值
3童年趣事
4以爱为话题的作文
5我的理想
6我是熊猫
7学雷锋
8水母给人们的启示
9多一点勇气
10我真想我的季节我作主
11我与书的故事
12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3贴春联的作文
14贵州之旅
15我的梦想
16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7美好的一天
18暑假趣事作文
19我身边的小足球迷
2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文()
21好朋友
22选择
23因为慢
24蜘蛛
25秋天来了作文
26窃读记
27社区的傍晚
28感恩父母
29我们的约定
30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