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窑场的作文

【篇一:母亲和书】

我家不是书香门第,或者说,压根和书香搭不上边。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正是经济需要迅速发展的饥饿时期,外公被工业的浪潮卷到了江西,挖过煤,做过商人,开过窑场。那时外婆就待在家里,带着尚年幼的母亲和舅舅,下田,养猪。

长女如母,母亲那时还只是七八岁的年纪,却已经开始在灶台上煮饭,挑着担子到河边洗衣,跟在外婆身后收稻谷。她抱着箩筐,经常一不小心就栽到沟里去,曾经被石头刮破了下巴,留下的疤痕到如今仍依稀可见。外公大字不识一筐,更别说提笔写信,所以一去便是整整一年,杳无音信,只有同去的村人提早回来带来短短的口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外公回到了家,再也不打算走了,母亲也到了上学的年纪。听母亲说过,她念初中时成绩挺好,但自从外公办了厂,母亲忙着做小工,学业也便止步于高中。

这大概是母亲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了,这也因此成了她最大的梦想。

母亲虽然没读好书,但在她的潜意识里,知道读书是有用的。在我只有一点点大时,记忆中的母亲总捧着一本《读者》。每隔两个星期,她总会牵着我的小手,带我到报刊亭,从我头上接过去的那本薄薄的杂志,母亲可以翻来覆去看好几遍。1993年那版早已掉了封面,纸张泛黄,字迹都已看不大清楚的《读者》,至今还压在母亲的箱底。

小学一、二年级时,母亲怕我看不懂长篇的文章,她就让我读读那些笑话,笑话浅显易懂,读来又十分有趣,渐渐地我便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当我真正有了自己的阅读主见时,母亲买的那些书便满足不了我的胃口了。我开始自己拿钱买书,买来的书都塞进了书柜。

不知何时起,母亲也在我的书柜前徘徊,她挑好书时会郑重其事地走到我的面前,好像毕恭毕敬地请求我的准许。在一旁看着看着,她又小声喃喃:这书我竟有些看不懂。语气中有些许忧伤。我还为此有点小小的骄傲,但我后来看到母亲在读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她读得热泪盈眶,这本书我压根没看懂过。母亲毕竟是母亲,这本书,我得读上一辈子。

上了初中,学业繁忙,阅读这件事被我搁下了,母亲因而时时在一旁叮嘱,让我别忘了看书。夜深了,母亲在灯下埋头读书的背影让我有些动容。我从未想过,被一个不知名的理想牵引着的背影,竟会如此美丽。

热门推荐
1小小动物园作文600字
2西湖夜
3游七宝古镇
4感受
5一件令我忐忑的事
6思念让刹那长久
7会变色的水
8快乐的旅游
9讨厌的同桌
10军训
11年味
12我正直的爸爸
13我心中的李白
14礼物
15为他喝彩
16未来
17褪不去那一段军训的色彩
18感动于画中的刹那芳华
19好吃的香蕉
20我心中的那盏灯
21寒假见闻
22童年的乐园
23有趣的蚕宝宝
24远方
25太阳雨
26学会坚强
27一句让我触动的话
28这个我也行作文
29第一次学钢琴
30假如我是一位科学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